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美图库!!
查看: 37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川美学生利用废料在茶马古道种“蘑菇”

[复制链接]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6-5-11 14: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重庆商务网,重庆电子商务第一网!

登陆享受更多浏览权限哟~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入驻经典 

x

  小伙伴们在茶马古道上进行公共艺术创作。

  受访者供图

  你见过用树枝、垃圾做出的“蘑菇”吗?这些“蘑菇”放置在茶马古道上,又有何意义?

  日前,四川美术学院2014级公共艺术系1班,在云南省丽江市束河古镇完成《田野创作》课程作品。小伙伴们用废弃材料创作出这道创意无限的人文景观,呼吁人们对环保和农耕文明的关注。

  用废弃材料传达环保理念

  11个形态各异的“蘑菇”,有的挺拔如大树,有的如雨后含苞待开……在束河镇松云村后山一块贫瘠的土地上,这片人造“蘑菇”在蓝天的映衬下非常美观。

  这就是该班31名同学、耗费一周时间创作的公共艺术作品。“束河是纳西族聚居地,也是茶马古道上保存较好的古镇。”该班专业老师王松介绍,云南的多民族文化很有吸引力,但此前束河段茶马古道上没有人文景观,因此他带领学生到这里进行田野创作。

  到达松云村后,小伙伴们经过实地调查,了解到松云村后山有一块近700平方米的平地,其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山顶是茶马古道的必经之地,在这里创作可以引起更多人关注。”王松说。

  “蘑菇,是云南常见的野生食材,且造型简单,容易制作。”学生陈琳尧则告诉记者,大家决定用废弃材料创作蘑菇形状的作品,传达环保理念。

  用公共艺术唤起人们关注

  于是,模仿香菇、松茸等蘑菇的形状,同学们设计出4组作品,分布在这段古道的两侧。有的找材料,有的搬运,有的施工……4月13日,31名同学开始了分组行动。

  “蘑菇”的柄用旧木材制作;“蘑菇头”的外壳用树枝或竹子捆绑而成,里面则填充矿泉水瓶、塑料袋等。为了让“蘑菇”的“寿命”更长,同学们还用水泥对“蘑菇”的根基进行固定;在捆绑的麻绳表面喷上哑光清漆,以减少风雨的损坏。

  创作过程很不容易。“从村庄到山顶几乎全是垂直的坡道。”学生罗文告诉记者,为了节省时间,大家每天都带着几个馒头爬上去,就地解决午饭,每个人的皮肤也不同程度被紫外线灼伤。

  与此同时,该系公共艺术2班也到束河进行了创作。其中一个名为《一粮架繁华的商品》作品,将捡来的饮料瓶悬挂在晾晒青稞的粮架上,意在强调商业文明对古镇的冲击,呼吁大家关注农耕文明。

  “公共艺术往往通过改变所在地点的景观,突出某种特征来唤起人们对相关问题的思考与认识。”王松介绍,接下来,小伙伴们还要学习《公共空间光媒介》、《公共工程管理》等课程,进一步提升在公共空间运用各种媒介的能力,来传达审美情趣和价值理念。


发布商机信息及企业宣传推广--请移步注册重庆商务网!!
快捷入口:给经典重庆客服留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驻经典  

本版积分规则

  • 欢迎关注重庆发展,多发帖多回帖才能持续保持帐号活力哟!请不要发表任何政 治,领 导,官 员,人 事及其它违法违规类言论,以免帐号被封禁。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经典重庆旗下网站 | 24小时客服:13424176859 308675020

爱重庆,爱上经典重庆! 爱重庆,就上经典重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