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美图库!!
查看: 121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街镇工业走廊:奋力打造全市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

[复制链接]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5-9-8 13: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重庆商务网,重庆电子商务第一网!

登陆享受更多浏览权限哟~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入驻经典 

x

    长寿新闻网 记者 傅智治

    长寿街镇工业走廊发展又迎重大利好!

    日前,区委区zf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街镇工业走廊开发建设的意见》(长寿委发〔2015〕6号)。《意见》明确提出:推动街镇工业走廊产业优化升级,奋力打造500亿级产能新型中小微企业集聚区和具有综合带动力的轻工业城镇集群、中国西部家居产业基地、全市健康科技产业基地,建成全市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

   新起点:融入成渝经济发展圈,主动对接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

    2015年是我区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历经五年发展,街镇工业走廊在园区建设、民营经济、城乡统筹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已成为长寿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板块,是全区“十三五”规划的重点编制内容。对内,街镇工业走廊是长寿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平台,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战场,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建设的重要载体。对外,在西部大发展的新阶段,街镇工业走廊有望成为成渝经济的新亮点。

    2011年,******批准通过了《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四川15个地市和重庆29个区县联手打造西部大开发的经济高地。继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环渤海地区三大经济增长极后,成渝经济区有望成为中国经济“第四极”。成渝经济区发展分为两步走:第一步,到2015年,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建成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达到6.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2万元,城镇化率达到52%;第二步,到2020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7万元,到2020年成渝经济区区域一体化格局基本形成,成为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城市化率达到60%。

    区******主任张明万说,成渝经济区规划了冶金、食品等八大支柱产业,街镇工业走廊一些产业布局或可以积极融入其中,或可成为八大支柱产业外的新亮点。比如主要发展食品、医疗机械、药品包装等产业的葛兰工业组团,被市zf授予“重庆健康产业基地”。目前,该基地正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力争打造“中国西部健康产业基地”。主导木门(家居)产业的新市工业组团,获得中国木材与木制品流通协会授予的“中国木门(家居)产业基地”。该基地已集聚近200家木门(家居)企业,并率先开建电商平台,迈向智能家居“长寿造,全国销”新目标。

    张明万说,目前成渝经济一体化的特征日益明显,初期战略规划有望超预期完成。在成渝两地携手冲刺中国西部经济高地的新起点,长寿街镇工业走廊以其独特的产业布局、地理优势和扶持培育政策,或将成为成渝经济新亮点。

    新使命:争当城市发展新区主力军,打造全市城乡统筹示范区

    以渝宜高速公路为轴心的街镇工业走廊,涉及沿线农业人口35万人左右,占长寿全区农业总人口50%以上,在我区统筹城乡发展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街镇工业走廊成立五年来,坚持“工业强镇,产业富民”,走“错位发展、融合发展、生态发展”之路,以特色工业为龙头,以工促农业,以城带乡。截至2014年底,街镇工业走廊区域内的经济实力、城镇化率、经济活跃度、城乡居民收入、就业条件等五大方面有了质的改观。一组数据见证街镇工业走廊五年发展有温度有力度:

    区域经济实力明显增强。街镇工业走廊区域地区生产总值由33.6亿元增加到73.5亿元,5年增长118.6%。工业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由15.2%增加到48.4%。

    城镇化率明显提高。城镇人口由6.7万人增加到9.1万人,5年增长35.7%。城镇化率由23.1%增加到30.7%,5年增长7.6%。

    经济活跃度明显提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16.8亿元增加到53.4亿元,5年增长217.5%。个体工商户由4250户增加到8417户,5年增长98.1%。微型企业由21户增加到996户,5年增加47倍。

    城乡居民收入明显增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1万元增加到2.1万元,5年增长88.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6000元增加到1.2万元,5年增长100%。

    就业条件明显改善。入驻企业提供就业岗位总数由2312个增加至15346个。其中,40、50人员占比达53%,区内用工占比达85%。此外,入驻企业还间接带动了2.2万人就业。

    在全市“五大功能区”发展战略中,长寿被列入城市发展新区中的5个大城市之一。区委区zf紧紧抓住新一轮发展机遇,提出争当“城市发展新区主力军”。今年初,区委****周勇、区长赵世庆调研街镇工业走廊时要求,坚持战略决策不动摇,坚持发展目标不动摇,坚持突出特色不动摇,坚持产城融合不动摇,坚持创新驱动不动摇,坚持健康发展不动摇,争创“全市城乡统筹发展示范区”。8月25日,周勇、赵世庆对街镇工业走廊做强优势、加快发展、创新发展提出新要求。

    街镇工业走廊管委会主任孙廷胜说,承载新使命,把握新机遇,作为长寿城乡统筹发展的主战场,街镇工业走廊将勇于担当,积极作为,争当城市发展新区主力军,为全市城乡统筹探索新路子。

    新姿态: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竞进提质实现新作为

    街镇工业走廊管委会副主任伍文波介绍,《关于进一步加快街镇工业走廊开发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组织ld、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考核机制、发展软环境等五大方面进行了明确细化。

    在组织ld方面,《意见》明确建立由区ld牵头,区******、区经信委、区财政局等10余个职能部门及沿线6镇相关负责人组建的季度联系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协调解决街镇工业走廊开发建设中的战略性、前瞻性、政策性问题,合力推进街镇工业走廊开发建设,确保用足、用好各项政策。

    在管理体制方面,明确街镇工业沿线6镇相关干部的提拔任用,需充分征求街镇工业走廊党工委意见。依法赋予街镇工业走廊管委会相关经济管理权限。

    在运行机制方面,要求区级各职能部门在政策法律许可范围内,采取放权、授权、委托、机构延伸等方式,支持街镇工业走廊发展,涉及项目的扶持奖励事项要充分征求和尊重管委会意见。各职能部门不得“有权任性”,凡涉及对园区企业的日常检查、执法监管和专项督查,需有管委会统筹安排后进行,避免重复检查、多头检查。

    在考核机制方面,将支持街镇工业走廊发展的各项工作,纳入沿线6镇和各相关部门区管ld班子年度考核内容,对沿线6镇涉及工业、场镇建设等工作进行单独考核。

    在发展软环境方面,《意见》提出构建项目报批“绿色通道”,推行“全程代办、一站式、一条龙”服务方式和联审联批、集中审批、核准(备案)制度,打造无缝对接、顺畅运行、高效廉洁的发展软环境。

    “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伍文波认为,《意见》为街镇工业走廊发展指明了前行方向,提供了长效保障。街镇工业走廊管委会将与沿线6镇、相关部门,齐心协力,群策群力,推动街镇工业走廊竞进发展,力争早日建成“全市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


发布商机信息及企业宣传推广--请移步注册重庆商务网!!
快捷入口:给经典重庆客服留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驻经典  

本版积分规则

  • 欢迎关注重庆发展,多发帖多回帖才能持续保持帐号活力哟!请不要发表任何政 治,领 导,官 员,人 事及其它违法违规类言论,以免帐号被封禁。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经典重庆旗下网站 | 24小时客服:13424176859 308675020

爱重庆,爱上经典重庆! 爱重庆,就上经典重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