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美图库!!
查看: 1431|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夹在印度和中国之间的小国不丹

[复制链接]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7-7-7 20: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重庆商务网,重庆电子商务第一网!
       最近在中国和印度、不丹交界的地区发生了矛盾冲突,印度的态度是咄咄逼人的,而不丹的态度则让人难以捉摸。不丹是夹在中国和印度这两个超大国家之间的超小国家,要想理解它的“难以捉摸”态度,需要从更加久远的历史层面,从更加深广的全球视角来分析思考。
       我去不丹做过考察,不是乘飞机降临不丹,而是从印度的大吉岭出发,穿过杜阿尔斯平原,由陆路进入不丹。大吉岭原本属于锡金,杜阿尔斯以前则属于不丹,是英国在19世纪利用不平等条约迫使锡金和不丹割让了这些领土,如今这些领土都属于印度,而那时候印度是完全丧失主权的英国殖民地……
       西方强国的影响、地区大国的沉浮、喜马拉雅小国的变迁,构成了这个地区错综复杂的历史和现实,不丹的难以捉摸态度正是在这错综复杂的网络中形成的。

不丹国旗颇有东方色彩
不丹是如何博取印度信任的?
       要理解不丹和印度之间的错综复杂关系,需要回溯到19世纪。
       在19世纪的南亚次大陆的版图上,英国完全占领了印度,建立了英属印度的殖民zf。在次大陆北部的喜马拉雅山麓,几个小王国还保持着独立,但是不断遭到英国的蚕食,频频和英国发生冲突摩擦。从18世纪开始,不丹和英国就发生过几次冲突, 其结果有时是不丹割地,有时是不丹出让部分统治权、英国向不丹支付一些补偿金。
       1864年11月,不丹和英国爆发了一次最大的冲突,史称“杜阿尔斯战争”。当时不丹完全没有现代化武器,也没有正规军。不丹的军队是由地方宗厦的卫兵组成,最先进的武器是火绳枪,多数士兵拿着弓箭、大刀、弹弓。这样的军队当然难以抵御英军,虽然也有几个小战斗的胜利,但是五个月后,不丹被彻底击败。双方经过谈判,签定了辛楚拉条约。
       根据这个条约,不丹割让了南方大片土地,其面积是不丹南方平原的三分之一,大约相当于不丹全部领土的百分之七。不丹北方多是喜马拉雅的高山高寒地带,南方平原对不丹的经济和zf的岁入有重大意义。但是作为战败之国,不丹只能割爱。不过,割爱之余,不丹通过谈判争回一点点东西:英国承诺不干涉不丹内政,另外,英国每年支付不丹五万卢比作津贴。
       1910年,辛楚拉条约又有了新的发展。那时喜马拉雅地区的形势变得更为错综复杂,英国要染指西藏,中国为了防止英国出兵,加强了对西藏的管控,同时中国对喜马拉雅山麓的那几个小王国也进行拉拢、施展控制。
       在这种形势下,英国需要稳住不丹,不丹则想要得到保护和获得更多的利益。于是,双方在普那卡签订了一个新的条约。普那卡条约对辛楚拉条约作了两点修改。第一,英国给不丹的津贴将增加一倍,从五万卢比增加到十万卢比。第二,英国虽然承诺不干涉不丹内政,但不丹的外交要接受英国的“指导”。
       看到不丹的这段历史,中国人可能会有一种又熟悉又陌生的感觉。熟悉的是,西方国家进行殖民战争,东方国家战败而被迫签订屈辱的条约。这和中国的历史很相似,杜阿尔斯战争和第二次****战争发生的时间相差不过三、四年,中国那时也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陌生的是,不丹作为战败国,虽然割了地,但却能让战胜国给它支付津贴。
       中国签订的那些条约,都是又要割地、又要向战胜国付款的。南京条约割让了香港,又要付给英国二千一百万元;马关条约割让了台湾、澎湖、辽东半岛,又要付给日本二万万两白银。我不知道不丹的谈判代表如何施展了外交手腕,能够得到这样倒付津贴的条款。不丹的外交手腕是很有独到之处的,以后在它处理和印度的关系上,更可以看到它独特的精明。
       1947年印度独立,它继承了英属印度的领土和权利。为了使印度和不丹的关系更明确化,1949年两国在普那卡条约的基础上又签订了“印度zf和不丹zf友好条约”。根据这个条约,在领土方面,印度继续占领当年不丹割让的土地,只把其中极小的一块还给了不丹;在津贴方面,印度继续支付给不丹,金额从每年十万卢比增加到每年五十万卢比;在内政方面,印度承诺不干涉不丹内政;在外交方面,不丹要接受印度的“指导”。
