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享受更多浏览权限哟~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入驻经典 
x
http://www.baijiashiping.com/home/index/article/id/54006
这个标题很宏大,但是这一次我不准备用宏达叙事来表达,这一次我选取的角度是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是最近比较火的一个名词,但是可能很多人未必对其中的内涵很清楚,这里简单谈谈我的认识。 过去我国经济动能主要靠城市化,靠基建铁公机,靠房地产狂飙猛进。 目前城市化基本见顶,基建投入也开始见到拐点,房地产也在走下坡路,也就是过去传统的经济动能在下行。 因为这个原因,很多人对中国未来很悲观,认为中国会步日本后尘,会失去三十年。 其实嘛,在几年之前国家就已经有意识在培育新的经济动能,这个新的经济动能就是新质生产力。 何为新质生产力? 我的理解是两个层面。 一个是科技与数字化对传统产业赋能改造,让传统产业提档升级,大幅度提高劳动效率; 一个就是科技创新并且结合市场需求所催生的新兴产业。 目前,这个新质生产力已经有了逐渐替代传统经济动能的趋势,成为带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新动能。 给大家一组数据对比。 我们以2018年为基点,这一年房地产在我们GDP占比是24%,而高科技产业占比是11%。 最近几年,虽然房地产在GDP占比下降很快,但是高科技产业在GDP占比增长更快。 预期到2026年,我们高科技产业在GDP占比会达到19%,再加上电动车、电池、太阳能面板这新三样,合计占比会达到23%。 同样在2026年预期房地产在GDP占比会下降到16%左右,房地产在GDP占比下降8%,而高科技产业占比却增长12%。 这个高科技产业对应的就是新质生产力中的新兴产业。 但是有一个问题,新质生产力主要集中在第一、第二产业(农业与制造业),我们普通人直接能感知的经济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这就导致同样的宏观数据对于不同的人群具有较大的温差。 很多感觉几年经济比去年还要困难,但是我们上半年宏观GDP却保持5%的增长。 这就是目前我们目前面临的问题。 如果你不直接接触到新质生产力关联的行业与产业,大部分人群对未来前景是比较悲观的。 基于上述原因,国家层面由****网信办牵头,组织互联网上比较有影响力的自媒体,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高质量中国行活动。 希望通过自媒体深入观察新质生产力关联的行业与产业,向普通民众去传播新质生产力的详细的信息,让普通民众重塑对中国经济未来的信心。 很荣幸,我也受邀参与本次高质量中国行活动,我参与的是渝川行,由于行程原因,我自己主要跑的是重庆的点。 1 重庆直辖 重庆虽然是内陆城市,但是如果仔细剖析却能发现一些很有意思的东西,某种层面上重庆甚至可以看做是一个微缩版的中国。 为什么这么说呢? 这个就要从重庆直辖说起。 重庆直辖是多方复杂博弈的结果。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国家要搞三峡工程,其中面临最大最头痛的问题就是怎么安置三峡工程造成的百万级别的移民。 最初是准备成立一个三峡省,以重庆大部分地区为主,再把湖北宜昌地区划过来,实际上****的规划是准备用重庆+宜昌两个地区的财力来安置三峡移民。但是这个方案湖北抵触情绪很大,为了安抚湖北方面,又不得不同意湖北的诉求,也就是将恩施比较富裕的巴东县划给湖北,恩施其他地区给三峡省。 这就导致恩施州其他部分变成一块飞地,行政区划十分怪异。 国家权衡再三,还是放弃了三峡省的规划,让重庆以一市之力将三峡移民的包袱全部扛下来,这就是重庆成为西部唯一一个直辖市的原因。 因为承担的责任太重,所以必须给与重庆很高的****地位,当然这个极高的****地位也是有含金量的。 97年重庆直辖的时候,简直就是改开开始时的中国缩影,有很多基本因素两者都高度相似。 ——****地位很高,重庆是直辖市,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工业底子全面并且比较扎实,但是附加值偏低,中国是41个工业门类全部都有,重庆是41个工业门类做了39个,缺失的两个都涉及采矿类; ——资源禀赋很一般,除了有点煤矿,工业生产需要的石油、铁矿石、铜都依赖进口。 除了上述因素之外,重庆还有一个巨大的硬伤就是地处内陆城市,物流成本偏高。 虽然也靠着一条长江,但是三峡工程上马之前重庆码头能停靠的也就是千吨级的小船。 三峡工程上马之后虽然好了很多,但与长三角珠三角的海运物流相比相比,差了一个级别。 所以,我一直有一个观点,中国制造业上限是看长三角、珠三角,下限就是看重庆。 如果身处内陆的重庆都能将制造业做起来,都能开发出新质生产力,那么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担心中国经济的未来? 所以,以重庆为样本做深度观察解剖,由小见大由点带面,是非常有意义的。 相对沿海地区重庆最大的短板是物流,最大的优势是****地位高,这个高****地位对于重庆也是一个潜在的巨大的利好。 因为重庆****地位高,所以重庆招商引资相对其他地区就有不可比拟的优势,这个巨大的优势在推动重庆产业发展有时就有奇效。 举个例子。 新能源汽车是目前中国产业升级中表现最耀眼的产业。 但是,如果我们仔细分析,全国整车企业超过500家,真正在新能源汽车这个赛道跑出来并且取得一定成就的不超过30家。 这里面重庆就跑出来两家企业,一个赛力斯,一个长安。 在这两家龙头企业引领下,重庆汽车产业至少切下全国汽车销售10%以上的份额。 不仅如此,赛力斯的问界M7目前是国内30万以上车型的销量第一,M9是国内50万以上车型的销量第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