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美图库!!
查看: 35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不文明旅游,不能止于“罚酒三杯”

[复制链接]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6-5-5 12: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重庆商务网,重庆电子商务第一网!

登陆享受更多浏览权限哟~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入驻经典 

x

  新华社北京5月4日电(记者 白靖利、马勇)上海迪士尼乐园尚未开园,灯杆上就已经被人刻下“到此一游”;广州市人民公园垃圾随处可见;郑州黄河风景区内景观被当做垃圾桶使用……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不文明旅游行为再次成为舆论关注的话题。这些新闻再次提醒我们,旅游文明的修炼任重道远。

  一面是不文明行为屡禁不绝,一面是旅游行业井喷发展。2015年,我国国内旅游突破40亿人次,旅游收入过4万亿元人民币,出境旅游1.2亿人次。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居民收入稳步增加,旅游休闲已经成为居民生活的重要内容。在巨大的人口基数面前,即便是少部分人的不文明行为也会产生极大的不良影响。

  近年来,为了革除不文明旅游陋习,各部门联手作出相当大的努力。从设立“游客黑名单”到开通“12301”服务热线,从节前发布旅游提示到景区成立巡逻队,不文明旅游行为得到一定的遏制。然而,刻“到此一游”等陋习屡禁不绝,表明文明素养尚未内化为全民的自觉行动。在这种背景下,综合利用处罚、曝光、与公民信用记录挂钩等手段,加大对不文明旅游行为的惩戒力度刻不容缓。

  去年以来,民航部门针对旅客的不文明行为尝试乘机“黑名单”制,取得一定效果。此外,自去年4月6日施行《游客不文明记录管理暂行办法》以来,已有多名游客被列入“黑名单”。不可否认,各种“黑名单”制度提高了不文明旅游行为的“道德成本”,但尚未形成足够的震慑力。对严重的不文明旅游行为,止于批评教育和旅游、乘机行为限制,如同“罚酒三杯”,难言惩戒。

  遏制不文明行为,与公民诚信记录挂钩是四两拨千斤的巧招,可以大大提高对不文明旅游行为的惩戒力度。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既要维护好旅游者正当消费权益,也要形成对严重不文明行为的震慑。如何把握好尺度,这需要相关部门遵循程序正义和相关法规,并广泛吸纳民意。长远看,只有建立对不文明旅游行为系统的惩戒制度,加大公开曝光、引入道德约束、用足诚信杠杆,才能以强有力的制度约束倒逼形成文明旅游的良好氛围。


发布商机信息及企业宣传推广--请移步注册重庆商务网!!
快捷入口:给经典重庆客服留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驻经典  

本版积分规则

  • 欢迎关注重庆发展,多发帖多回帖才能持续保持帐号活力哟!请不要发表任何政 治,领 导,官 员,人 事及其它违法违规类言论,以免帐号被封禁。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经典重庆旗下网站 | 24小时客服:13424176859 308675020

爱重庆,爱上经典重庆! 爱重庆,就上经典重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