       对于这个友好条约,不丹最敏感的是它的第二条:不丹的外交要接受印度的指导。这项条款使不丹的独立国地位蒙上了阴影,如果不丹的外交必须受印度指导,不丹就是印度的“受保护国”,而不是一个完全独立的主权国家。诡异的是,条约的英文版本和不丹文字的版本在这第二条的语意上有模糊的差异,英文的意思是不丹有条约义务接受印度的指导,不丹文字的意思是不丹“可以”接受印度的指导。
       不丹采取了韬晦的策略来争取自己的主权独立国地位。在条约签订后的最初二十多年中,不丹没有向印度提起这个问题,让“第二条”静卧在模糊中。不丹也没有和世界上的大多数国家建立外交关系,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美、苏、中、英、法,没有一个和不丹有外交关系的,许多国家都是通过印度渠道来和不丹联系。
       不丹的策略是要取得印度的信任,有了信任之后,再讨论如何解决分歧。不丹认识到,印度愿意不愿意让不丹独立,很大程度取决于印度对不丹未来行为的评估预测上,如果印度觉得不丹独立后会成为一个在国际事务中支持印度的、可信任的友好国家,印度会比较愿意让不丹独立;如果印度觉得不丹独立后会成为一个在国际事务中和印度作对的国家,印度当然不会愿意让不丹独立。
       锡金是如何被印度吞并的?
       不丹的判断很正确,它的韬晦策略也很明智,这使它能够成功地处理和印度的关系。更凸显出不丹的成功是锡金的失败,锡金和不丹的历史情况相似,也是一个喜马拉雅小王国,19世纪的时候也被英国割去了大片领土,其中包括最有名的大吉岭,印度独立后也成了印度的“受保护国”(锡金和不丹稍有不同,1950年印度与锡金签订的条约明确规定锡金是“受保护国”)。
       但是锡金没有采取韬晦的策略,锡金缺乏韬晦的一个著名例子是锡金王后的一篇文章,1966年锡金王后发表了一篇重新审视锡金历史的文章,其中大谈大吉岭的问题,她说,当年锡金国王只是把大吉岭的使用权让给英国,因为英国想在那里建一个疗养院,避开瘟疫流行的孟加拉湿热平原,但是英国滥用权力,把使用权出让变成了主权割让。文章的言外之意是,印度现在占有大吉岭是继续滥用权力。这篇文章引起印度对锡金的极度不信任。
       锡金的这位王后是一个美国人,英文名字是Hope Cook,她十九岁的时候在大吉岭的云达摩尔酒店的酒吧邂逅锡金未来的国王。当时国王还是王储,三十六岁正在鳏居,他的第一任妻子是西藏人,两年前去世。王储和这位美国女大学生堕入爱河,四年后他们正式结婚,很快王储登基成为国王,美国妻子成为王后。
       一年之后,王后发表了那篇“著名”文章,锡金和印度的关系开始紧张起来,几年后变得越来越坏。1975年4月,趁着锡金境内尼泊尔人的动乱,印度军队侵入锡金,包围了王宫,软禁了国王。然后马上匆匆举行了一场所谓的公民投票,表决锡金是否并入印度。开票神速,结果极端:97.5%的票数支持锡金并入印度。5月16日,锡金正式宣布成为印度的一个邦。
       在短短的一个月之间,锡金国王丧失了自己的王位,也丧失了国家的独立。他的美国王后在两年前已经离他而去,离开了锡金,再也没有回来过。我在锡金曾远眺当年的皇宫,那是座西藏风格的建筑,里面皇室人去楼空,锡金国王早在三十多年前患癌症在美国的医院中离世。
       我去大吉岭的时候,住在了萌发这段皇室浪漫史的云达摩尔酒店。那是一个很有怀旧感的酒店,弥漫着英国殖民地时代的遗风,不是现代的高楼大厦,只是一座座老式别墅,散布在山麓旁英国风格的花园里。客房里有壁炉,傍晚会生上火,我去时虽只是初秋,大吉岭的夜晚已经很冷了,因为是在喜马拉雅山中。19世纪的时候,这里是来自英格兰和苏格兰的单身茶叶种植园主寄宿的地方(这个地区盛产著名的大吉岭茶),后来改成了酒店。
       我在印度和不丹曾与当地一些人谈论过这段皇室浪漫史,他们对这位美国王后都很反感。印度人说,她是垂涎王后的名号才下嫁锡金国王,当她看到锡金和印度的关系越来越紧张、王后位子保不住了,就一走了之;在她丈夫最痛苦、最需要她的时候,她却背叛了他。有些当地人很憎恨她写的那篇搅事文章,表面上像是要为锡金争回领土,实际上却把锡金彻底葬送。
       美国人对她当然比较同情,一位美国记者说,根据王后的自传,她离开锡金国王完全是私人方面的原因,毕竟她恋爱结婚的时候是那么年轻,对人生和生活还懂得太少。
       的确,十九岁的年轻人是很难懂得韬晦的,激进与浪漫是他们的特点。不过,不丹的国王却是个例外,他继承王位的时候还不到十七岁,却很懂得韬晦。

