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美图库!!
查看: 496|回复: 2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十五五,重庆水利及水资源发展方向的建议

[复制链接]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25-11-14 21: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重庆商务网,重庆电子商务第一网!

登陆享受更多浏览权限哟~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入驻经典 

x
本帖最后由 山前有风 于 2025-11-15 07:04 编辑

1、从气候来看,中国的雨带随时间的渐次从南往北推移。就重庆的情况来看,端午节前后会迎来梅雨季节——这是重庆的集中降雨时间;这波降雨经过后正常年份会迎来伏旱。大致到9月再次迎来降雨降温。
9月到次年端午节,有零星降雨。一般不会出现旱情。
2、从上述的角度,重庆的水利的一个发展方向是解决重庆的伏旱期间的旱情问题。所以我们建议重庆利用地形优势依托山沟谷地建立水库堰塘。理想状态下,这些水库堰塘的库容应该能确保在极端条件下,灌区沿线能顺利度过伏旱。
完善适应气候变化工作体系,提升应对气候变化特别是极端天气能力。
——《十五五建议稿》

3、我们注意到,重庆位于中国南方喀斯特地貌附近。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利用喀斯特的溶洞、暗河等地貌开建地下水库呢?设想这种地下水库在伏旱季来临之前把降雨和地表水收集,而在伏旱季的时候这些藏于地下水库的水资源释放,尤其是极端天气条件下。
从地质角度看,北碚海底沟地下溶洞属于华蓥山复式背斜南段的龙王洞背斜西翼,其地貌特征为川东平行岭谷区,地形上处于低山与丘陵的过渡地带。这个地下水库以石灰岩和白云岩岩层以及石膏矿层的溶洞通道为主要储水空间,拥有一个地面中型水库的容积,却并不占用地表一分土地,却能灌溉数万亩良田,堪称奇迹。这样的 奇迹仍在持续,未来或许会有更多这样的奇迹出现。

从现有技术资料看,这种依托喀斯特地貌的地下水库储水量大但投资极小。究其原因,主要是不存在大规模的移民以及土地征收;主要花费主要集中于溶洞和暗河堵漏方面。
水库是位于重庆市綦江区藻渡河上游的大(2)型水利枢纽工程,距离藻渡河河口约1.2公里。工程以防洪、供水、灌溉为主,兼顾发电,由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最大坝高104.5米)、溢洪道及输水干渠(总长95.08公里,隧洞占比79.44%)等组成,总库容2.01亿立方米,正常蓄水位375米,防洪库容0.5亿立方米。总投资101.23亿元,建成后可向渝南5个行政区年供水1.79亿立方米,新增及改善灌溉面积23.46万亩,并将綦江城区防洪能力从20年一遇提升至50年一遇
南宫地下水库库区面积253平方公里,蓄水总容量2.61亿立方米,调蓄库容1.6亿立方米,库区范围涉及6个乡镇102个村。
南宫市2025年度地下水库水源置换工程(南宫市地下水库)项目,总投资6989.88万元。

同时由于溶洞暗河本身少光照,水质较好。更为关键的是,这种地下水库蒸发量小——尤其是重庆伏旱季高温,所以可以是重庆水利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同理于,废旧的煤矿。
所以,我们建议重庆对辖区内的溶洞和暗河、煤矿等进行排查,大规模的开建地下水库。
4、这种藏于山体的地下水库也可以作为附近地下水补给的水源,通过提升地下水水位进而有利于重庆农作物的生长。
5、水利发展的规划指标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除了上述的”工程-资源”的设想外,另一个目的是利用这种地下水库发展重庆水产品事业。
总体而言,……(水利)规划……呈现从“工程-资源”主导向“资源-生态-服务-智慧”多元协同的演进路径。
——《我国水利发展规划指标体系演进逻辑与启示》,中国水利杂志

因为这种地下水库的投资足够低,所以在水产品的投资回报上也是可以做到平衡的。
另外一个设想是,用来做蓄能式水电站的库容。诚然,每年的夏季(以及部分冬季)都是用电高峰期,那么是否可以把春秋二季新疆送来的绿电用于提水然后待夏天的时候开闸放水以此迎峰度夏呢?尤其是多个地下水库的联合调度,智能调度。
全面提升电力系统互补互济和安全韧性水平,科学布局抽水蓄能,大力发展新型储能,加快智能电网和微电网建设。
——《十五五建议稿》

从目前的实践看,也有通过煤矿改造的地下水库进行污水处理的案例,这对有丰富的废弃煤矿的重庆来说也是一个新兴领域。
采空区里的矸石具有强大的污水净化能力。经实验室分析表明,矿井水经采空区自然净化后,悬浮物和有机物浓度显著降低,并随距离和时间的延长净化效果更明显。
与地面水库不同,地下水库犹如埋在地下的一个巨大“水瓶”,矸石占了瓶内80%左右的空间,输进去的污水在矸石缝里流动,实现自然净化。分布式地下水库则是一个工程系统。以大柳塔煤矿为例,分布式地下水库即分布在2-2煤的3个“水瓶”,通过钻孔、管路等连接在一起,瓶内的水通过净化后向地面、同煤层及5-2煤(两层煤层间距约155米)供水。

6、喀斯特地貌在中国国土面积的13%,其中西南地区的面积占全国喀斯特总面积的55%。喀斯特地貌在全球范围内也不罕见,尤其是东南亚。所以,如果重庆大力发展地下水库事业,还可以为更广阔地区形成示范作用,也是重庆服务国家、影响世界的体现;反过来,也可以争取国家配套资金和资源投入。
那么能否通过发展喀斯特地貌的地下水库,推动水利部、自然资源部及其中国地质调查局在重庆设立相关的国家级研究院呢?从这个角度看,也值得重庆争取。
前面的论述同时显示,这个方案也涉及中 央城市会议的多个要求,所以这个理念也是实践城市艺术的另一种体现,甚至我们可以把这个研究院设立在艺术湾。




发布商机信息及企业宣传推广--请移步注册重庆商务网!!
快捷入口:给经典重庆客服留言
2
发表于 2025-11-14 23:22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查看全部内容 登录 | 入驻经典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驻经典  

本版积分规则

  • 欢迎关注重庆发展,多发帖多回帖才能持续保持帐号活力哟!请不要发表任何政 治,领 导,官 员,人 事及其它违法违规类言论,以免帐号被封禁。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经典重庆旗下网站 | 24小时客服:13424176859 308675020

爱重庆,爱上经典重庆! 爱重庆,就上经典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