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美图库!!
查看: 30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内地娱乐圈] 声优和配音演员,本质相同的两个词,在文化差异下分道扬镳

[复制链接]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21-3-25 12: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重庆商务网,重庆电子商务第一网!

登陆享受更多浏览权限哟~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入驻经典 

x
声优一词,是日语的“主に声だけで出演する俳優”,取其含义略称为“声優”。

俳优一词源自中国古代,指那些以乐舞谐戏为生的艺人,延伸到现代后,声优就是指以声音演出的演员。

所以从含义的角度来说,声优这个舶来词可以和配音演员划上等号。

但出于中日两国在产业链和文化上的差异,再加之近年来两国之间文化交流错综复杂的影响下,国内很多配音演员都并不喜欢被人称为声优。

如果将这两个词语置于具体环境之下,声优一词更多会应用于以ACGN文化为主的影视作品中,而配音演员则会广泛地应用在声优一词的本意上。

关于这一点,我们还要从声优的本质工作说起。声优一词由“声”和“优”两个部分组成,即是“以声音为表演载体”以及“演员”这两个部分,只有当这两者组合起来的时候,才是声优的本职工作。

也就是说,光是以声音为载体的工作并不能称为声优,比如最明显的电台DJ,又比如为广告片段朗读旁白等,这些工作都没有“演”的部分,又或者说没有一个需要赋予声音的角色。

可以发现,这样的定义方法如今就存在一些灰色地带,比如动画的旁白也会被列入cast表中,他们同样没有一个需要赋予声音的角色,但大多数人都会认为那依然是声优的工作。

实际上cast表是演员表的意思,并非直接和声优画上等号,甚至很多人常说的CV(Character Voice),也只是代指角色的声音由哪位声优演出,而并非指声优这一职业本身。

所以在传统意义上使用声优一词的时候,一般只会用来代指国外(主要是日本)为动画与游戏配音的配音演员。日本的第一代声优诞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前后,在电视普及之前,广播剧是日本民众最主要的游戏手段。由于仅有声音能作为表演的传播媒体,所以这个阶段的日本声优就是当之无愧的舞台主角,也是声优的黄金时代。

时间来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后,电视逐渐在日本普及,有了“画面”之后,单纯的声音演艺自然就黯然失色。

声优虽然没有因此失去工作,甚至工作量还有所增加,但声优本身需要依附于角色身上的特点,使得当角色变得可见的时候,声优作为幕后工作人员的性质就被无限放大,当听众变成观众,他们的焦点自然而然就落在了角色而非声优身上。

这跟国内二次元文化发展的早期阶段十分相似,在形成大规模的网络交流社区之前,会关注动画背后声优的观众可谓寥寥无几。
发布商机信息及企业宣传推广--请移步注册重庆商务网!!
快捷入口:给经典重庆客服留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驻经典  

本版积分规则

  • 欢迎关注重庆发展,多发帖多回帖才能持续保持帐号活力哟!请不要发表任何政 治,领 导,官 员,人 事及其它违法违规类言论,以免帐号被封禁。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经典重庆旗下网站 | 24小时客服:13424176859 308675020

爱重庆,爱上经典重庆! 爱重庆,就上经典重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