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陆享受更多浏览权限哟~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入驻经典 
x
6月1日,重庆市特殊教育中心,在当天的训练结束后,记者为盲人足球队拍摄了成立以来的第一张合影照。本组图片均由记者 李相博拍摄
新华网重庆频道6月5日电(记者 李相博)在重庆,有一支13名少年组成的“盲童足球队”。虽然从未参加过任何真正意义上的对抗赛,但并不妨碍孩子们每次带球、射门、过人时的那份认真。倘若不是特殊足球发出的铃铛声,没有人会注意到这群足球小子与常人的区别。
6月某个阴雨连绵的午后,山城重庆。因为天气影响,教练只好带着队员们在不大的室内门球场进行训练。流畅的带球跑动,让记者甚至难以相信,面前的这群球员大部分都是盲童。
周威林是这支球队的主教练。球队每周会有三次集中训练,进行攻防演练、带球前进、射门、体能训练等项目。对周威林来讲,球队的训练重心放在孩子们独立带球前进的能力上。“与常规比赛不同,盲人足球在比赛中,很少会有传球,通常都是一个队员前进,在合适的时候射门,因此顺畅地带球前进,对于队员而言,十分重要。”
周威林说,这支盲童足球队成立还不到一年,最开始仅有8个孩子参加,现在队里共有13名队员,年龄最小的仅有8岁,最大的不过14岁。其中,三名队员为低视力孩子,其余均为盲童。
“虽然他们看不见,但也需要阅读比赛。”周威林口中的“阅读”,球员们是用耳朵来实现的。通过足球滚动时发出的铃铛声判断球的位置,通过助教的提醒得知射门的时机。在比赛中,进攻方会有一名助教,站在防守方的球门边,当进攻球员到了合适的位置,便会敲响门框,告知球员可以射门。正常比赛中球员之间的呼喊常常能起到团结球队的效果,但对盲童们来说,则是比赛中队友之间交流的唯一方式。
2015年,山城重庆再次有了自己的中超球队。对于这群盲童球员来讲,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去奥体中心去“听”一场重庆力帆队的主场。“因为经济等方面的原因,孩子们的愿望还未实现。”周威林说,但不久前,力帆足球俱乐部的部分队员专程到学校看望了这支特殊的少年足球队,这让孩子们激动不已。
“不累,好耍好耍”,5月最后一天的采访间隙,在记者问及训练累不累时,满头大汗的少年们异口同声说道。当日的重庆烈日当头, 13个盲童穿着自己普通的衣服,不专业的球鞋,依旧奔跑在绿茵场上,拥抱足球、享受足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