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重庆
标题:
西南干旱周期到达,重庆得多新建/维护水库
[打印本页]
作者:
cincin
时间:
2021-10-10 19:50
标题:
西南干旱周期到达,重庆得多新建/维护水库
有关西南大旱的成因,再次引发中国学界关于“南旱北涝”转变的讨论。
李维京,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他认为中国的雨带,呈现出显著的年代际变化。
上世纪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中国夏季主雨带集中在北方。
到了八十年代,主要雨带移至长江以南地区。
进入21世纪后,尽管偶有反复,但是中国的降水带北移是整体趋势。
钱维宏,北京大学大气与海洋科学系教授,通过120年的降水数据分析,他发现了南北旱涝的转换周期。
从1910年至1940年,夏季降水是南多北少。
从1940年到1980年,夏季降水是南少北多。
从1980年到2010年,夏季降水又回到了南多北少状态。
不论是1910年到1980年,还是从1940年到2010年,南北旱涝的周而复始,周期恰好是70年。
2013年,通过分析东部近千年的旱涝资料,钱维宏估计,随着华北开始回归湿润周期。2020年北方将进入降水高峰,发生洪涝灾害的概率会越来越大,同时,南方出现干旱的概率也会越来越大。
进入21世纪,极端气候可能会更加频繁,千年一遇洪水的发生频率,可能变为百年一遇。
对于越来越多的极端天气,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彼得里·塔拉斯认为其根源还是气候的变化,原有的平衡被打破,在建立新的平衡过程中必然伴随着极端天气的频繁发生。
关于中国东部气候变化的周期规律,吉林大学教授杨学祥认为可以用“拉马德雷”理论来寻找答案。
“拉马德雷”(Lamadre )是一种高空气压流,在气象学和海洋学上被称为“太平洋十年涛动”(PDO)。
拉马德雷冷位相对应南旱北涝,而暖位相则对应南涝北旱,尽管准确时间稍有滞后和提前,但总体趋势基本吻合。
1910年至1940年夏季降水的南多北少,
与发生在1925年—1945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对应;
1940年到1980年夏季降水的南少北多,
与发生在1946年—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对应;
1980年到2010年夏季降水的南多北少,
与发生在1977年—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对应;
南旱北涝的转换周期大约为70年,新一轮转换大致始于2008年,其主要标志是华北降雨的持续增加,以及伴随而来的极端天气。
西南干旱周期到达,重庆得多新建/维护水库,确保用水安全。
作者:
dragking
时间:
2021-10-10 23:03
丘陵地形适合修中小型水库,堰塘。
作者:
dragking
时间:
2021-10-10 23:04
把水留住就不可能干旱。
作者:
燃烧燃烧
时间:
2021-10-10 23:21
这两年重庆雨少了,雨小了。尤其暑天,雨倒不怎么下。 预报一星期下雨,实际只有一两天下出来。
作者:
浴火重生
时间:
2021-10-11 00:03
如果要说重庆的变化,最好把重庆的数据拿出来,,当然多建水库,我是双手赞成的
作者:
千山暮雪-1
时间:
2021-10-11 15:41
如果真如此,对重庆是灾难。如果降雨少,3月份冲到30度可能没得问题
作者:
林间飞雨
时间:
2021-10-11 16:05
今年重庆夏季雨水多,所以7月15日以后才出现连续上35度的高温天气
作者:
chinaxiancq
时间:
2021-10-11 16:32
楼主不要凭自己的感觉想当然,重庆近年来不是雨少了,而是雨多了。
重庆主城区(沙坪坝) 多年平均年降雨量是1100毫米,而最近十年来基本上稳定在1150-1350毫米之间。
今年迄今为止(10.11日)降雨量为1085毫米,距离多年平均值1100毫米仅仅差15毫米。
作者:
天猫什么猫
时间:
2021-10-11 22:56
燃烧燃烧 发表于 2021-10-10 23:21
这两年重庆雨少了,雨小了。尤其暑天,雨倒不怎么下。 预报一星期下雨,实际只有一两天下出来。
主城下的小,下得少,下到下面区县去了
作者:
天猫什么猫
时间:
2021-10-11 22:56
燃烧燃烧 发表于 2021-10-10 23:21
这两年重庆雨少了,雨小了。尤其暑天,雨倒不怎么下。 预报一星期下雨,实际只有一两天下出来。
主城下的小,下得少,下到下面区县去了
作者:
cincin
时间:
2021-10-15 12:11
这个数据是有的
作者:
LHR13
时间:
2021-10-15 14:28
提个建议都是凭感觉。。。楼主用点心嘛,数据支撑
欢迎光临 经典重庆 (http://bbs.jdcq.net/)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