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美图库!!
查看: 1186|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重庆工业迈向4万亿

[复制链接]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23-6-14 12: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重庆商务网,重庆电子商务第一网!

登陆享受更多浏览权限哟~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入驻经典 

x
一场战役

4月,马英九在重庆见到袁 家军,说后者的名字,听上去像一支军队。

袁 家军到重庆6个月以来,的确带领重庆这个集团军,在打一场“新重庆”的战役。

这一次要攻克的高地是,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

重庆工业居全国第四,但大而不强。全市8大重点产业,在2022 年11月工信部公布的4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中,仅“半个”集群入围,即渝蓉地区电子信息先进制造集群。

推动重庆成为工业强市,Y制定了“33618”的路线图:3大万亿产业,3大五千级产业,6大千亿产业,18个新兴产业。

相关的《深入推进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7年)(征求意见稿)》全文尚没有公布,但我们确知,给重庆的时间只有5年。

到2027年,重庆规上工业企业营收达到4万亿元,意味着总规模要在2022年2.28万亿基础上增加1.72万亿元。

另一大目标是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至28%。2027年,重庆GDP 预计达4万亿,以此计,制造业增加值将达到1.12万亿。

2023年以来,不少行业并没有走出2022年的寒冬。重庆推出如此气势如虹的工业规划,信心或来于袁 家军在6月5日召开的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所示:着力建设国家重要产业备份基地。

超五万亿产业布局

今年3月发布的《重庆市推动渝蓉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7年)》中,制造业方面提出打造汽车和电子信息两大万亿产业,智能装备、先进材料、绿色食品、现代轻纺、生物医药、新能源制造业6个千亿级产业。

“33618”对重庆制造业体系进行了重新梳理。

万亿产业增加到三个: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先进材料。

新材料产业晋升万亿级产业,一是因其发展潜力大,先进材料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先导和高端制造业的关键基础,所谓“一代材料,一代技术”。

另一方面,重庆新材产业发展基础好。

2020年全市规模以上材料工业企业超过1100家,总产值达到3233亿元。

2012年,材料在重庆规上工业增加值总量排序中居第三位(汽车、消费品、材料),2021年已居第一位(材料、消费品和电子产业)。

2022年末发布的《重庆市材料工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材料工业2025年达到5000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万亿先进材料的打造,涪陵、长寿重庆两大化工材料重镇,将会有更大突破。长寿已喊出了“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材料高地”的目标。

3大五千亿产业:智能装备及智能制造、食品及农产品加工、软件信息服务。

6大千亿级特色优势产业集群:新型显示、高端摩托车、轻合金材料、轻纺、生物医药、新能源及新型储能。

18个“新星”产业集群:

包括6个未来产业集群,卫星互联网、生物制造、生命科学、元宇宙、前沿新材料、未来能源。

12个五百亿级、百亿级的高成长性产业集群:功率半导体及集成电路、AI及机器人、服务器、智能家居、传感器及仪器仪表、智能制造装备、动力装备、农机装备、纤维及复合材料、合成材料、现代中药、医疗器械。

不算18个新星产业,粗略计算,未来重庆制造业总规模超过了5万亿元。接近再造一个重庆工业了。

当然,这对各区县提出了很高要求,前进的号角已经吹响。     

国家重要产业备份基地

2022年底,重庆制造业实现工业增加值8276亿元,完成规模工业营业收入2.82万亿元,总量位居全国第4位。

但这并不能匹配重庆的雄心。

2010年,借力笔电的崛起,重庆工业销售值突破1万亿元。

原市 长黄奇帆曾估计,这一数据有望在2015年达到3万亿元,2020年达到4万亿元。

实际上,重庆两大支柱汽车和电子信息行业都遇到周期性波动,导致工业总值到现在都没有突破3万亿。

目前重庆电子信息产业产值约7000亿,汽车产业4500亿,距万亿产业还有相当距离。

从全国看,重庆离第一梯队城市也有差距。

从城市总量看,2022年,排前三的深圳工业营收总量4.55万亿、苏州4.36万亿、上海4.047万亿元。重庆实际处于第二梯队。

以省份为单元对比,东部大省的工业营收总量更是惊人。广东(179878.2亿元)、江苏(161506.0亿元)、山东(108019.9亿元)、浙江(107956.6亿元)、福建(70367.5亿元)。

其中,浙江全省的规上工业企业已超5万家,不仅全省的工业营收破了10万亿,其规上工业增加值也超过了2万亿元。

重庆制造业的短板,主要有几点,

一是产业链价值链不高,核心竞争力不强,例如 “内核”的集成电路产值占电子信息产业不足 10%,汽车核心零部件对外依存度超过80%。

二是龙头企业缺乏:全市过千亿企业仅长安1家,难以对上下游企业集聚形成足够带动作用。

三是人才。

解决制造业这些短板,除了激发重庆内生力量,借力国家战略,也非常重要。

袁 家军在会上表示:要着力建设国家重要产业备份基地,积极争取国家重大项目落地,主动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推动渝蓉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协同发展,优化“一区两群”制造业发展布局,为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作出新贡献。

发布商机信息及企业宣传推广--请移步注册重庆商务网!!
快捷入口:给经典重庆客服留言
推荐
发表于 2023-6-14 17:59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查看全部内容 登录 | 入驻经典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驻经典  

本版积分规则

  • 欢迎关注重庆发展,多发帖多回帖才能持续保持帐号活力哟!请不要发表任何政 治,领 导,官 员,人 事及其它违法违规类言论,以免帐号被封禁。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经典重庆旗下网站 | 24小时客服:13424176859 308675020

爱重庆,爱上经典重庆! 爱重庆,就上经典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