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华港科技利用3D技术打印人体盆骨模型
|
8月20日,山城夜幕降临,华灯初上。
黄花园大桥北桥头不远处,一栋大楼闪烁的“智能江北”灯饰,格外引人注目。
这栋楼原是中国电信的五里店IDC(互联网数据中心)机房,如今已经改造为“重庆金融云基地”,专门为紧邻的江北嘴金融中心入驻企业提供云服务。截至目前,该基地服务的互联网和金融企业已经有100多家。
五里店IDC机房的变身,恰好折射出江北区向智能化发展的转型之路。
2017年10月,江北区委、区zf不仅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智能江北”建设的实施意见(试行)》,还在全市率先成立区“智能办”及区智能产业发展局。
作为驱动江北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一块“芯片”,“智能江北”围绕商用、政用、民用发力,一系列信息化、智能化的改造,在江北区全面推进。一个可感知、可预见的智能未来的生产、生活场景,正在这里逐渐变成现实。
数据扮羽,智能作翼。“智能+”正助力江北发展蝶变、华丽升级。
商用
“智能江北”为发展注入新动能
8月20日上午,江北港城工业园内,重庆华港科技偌大的3D打印智造中心,几台3D打印机在不停运转,它们正在为我市某新能源整车企业打印样车零部件。
“新车研发,过去需要开模具或者采用数控机床加工,不仅成本高,耗时长,结构复杂无法处理,而且如果产品发生修改,模具极可能报废,损失极大。”华港科技市场部经理彭涛介绍说,比如一个汽车仪表盘,如果用传统工艺制造需要2—3个月,而用3D打印技术,一个星期可以生产好几套,精度和强度完全能达到新车测试的要求。
自落户江北区后,该企业已经为上百家企业提供了3D打印“智造”服务,在企业自身获得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极大地助推了江北区及全市的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与此同时,距离华港科技不过10公里的重庆数字城市科技公司,几名测绘人员正在摆弄一辆SUV汽车。
与普通SUV汽车不同的是,它的车顶上多了一套奇怪的设备,集成了激光雷达、惯性导航系统、全景相机和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车辆发动后,测绘人员只需要在一个平板上进行操作,这些设备就可以自动测量,快速采集高精度点云、全景影像数据,获取各类城市基础信息。
“这可属于测绘行业的黑科技。”数字城市公司相关负责人说,这套系统由该公司自主研发,获得了十多项发明专利,以前人工测量需要二三十天才能干完的活儿,它1小时就可完成。
目前,该科技已应用到重庆的城市测绘、城市基础设施精细化管理、轨道交通建设、突发事件处置和公众服务等多个领域。
“围绕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智能江北’的一项重要内容。”江北区经信委副主任赵亮介绍说。
为此,江北区一方面加大智能产业的招商力度,新打造的保利中心大数据产业基地入驻企业已达47家,其中包括盛百通、长安车联、伟仕佳杰、智未来教育科技等23家大数据物联网企业。到2018年底,大数据企业入驻率将达到60%。
在重点项目引进上,江北区已签约智能制造项目32个,总投资额343.94亿元,在谈项目达73个,拟投资额1049.92亿元。其中,行业龙头企业网易乐得、紫光公有云、康巨全弘生物医药、恒大科技等项目已落地,浙江进取重庆智慧交通创新谷项目已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另一方面,则是引导区内企业加快智能化改造的步伐。
如长安汽车致力于打造世界一流的研发实力,不仅拥有来自全球17个国家的工程技术人员1.1万余人(其中高级专家近500人,先后有14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还在重庆、北京、河北、合肥,意大利都灵、日本横滨、英国伯明翰、美国底特律和硅谷建立起“五国九地”各有侧重的全球协同研发格局。
