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重庆

标题: 他山之石:德国如何推动物流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 [打印本页]

作者: 山前有风    时间: 2024-3-1 12:42
标题: 他山之石:德国如何推动物流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
本帖最后由 山前有风 于 2024-3-1 12:45 编辑

德国政 府重视物流业规划并对其重点支持。德国第一个物流园区是成立于20世纪80年代的不莱梅物流园区。该园区当时只是盐碱地,但其地理位置优越,不莱梅港是欧洲重要中转海港,同时靠近公路和铁路,通过政 府调研和规划,经过数十年建设,不莱梅物流园区衔接了内河航运、飞机、公路、铁路,人货两旺。在德国物流业的发展过程中,政 府主要通过协调各部门的管理职能,为物流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例如打破行业垄断,创造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催生大量物流企业不断迭代成长。德国物流园区的项目一般要经历可行性调研、立项、规划、建设以及运营等诸多环节,涉及地方政 府和州政 府、联邦政 府,建设周期长,投资量大,因此,做好规划协调是德国物流园区最重要的环节。当初,不莱梅物流园区就是由于投资额度巨大,不仅需要大量私人企业参与投资,还需要联邦政 府和德国的州政 府来投资,此时不同层级政 府之间协调非常重要。与此同时,多部门协作同样重要。2019年,德国联邦政 府多个部门共同颁布了《物流2030创新计划》,为德国发展智慧物流提供了战略支持。另外,德国还推进物流产业的标准化进程,制定必要的导向性政策等。据2015版《物流标准目录手册》统计,德国与物流相关标准达2500条,有效推动了德国物流业的发展。各级政 府还加大对物流技术和人才培养的投入,从技术和人才角度促进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高效衔接。

依托园区推动产业集群与物流业集群联动发展。在德国,一个城市一般只建一个综合性的物流园区,因此特别重视物流业的集约型运营和集聚发展,以提升物流运营效率和减少投资风险。德国重点规划和发展物流园区,从最早的不莱梅物流园区开始,德国构建了众多的物流园区,形成了密密麻麻的多式联运物流网络。德国物流园区选址遵守空间区位理论一般规律,往往选择在公路、水路、海港和铁路等交叉位置,便于发展多式联运。物流园区内部高度协同,共享资源和信息,提高了单车装载率,有效降低了物流成本,提高货物流通效率。此外,这些园区基本具备快运型、多式联运型和储运型物流中心的所有功能,通过物流业的集约式发展,确保德国制造业的供应链稳定和高效运转,并推动德国物流业集约化和规模化发展。德国进出口贸易发达,特别是跨境电商发展,推动了德国国内物流的持续繁荣。通过建设众多物流园区,德国物流业与制造业发展呈现出融合共赢的良好生态关系,制造业的供应链更加稳定。不莱梅物流园区实际上不仅是物流企业集聚地,同时也是生产企业的集聚地,入驻企业类型有物流供应商、货代公司、仓库运营商、加工业、贸易公司等,园区集物流、仓储、贸易、海关等为一体,形成了制造业与物流业共荣共生发展集群。德国物流业的发展,不仅仅是为了配套当地产业发展,而且反过来还会助推当地制造业升级和创造更多就业。在奥迪汽车总部所在的城市,当时为了留住奥迪的生产线,避免当地居民失业,建立了与之配套的汽车物流园区,吸引了多家企业为奥迪提供配套服务,不仅提高了奥迪研发制造能力以及物流企业的增值服务水平,而且还创造了更多的工作岗位。

聚焦产业技术升级提高供应链支撑制造业能力。德国还发挥行业协会功能,成立德国物流园区协会,形成标准化的网络体系,有效避免了相互恶性竞争和基础设施浪费。德国鼓励物流技术的创新和先进管理模式的广泛运用,将物流功能从制造业的业务流程中分离出来,提高供应链管理水平。例如,宝马、奔驰等大型企业的原材料和零部件的输入以及产成品的供应、仓储、分配和运输都是通过第三方物流供应商提供的综合物流服务来完成的。与此同时,德国还积极推进物流的信息化和标准化建设。德国特别重视工业4.0与智慧物流建设,大力发展人工智能,重视自动驾驶推广,鼓励企业加大对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为此德国于2015年出台了《自动和联网驾驶战略》,对既有交通网络进行升级改造,首都柏林还建成世界首条自动驾驶市中心实测路段。为了规范自动驾驶技术,德国2017年出台了《自动化和互联化机动车交通伦理准则》并不断对其修订完善,并于2021年5月通过《自动驾驶法》,从法律层面保障德国智慧物流的发展。通过对技术创新和管理水平的提升,德国的物流效率有了显著提高,物流费用大幅降低,为德国制造业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作者: 林间飞雨    时间: 2024-3-1 12:45
德国没有TLJ来卡
作者: 林间飞雨    时间: 2024-3-1 12:46
德国各地没有TLJ这种计划经济和行政手段的机构来卡
作者: 渝州畅晚    时间: 2024-3-14 12:36
人家就喜欢干实事,干实体,发展和保护民族产业
作者: 好事双庆    时间: 2024-4-14 09:55
干实事,干实体,发展和保护民族产业
作者: 山前有风    时间: 2024-4-14 10:33
本帖最后由 山前有风 于 2024-4-14 11:52 编辑

其实重庆可以在德国设立一个物流工业园或者中德工业园,现在很多大型设备的大部分零件是中国生产,那么可不可以利用长江多式联运在重庆上岸再渝新欧的集装箱集拼运输这些零件然后到德国和他们关键零配件进行组装成器呢?——这样一来,德国制造在欧洲就有竞争力了,毕竟非关键零件的生产边际成本大于关键零件;而这对于刺激德国的中小企业和制造业肯定有帮助——中小制造业缺乏专业且低廉的物流规划。
反过来,也可以提升重庆制造的技术实力,零件供应过程中也需要招投标中的技术标。
当然,反过来,也可以利用渝新欧的返程运输关键零件在重庆组装然后销售到中国及东南亚?

这样中德之间的国家工业园可以一园多址,也深度实现了物流对经济发展的刺激。





欢迎光临 经典重庆 (http://bbs.jdcq.net/) Powered by Discuz! X3.1
收藏本站吧
(收藏后不再显示此按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