|
|
|
|
|
|
|
|
|
|
|
|
|
|
|
| 【黄奇帆】 9:49 由于这四个大的功能性平台发展,使得重庆的经济走在快速道上,我们今年1-9月份重庆的GDP增长16.5%,全国第一,外资增长60%以上,也是全国第一。进出口贸易增长也是全国第一,工业销售值的增长,或者叫工业增加值的增长也是全国第一。我们许多经济指标都是全国第一。在重庆的经济发展中,起长远、持久推动作用的是技术进步、是技术创新和人才的培养,在这方面,重庆最近的几年我认为至少有5件事做得是比较好的。 |
| 【黄奇帆】 9:51 第一,我们狠抓了人才教育。因为我们认为经济高地当然也应该是人才高地、教育高地,所以重庆在中国内陆最先实现了全面的普九,06年百分之百的实现了普九。到去年又普及了高中段,也就是12年的教育制度,现在我们初中毕业生90%几到高中段,一半是普通高中,一半是职业中学。重庆的大学毛入学率也已经突破30%,在全国的平均值现在是25%,西部的平均值现在是20%,但重庆一马当先,是西部最高的。由于教育的发展使得整个重庆现在人才培养,各个方面技术进步的基础平台在中国内陆就是一个比较好的发展势头。今后的五年重庆在教育上,我讲的是财政性的教育经费投入,五年至少在2000亿以上,会达到GDP4%以上,而这个比例在全国是唯一的,因为我们全国只有重庆做到了财政对教育的支出达到GDP4%以上。 |
| 【黄奇帆】 9:52 第二,科研技术创新。一个社会的研究开发费要投入,我们有一个目标,就是这五年投入1000亿元以上的资金,用于全社会的,主要是企业的研究开发投入,使我们的科研成果不断的涌现,而且能够通过这样的发展跟经济、产业相结合。 |
| 【黄奇帆】 9:55 第三,我们还将利用资本市场和各种私募股权资金的投入,形成一个背着书包进来,背着钱包出去,技术变钱、钱变技术的一个产学研,技术、经济的循环平台。在这方面我们会推动各种社会的基金,至少400亿要投入,****将形成100亿的引导基金,用这100亿的引导基金引导300亿的社会基金,这样就会形成400亿的基金投入。而基金的投入在各种科研产业化的企业中,一般是在1/4左右,所以当这400亿下去会带动1600亿的产业资本,高科技的股权投资。这1600亿只是股权资本金,跟银行资金结合,应该会形成4000亿左右的总投资。讲这么一个话,是说我们重庆****的100亿将引导社会资本投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300亿,最终带动4000亿的高科技产业化的投资活动。这是第三方面的措施。 |
| 【黄奇帆】 9:57 第四,我们在这样一个发展中,将通过跨国公司的活动,或者全国性的跨地区的活动,通过开放的过程,使重庆的企业和研究机构、大学,和全国的研究机构、科学家合作,使重庆的科学家、教授或者工程师,科研机构和世界级的合作,也就是敞开大门、形成平台,让全世界的技术进步要素在重庆循环。我们在这个方面改变过去三种状况:一种认为科学家是全能的,有了一个科研成果,得了一个国家技术进步一等奖,巨大的贡献,但是他是技术贡献、创新的贡献,他不等于企业家、不等于能够搞工程、人员的各种管理。如果让技术专家都变成多面手,又要做金融家、又要做企业家、又要做市场营销专家,还要做几百人、几千人的企业、工厂管理的专家,那对科学家的要求过分吗?最后因为他们的短处结果造成了很多非常好的科研成果很多年都没有变成产业,原因是太保守了,在一个圈子里循环。 |
| 【黄奇帆】 9:58 其次,也不要因为这个企业要科学成果产业化,只在这个企业里循环,因为你这个学校、企业发明了一个东西,真要做产业化的时候只是这个学校或者只是这个企业还不行,你还得卖给外国的企业、外国的公司,说不定才能搞产业化,所以科研是全人类的,不要太保守,不要保守在自己一个单位的圈子里。三是重庆****的科研投入也不要局限在重庆市域级的本地,都在自己本地转,脑子想着全世界、全中国,只要全世界、全中国各种科研机构能够和重庆合作的,重庆****的经费都可以往这些方向走过去。也就是我们通过这样三个开放,打破原来封闭状态,我们相信重庆的科学技术进步会上一个新的台阶。 |
| 【黄奇帆】 10:2 第五,我们在技术进步中还要鼓励千千万万小企业,千千万万个技术人才自主创业,通过孵化器扶持微型企业自主创业。这种自主创业重庆市****搭了一个平台,就是任何一个孵化器中的小科研机构、小的企业,你只要拿了10万,启动了一个注册,重庆****就无偿的支持你,补助你3万、5万,然后再让银行贷款十几万,通过这样的活动,使得你科研成果产业化的小企业,孵化器中的小企业,几个人的小企业,可能是搞软件的、可能是搞外包服务的,可能是搞其他的,科研成果产业化的,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得到发展。在经营活动中最初的作为企业要缴的税收,我们还有一个免税值。 |