不丹上任国王Jigme Singye(1972-2006年在位)图片来源:wiki
       不丹的韬晦增强了印度的信任感,印度觉得不丹的******比锡金的******聪明谨慎,比较靠得住、比较不会搅局。当印度和中国的关系在60年代恶化之后,印度很需要有更多的国际支持,让不丹加入联合国,可以多一个赞成票。1971年,不丹加入了联合国,这使不丹离独立国家的地位近了一步。不过联合国的席位还不能等同于独立,在苏联时代乌克兰、白俄罗斯等都有联合国席位,但它们作为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事实上都不独立。
       不丹是一步一步慢慢地实现它事实上的独立。1971年,不丹把它驻印度的代表升级为大使级,1978年正式把它驻印度的外交机构正名为“大使馆”。这一步步的举动都争取到印度的共识,没有遭到印度的反对。
       于是,1979年,不丹国王正式声明,印度和不丹的友好条约需要“更新”。所谓“更新”,就是要按照不丹的意思来诠释“第二条”:不丹在外交事务上没有条约义务接受印度的指导。此时双方的信任已久经考验,印度没有异议,同意了不丹的诠释。
       此后,不丹为了显示它确实不必接受印度的指导,在联合国表决一些与印度关系不大的议案的时候,它有时会不追随印度的取向来投票。譬如,1979年表决是否赞成红色高棉zf继续保持柬埔寨的联合国席位,不丹没有追随印度,而是随着中国投了赞成票。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入驻经典 

x
发布商机信息及企业宣传推广--请移步注册重庆商务网!!
快捷入口:给经典重庆客服留言
2
 楼主| 发表于 2017-7-7 20:06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查看全部内容 登录 | 入驻经典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驻经典  

本版积分规则

  • 欢迎关注重庆发展,多发帖多回帖才能持续保持帐号活力哟!请不要发表任何政 治,领 导,官 员,人 事及其它违法违规类言论,以免帐号被封禁。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经典重庆旗下网站 | 24小时客服:13424176859 308675020

爱重庆,爱上经典重庆! 爱重庆,就上经典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