当前,长安汽车不仅已掌握智能互联、智能交互、智能驾驶三大类100余项智能化技术,实现了在自动驾驶领域中国品牌的“六个第一”、智联网联领域中国品牌的“六个第一”。今年8月还将发布“北斗天枢”智能化战略,致力于成为智能汽车引领者。未来10年,长安汽车更将累计投入200亿元,组建超过2000人的智能化研发团队,聚焦智能化发展。
江北海尔工业园,今年也计划投入4.2亿元,对海尔冰箱、海尔空调等5个整机生产项目、海尔智能电子等2个配套项目进行智能化改造,升级产品从中低端走向高端。
目前,海尔智能化改造升级设备采购招标、合同签订等工作正加快推进,已完成设备采购合同签订额约2.5亿元;海尔重庆智能装备产业基金,一期基金规模10亿元已募集到位,正在进行基金运作,推进智能产业及相关企业投促落地。
即便是重庆登康,这个拥有近80年历史的老厂,也成立了“登康智造2025”工作小组,通过提升设备自动化、数字化的能力,提高信息系统集成和融合,实现生产和管理的智能化、柔性化、高度集成化,力争成为行业智能生产的引领者。
“我们的目标,是打造全市领先的智能产业示范区。”赵亮称。
政用
zf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
日前,江北区江北城街道,一块路面突然沉陷。
当天下午3时32分,发现情况的监督员向智慧城管系统反馈。下午3时53分,市政设施管理所工作人员到达现场。
“都退后,地下有沉陷。”市政工作人员利用探地雷达检测,发现在问题路面周围,20平方米左右的路面地下都已是空心。通过向地下压注水泥浆、再对路面进行平整处理,4天后,发生问题的路面已经可以正常通车了。
城市管理,考验一个zf的智慧。
过去,井盖丢了、路灯坏了、马路积水了……这些问题如果城管部门没巡查到,又没群众投诉,问题就发现不了,也解决不了。管网堵了,靠市政工人跳下去清淤。下井会不会有危险?那就扔只鸡,鸡没死,人就下。这样的土方法,严重制约了城市管理的效率。
能不能通过新设备、大数据、物联网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思路决定出路。
通过上线智慧城管系统,如今,江北的地下管网成了探地雷达、爬行机器人、管道潜望镜、管道检测车等高科技设备大显神通的舞台。它们与后方保存着全区131公里地下排水管网全部地理学信息的大数据系统一起,高效地保障着江北“静脉”的安全。
路灯智能管理系统直接以电流变化判断路灯是否正常工作,并自动提示检修,不仅在最短时间内让路灯重亮,也不会有人工排查的疏漏。
每台洒水车都加装了传感监测设备和GPS,通过安置在江北区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的电脑,它们的运行轨迹和水压状况一目了然。
不仅如此,江北还积极布局物联智能感知系统,在井盖、路灯和树木等设施上试点加装智能传感终端,及时发现和传送异常报警信息。
除了智慧城管系统,在行政审批、基层党建、监督执纪、基层管理等方面,江北区也进行了大量智能化探索——
如江北区五里店街道,开发了“e”线牵政务服务平台,将清扫保洁、综合治理、党建群团、劳动监察等各类业务网格全部统一到街道76个责任网格和286个基础单元格当中,通过“多网合一”实现街道所有管理和服务事项运行一张网,统筹指挥一幅图。
江北区纪检部门搭建起“智能监察”大数据运用中心平台,通过与财政、审计、国资等业务部门的数据库整合,有效监管公务用车、公务消费,实现对与“四风”问题有关“异常数据”的实时预警和分析处置。
“重庆江北”网结合行政审批大厅、街镇行政服务大厅、社区村便民服务大厅三级实体服务大厅,并利用移动终端APP、微信公共服务账号及非税收入统一支付平台,构筑全天候网上“政务超市”。
率先上线重庆首个智能党建大数据平台,链接数据孤岛、再造党建流程,通过整合基层组织管理、党员管理服务、党员学习教育、干部平时考核、党内精准关怀等功能,实现党建信息智能分析、党建服务便捷高效、党建决策精准科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囊括组织工作全领域的江北智能党建新格局正在形成。
