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起重庆的美食,很多人只知道介绍重庆的火锅、小面、串串香、酸辣粉等等。但事实上,有很多隐藏在重庆的民间美食被我们忽略了。今天,小编就带大家看看这些美食长什么样。 【黔江凉拌米豆腐】 点击图片查看下一页 米豆腐除了重庆和贵州,其他地方很少有。要吃上正宗的米豆腐,你至少得耐心的等待2天。 制作工艺 大米需要提前浸泡12小时以上,然后用石磨成米浆,加水倒入锅中用文火熬制,最后加入石灰水不停搅拌,直至锅里有嘟嘟的泡才能停下,冷却后就是成形的米豆腐了。 特色 凉拌的米豆腐冰凉有嚼劲,可以依个人口味添加胡海椒、青椒酱等佐料。一凉一辣,挑逗着味觉,就算是炎炎夏日,也是好吃到停不下来的节奏。 【合川青草坝萝卜卷】 青草坝萝卜卷的制作技艺在合川青坝村已经传承了200余年,但现在村里还在制作萝卜卷的,已经只有少数几户人家。 制作工艺 从地里摘来的萝卜要变成萝卜卷,需经过选料、清洗、切片、包卷等7个步骤,全程需要20来天。萝卜的选材必须个大均匀,萝卜片与片之间要正好“首尾相连”。 特色 萝卜卷外观圆润独特,两端呈花朵状,中间缠绕“腰带”似的新鲜腌制的蒜苗丝。而萝卜卷里则裹着辣椒和花椒腌制的生姜,吃起来麻、辣、鲜、香,非常爽口! 【北碚北泉水磨手工面】 北泉水磨手工面源于清朝末期,已经有近1600多年的历史了最早名为“水磨面”或“温泉面”。 制作工艺 手工面用一百多年酵母,取缙云山清泉配小麦第一、第二道特粉,在经历二十多小时天然发酵后,再经过和面、做砣、醒面、切条等20多道工序才能成为细若银丝的空心面条。目前有韭叶、园条、油酥3大类26个花色品种。 特色 细面的粗细达到1毫米才是标准的北泉水磨手工面面条虽然细却不会随手势的甩动而断节,入口滑嫩,吃起来又劲道十足“吃了北泉面,好运不断线”哦,你来? 【渝中九园包子】 九园包子起源于上世纪30年代的重庆,后在主城消失,并于2011年11月再次出现。 制作工艺 有严格的标准馅儿由五花肉、冬笋、干贝等加调料制而成;和核桃仁、蜜枣、瓜条、猪板油等制成甜馅。酱肉、素菜包重量均为1.5两(馅0.7,皮0.8)一个,前胛肉和五花肉比例必须是7:3和面时加入牛奶,增加面皮洁白度因此它的口味和视觉都与普通包子与众不同。 特色 精致的制作让九园包子皮薄馅满,松泡爽口,味鲜美、香甜。绝对的是重庆小吃的老字号,只有真正的老重庆人才知道。 【大足邮亭鲫鱼】 到重庆观赏大足石刻的人,一定要到大足县邮亭镇的邮亭鲫一条街品尝在当地大有名气的特色美食--“邮亭鲫鱼”。 制作工艺 鲫鱼烹制时先入锅干煎成两面黄,然后下汤煮熟,等火锅内鲫鱼烧熟得时候,将整条鲫鱼取出放入食盘内,再随心意放入花生、榨菜等小调料伴着吃。 特色 先煎后煮的鲫鱼味鲜美肉细嫩辅之小调料花生的脆香、榨菜的醇香均在口中迸发出来,味道一流。还不尽兴的话,再来几款毛肚,喝点小酒,美酒配佳肴,是一场不醉不归的欢乐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