| 【黄奇帆】 10:3 总之我们这五条措施,从教育到全社会的应用开发费的投入,到我们资本市场、资金市场对技术进步企业的投入的资本活动,以至于微型企业的发展,以及对整个科研开发、开放打破原来三个封闭的状态。所有这些措施都是用来推进重庆今后几年技术进步发展有更大的进步,而这种技术进步会持续的推动重庆经济发展。 |
| 【黄奇帆】 10:4 女士们、先生们,当今世界正处在全球金融危机之中,不管是美国还是欧洲,现在可以说都是灾难深重、困难重重,如果仔细分析的话,这一波的金融危机都是金融闯的祸,我们的金融出了什么毛病呢?至少出了三种毛病:第一,金融本来是个服务员,是科研生产的服务员,是服务业,是服务于工商经济和教育、生产、技术进步这个中心的。但是有一天不知不觉的中心变掉了,就像家里的保姆,本来在服务,有一天忽然发现主人变保姆了,保姆变主人了,金融业就是这个状态,金融业现在变成了世界的中心,中心做多了以后就变主流了,变主流了以后金融业开始自我封闭内循环,金融的资金不是怎么想着为工商经济、为中小企业提供融通方便,而是自我炒作,金融银行的资金进股市,银行的资金又进延伸工具的市场,最后金融不为实体经济服务,在虚拟经济内通转,这是一个问题。 |
| 【黄奇帆】 10:5 第二,这个十年金融不断创新,创新创得没有生产力了,泡沫的创新。实体经济看都看不懂的创新,都是类似于我们中国人的老鼠会,但是中国人的老鼠会几千年、几百年都有,我们民间农村里都有,大家一说都明白。但是到华尔街上这样一种模式,可以把很多董事长全部骗进去,整个华尔街变成了所谓创新的泡沫。 |
【黄奇帆】 10:10 第三,当金融变成中心以后,金融中的工作人员,他们也很辛苦,也是拼命干活的。再怎么拼命干活,一个金融的高管可以比美国总统的年收入高10倍、20倍、30倍,比在座所有的教授高几十倍,合理不合理?所以美国人要占领华尔街,很生气。
现在摆脱金融危机的锦囊妙计在哪儿?各国总统、****整天和金融家商量,金融家能想出什么办法来呢?无非是把这个危机往后推,延迟危机爆发,或者用另一种危机替代这一种危机,这种危机解决了,另一个更大危机又来了。或者是把我的危机通过金融活动的转嫁,转嫁为你的危机,这个国家的危机转化为世界其他国家的危机。也就是说不产生真正的生产力,只能在一个大饼上画来画去,要么画出泡沫的饼,要么把这个饼切开的时候我大了你就小,通过虚拟的活动,其实是摆脱不了金融危机的,再这么搞下去,越搞越悲惨。就像人站在地球上,用自己的手拉着耳朵,始终摆脱不了地球。这个世界的经济是实体经济的董事长以及他们的管理层,以及广大的二产、三产、一产的工人农民和各种白领阶层,这一定如此,所以摆脱各种金融危机的最终出路一定是技术进步,假如说我们新能源搞得好,也许一个几万亿美元的产业一年就出来了,就可能把原来积淀的泡沫、负担帮你消掉几万亿,也许我们在粮食方面,人总要吃东西,现在粮食不够、粮食危机也是一方面。比如我们中国的粮食就不够,因为我们18亿亩地,这是再怎么搞也少不了的,不可能5亿亩地种1万亿粮,总之1万亿斤粮就需要13亿亩地,我们还有5亿亩蔬菜、水果就去掉了。我们还要吃猪肉,一年需要1亿多吨的饲料,一定需要5、6亿亩地。如果你粮食有了、蔬菜有了,猪肉就不够,要到国外去买。因此整个全球的土地资源开发如果搞得好,也会为全球各个国家的老百姓带来几万亿新的生产力。人活着还要吃药,医疗如果有新的好药品出来,全世界的人都离不开,一搞就是几万亿,另外还有就是电子计算机、通信为背景的人工智能,这种智能体系一方面又是几万亿。 |
| 【黄奇帆】 10:11 所以一个科学体系,一个把这种科学体系发展的工商经济其实是人类经济不竭的动力,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脊梁骨,他们是国家经济的主流,而金融是服务业。中国****好象开会做事跟工商经济、科学家、校长在一起讨论的时间很多,我的感觉世界金融危机有一天美国总统,欧洲的各种****首脑和在座的科学家、教授、工商经济的企业家如果经常在一起,这个世界就会摆脱困境、就会持久的发展。所以我也祝在座所有世界各个国家来的700多位教授、专家、学者,我们中国欢迎你,重庆欢迎你,整个世界也是需要你们的,离不开你们,因为世界的进步靠你们,我就讲这些,谢谢大家!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