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美图库!!
查看: 64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造岛神器实现完全自主 大国重器为何频频在此诞生?

[复制链接]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8-5-31 06: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重庆商务网,重庆电子商务第一网!

登陆享受更多浏览权限哟~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入驻经典 

x
       原标题:“造岛神器”实现完全自主,“大国重器”为何频频在此诞生?
       近日,据媒体报道,首艘由我国自主研发建造的亚洲最大自航绞吸挖泥船——“天鲲号”目前即将出海试航。它的诞生意味着疏浚领域的“大国重器”牢牢掌握在了中国人自己手中,不再受制于人。
       记者注意到,“天鲲号”的设计者正是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708研究所。据悉,完成中国首次环球海洋综合科学考察任务的“向阳红01号”、1000吨级海监船“中国海监1001”、3000吨级出口护卫舰都是该所设计的。而这里已诞生了百余艘筑建中国梦的国之重器。
       它填满一座“水立方”仅需一周
       近日,据媒体报道,首艘由我国自主研发建造的亚洲最大自航绞吸挖泥船——“天鲲号”不久前成功下水,目前即将出海试航。它的诞生意味着疏浚领域的“大国重器”牢牢掌握在了中国人自己手中,不再受制于人。
       全世界只有荷兰、比利时等少数几个国家掌握自主设计、建造的核心技术,重型挖泥船也多作为国家战略装备统一管理。
       “天鲲号”是“天鲸号”的姐妹船,在自主创新上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它是首艘国内设计建造、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型自航绞吸挖泥船。
       从我国重型挖泥船由“天鲸号”到“天鲲号”的突破看,这种飞跃没有局限在实验室里,而是以应用为引领和验证,在实践摸索中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天鲸号”是现役亚洲第一的绞吸式挖泥船,“天鲸号”在吹填作业时,能以每小时4500立方米的速度将海沙、海水的混合物排放到6公里外,每天吹填的海沙达十多万立方米。
       它每小时可挖掘的海底混合物,可以填满一个标准足球场大、半米深的坑,称它削岩如泥毫不夸张。
       自2011年投入使用以来,它在国内多个重点项目建设中显示出强大威力,特别是在挖掘岩石与长排距疏浚工程中创造了显著的效益,南海岛礁施工更是一战成名。
       而“天鲲号”的创新突破就是在“天鲸号”应用基础上不断总结经验的结果。
       “天鲲号”集“天鲸号”在特殊条件下施工经验之所长,在挖泥疏浚能力、抵御风浪水平、保护海礁珊瑚等方面均有突破。
       “天鲲号”全船长140米,宽27.8米,最大挖深35米,总装机功率25843千瓦,设计每小时挖泥6000立方米,绞刀额定功率6600千瓦,最大可达9900千瓦。风化岩、岩石、淤泥、黏土等不同土质均不在话下,通渠造岛一马平川。
       它还安装了国内最先进的绞吸挖泥船智能集成控制系统。船监造组船体工程师孔凡震曾用过一个形象的比喻:“挖掘填满一座‘水立方’,只需要6天半。”
       “‘天鲲号’标志着我国已经能够自主设计建造新一代的重型自航绞吸挖泥船,实现了该船型关键技术的突破。”船舶设计大师、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708研究所副总工程师费龙表示。中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能够用自己的设备和技术疏浚航道、吹填造地的国家之一。
       揭秘中国“海洋重器智造所”
       记者注意到,“天鲲号”完全是国内设计制造的,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而设计者正是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708研究所(以下简称“708所”)等国内单位。
       公开资料显示,“708所”是中国船舶行业内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成果最多的军辅船及小型战斗舰艇,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开发机构,是船舶设计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是"九五"、"十五"国家高新技术船舶及海洋工程重大攻关项目的中坚力量。
       “708所”组建于1950年。全所共有职工近700余名,专业技术人员600余名,覆盖了20多个专业,是******批准的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单位(船舶及海洋工程、船舶流体力学)。
       该所下设军船部、民船部、海工部等七个研究室。建所至今近六十年,“708所”在船舶及海洋工程领域已研究、开发、设计出850余种型号产品,其中近40余种型号开创了我国船舶工业的第一,驻港部队中的5型舰艇中4型是由该所设计的。建所以来,获国家、部委级科研成果奖的达493项。
       据悉,近日圆满完成中国首次环球海洋综合科学考察任务的中国新一代海洋综合科考船“向阳红01号”、4月在大连交接入列的1000吨级省级执法维权专用海监船“中国海监1001”、3000吨级出口护卫舰以及十万吨半潜船“新光华”都是由“708所”设计的。
       “天鲲号”副总设计师获评行业专家
       “天鲲号”副总设计师丁勇,正是来自于“708所”。2017年7月,他获评首批全国疏浚行业专家。
       2001年,丁勇进入“708所”,担任了多个重点项目或高难度项目的专业主任设计师和副总师,参与解决多个关键技术问题。他南下北上,频繁现身于国内各大疏浚作业现场。
       2005年,他先后担任国内首艘3500立方米/时大型绞吸挖泥船“新海鳄”号的机械专业主任设计师、多艘3500立方米/时绞吸挖泥船的机械专业主任设计师或兼副总设计师的工作。
       在大型耙吸挖泥船领域,他担任天津航道局13000立方米大型耙吸挖泥船“通旭号”机械专业联系人,担任中港11888立方米、南通港闸船厂12000立方米等大型耙吸挖泥船设计的副总设计师兼专业联系人。其中,“通旭号”荣获中国航海科技奖二等奖。
       2014年开始,他担任国内最先进的自航绞吸挖泥船“天鲲号”的副总设计师,参与设计并解决该船多种技术难点。
【资料来源: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官网、中国新闻网、经济参考报、法制晚报等】
发布商机信息及企业宣传推广--请移步注册重庆商务网!!
快捷入口:给经典重庆客服留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驻经典  

本版积分规则

  • 欢迎关注重庆发展,多发帖多回帖才能持续保持帐号活力哟!请不要发表任何政 治,领 导,官 员,人 事及其它违法违规类言论,以免帐号被封禁。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经典重庆旗下网站 | 24小时客服:13424176859 308675020

爱重庆,爱上经典重庆! 爱重庆,就上经典重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收藏本站吧
(收藏后不再显示此按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