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龙卷风把船刮沉,你信了,反正我不信。”2日下午,网友“薛船长在上海”在微博上质疑“东方之星”沉没原因。他撰文分析称:“但凡翻沉的船,大多是开航时稳性不符合法定要求,或者货物移位,液化造成。满足稳性最低要求,只要货物不动,船就不会翻沉!这是几百年来用无数生命、事故换来的经验。”
“薛船长”原来在一家远洋公司担任船长,现在在航运行业中从事管理工作。薛船长告诉探针,以他多年从事航运工作的经验,无论是在海洋还是内河航行,客运船只的稳性都应该达到相当的标准,只要稳性没有问题,无论多大的风,都无法在瞬间将船掀翻。
“美国是受龙卷风侵袭最严重的国家,但我们从来没听说过密西西比河上的船只被刮沉,这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个问题。”薛船长分析,此次东方之星之所以会翻沉,极有可能船只本身稳性已经存在问题,横向抗风能力差,“而假如稳性有问题,有经验的船长一般是能够提前察觉的,也不排除人为操作不当致使加上稳性差,最后使得船只被刮沉”。
据媒体报道,“东方之星”船籍港为重庆万州,建成日期为1994年2月1日,长76.5米,型宽11米,型深3.1米,共有客位534个。船舶所有人和经营人为“重庆东方轮船公司”,船体材料为钢质,采用螺旋桨推进器,共有2个功率882千瓦的主机,客轮设计抗风标准为10级。
对此, 船舶结构与设备专家刘贤朋告诉探针,本身在内河行驶的船只在设计的时候,就有一些有别于航海船只的考虑,抗风性能会较差,尤其是一艘二十几年船龄的船,设计抗风能力只有10级,被12级的龙卷风掀翻还是极有可能的。但具体结论需要等海事部门开展相近调查之后才能得出。
国航海博物馆驻馆专家、上海海事大学教授许忠锡则告诉探针,长江船只头重脚轻,水上十米水下三米,吃水浅,遇到极端罕见天气,难以抵御外力的影响。长江航行的船只大多如此设计,但也并不意味着船舶设计存在问题。江船设计高度高、宽度款,吃水浅,动态稳定性差,在长江等狭长且蜿蜒曲折的河道内,这样的船体更加便于灵活转向。能抵御常见风浪,但不包括极端天气。这不同于海船,海上风浪远大于江面,船只吃水深。
根据媒体报道,东方之星可抵御十级以下大风,但据通报,事故发生时风力达到十二级。对此,许忠锡分析,长江航道不允许大幅拐弯,人为操作失误的肯能性不大,发生碰撞或漏水,倾覆速度也不会如此快;从图片看船体完好,没有老旧痕迹,若是船体材质问题致开裂漏水,船体会有一段时间才会沉没,不大可能在一两分钟就倾覆。
此外,有媒体报道,出事之前,“东方之星”曾进行变向。许忠锡认为应该追问,首先,为什么要变向?其次,是不是在安全形势的范围之内?最后,变向是不是由于外力影响?当然,不是改变方向一定不合理,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如果驾驶员认为在足够安全的情况下需要改变航向,却正好遇到大风大雨天气,改向加上大风引起侧翻也有可能。只有等事故调查结果出来后,才能下结论。
撰稿:王怡波 史海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