民用
智能化让生活更美好
2017年11月11日,重庆首家无人店在江北区观音桥苏宁生活广场开张。自动识别、自动核价、刷脸付款——新奇的消费方式,吸引了众多市民前往现场体验。
科技让生活更美好。正如本次智博会的主题“智能化:为经济赋能,为生活添彩”。在江北区,除了企业努力创新,为群众的衣食住行提供智能化体验外,江北区zf也将“智能民生”作为“智能江北”的重要内容加以推进。
如江北区税务局办税服务厅为方便市民办税,这里不仅安放了15台自助办税终端、23台自助办税电脑,纳税人可自行办理****领用、****代开、专票认证、个人完税凭证开具等业务,还设置了24小时自助办税区。
此外,为方便市民咨询,江北区税务局还在“重庆江北税务”微信公众号上开通了“智能客服”使用模块,让咨询人的疑问迅速得到解答。
“以前市民只能拨打12366进行人工咨询。”江北区税务局纳税服务科科长常宏说,人工座席有限,遇上咨询高峰纳税人有时要等候很长时间,而且还必须是在工作时间内。智能客服却不受时间限制,可24小时及时回答。智能客服自去年4月上线截止到今年7月31日,已为3万多名纳税人咨询问题8万多个。
为打通政务服务和群众需求之间隔着的“最后一公里”,“江北区基层事务公开信息平台”网页和手机APP“江北基层事务”也于近日上线。
“公开、监督、便民是该平台的三大特点。”江北区民政局副局长谢雨称。
因为是实名登录,进入平台后,群众不仅可以查询全区所有个人所得的惠民资金,如最低生活保障金、临时救助金、老年人津贴等的类别、数额、补助标准,还可查询自己的惠民资金到账情况,以及他人的惠民资金情况。
“邻居们对彼此的情况都很熟悉,哪些人不符合条件却在领低保,哪些人违规享受多项惠民资金,群众发现后可直接在平台上进行举报。”谢雨称。
在该APP上,平台还将所有惠民政策进行了公示,群众可在手机上查询其办理依据、条件、材料、流程、地点、电话等信息。“群众再也不需要到窗口咨询,实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路’。”谢雨称。
平台还开通了九大便民服务,分别是养老、招聘、医院挂号、车辆违章查询、生活缴费、住房公积金查询、党费缴纳、zf网站、主流媒体。
如养老,平台将符合相关规范要求的养老机构链接上去,群众可直接在网上咨询、订购;医院挂号,则链接了我市主要的公立医疗机构的挂号窗口,群众可以直接在上面预约挂号;主流媒体,则链接了主流媒体的网站,点进去可以直接阅读主流媒体的数字报。
同时,江北区还全面推进“家庭医生”APP项目。
据江北区卫生信息中心主任余忠介绍,目前,江北区已建立起以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为核心、以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为基础,依托卫生专网形成覆盖“公立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区域卫生信息化体系,基本实现了基本公共卫生、基本医疗服务核心业务系统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
利用平台形成的大数据,江北区正在实施家庭医生APP项目,让老百姓足不出户就能享受自助查询就诊记录、体检报告等服务,真正实现家庭医生签而有约。
此外,江北区还将打造智能公厕,即运用江北智慧城管的智能环卫子系统,实现对公厕的人流量分析、臭味监测、视频监控、化粪池远程安全监管,实现视频实时查看、自动监测臭味浓度等功能。
届时,每个公厕都将有电子身份证。市民手机扫描公厕外的二维码,就可以查询到公厕的面积、厕位、设施配置、管护单位、管理人员等基本信息。市民关注“江北百信城管”微信公众号,就可以轻松找到就近的公厕。
王彩艳 图片由江北区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