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重庆
标题:
幸福永川 (有图为证)
[打印本页]
作者:
相当吃皮
时间:
2009-7-13 22:51
标题:
幸福永川 (有图为证)
作者:
相当吃皮
时间:
2009-7-13 22:52
无攀比之意 主要风景图片为主 望评论手下留情
作者:
茶山竹海
时间:
2009-7-13 23:09
幸福永川,
作者:
zxd5000
时间:
2009-7-14 12:57
不错也那2个石油也有人像
作者:
tanjie158911
时间:
2009-7-14 13:11
永川以后可以考虑发展无轨电车。地形和道路条件 新区比较适合 绝对是个亮点
作者:
zyf0606
时间:
2009-7-14 23:03
永川的目标是超过泸州 宜宾 不知道永川当政的是否明白这道理
作者:
三湖时代
时间:
2009-7-15 11:50
永川旅游学丽江到底学什么?(二)学 文 化
2009年04月27日 永川日报
一座城市的外形是建筑,灵魂是文化。丽江的大研古城、束河古镇,之所以是活着的城市(镇),就是有了灵魂的附体。丽江在旅游文化的挖掘、打造、利用上,给考察团人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纳西古乐的复活
记者在丽江考察时看到,几位七八十岁高龄的老人,用几把普普通通的民间乐器,演奏出了文化品牌“纳西古乐”、“东巴乐舞”。据了解,这种来源于民间自娱自乐的演奏形式已成为打造“世界的丽江”的品牌标志之一。
纳西古乐是当今世界上最古老的音乐之一,由《白沙细乐》、《洞经音乐》和皇经音乐(现已失传)组成。它融入了道教法事音乐,儒教典礼音乐,甚至唐、宋、元朝的词、曲牌音乐,形成了它独特的灵韵,被誉为“音乐化石”。
然而,纳西古乐也与世界上许多古乐一样,险遭灭绝。上世纪80年代初,丽江人开始对纳西古乐进行抢救性的整理挖掘。1986年,在****的主导下,纳西族的宣科先生开始用现代商业手段运作纳西古乐,使濒临绝迹的纳西古乐死而复活。在宣科先生的带领下,纳西古乐会分别到英、美、法、意、德、日、挪威等10多个国家演出,成功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成为世界知名的丽江民族文化品牌,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998年,“东巴宫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东巴舞蹈、东巴文字等也得到新生。同时获得新生的还有打铜、打银、制陶等传统手工艺。2005年9月,丽江市****率队到美国“推销丽江”,并向美国夏威夷东西方中心捐赠了100卷《纳西东巴古籍译注全集》。东巴古籍文献也被列入了世界记忆遗产。
启示:其实,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永川也不例外,只是保护、挖掘、整理、利用不够,造成一些宝贵的文化资源白白流失。不过,亡羊补牢,为时不晚。丽江的文化意识,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丽水金沙》的奇迹
2001年12月,通过丽江市委、市****牵线搭桥,“丽江地区民族歌舞团”与“深圳能量实业有限公司昆明分公司 ”合作组建“雪山演艺有限责任公司”,投资近800万元编排上演了大型民族服饰、民族舞蹈诗画《丽水金沙》。
《丽水金沙》以舞蹈诗画的形式,荟萃了丽江奇山异水孕育的独特的滇西北高原民族文化气象、亘古绝丽的古纳西王国的文化宝藏,择取丽江各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文化意象,全方位地展现了丽江独特而博大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
作为国内首部大型民族歌舞剧集,《丽水金沙》自2002年5月1日首演以来已成功演出4500多场,接待观众200万人次,总收入近2亿元,实现利税4000多万元。在中国创造了一个文化奇迹。
《丽水金沙》有着清晰定位:一台以现代高科技舞美元素结合民族歌舞的文化观光项目,它必须和丽江旅游业休戚与共。果然,《丽水金沙》借助旅游实现跨越式发展,旺季时每天演出3场至4场,淡季每天也要演出两场,在金融危机的今天每天至少也要演出一场,成为继宣科纳西古乐之后最成功的文化标志之一。
2008年2月,丽水金沙演艺公司被提名“中国文化企业30强”,同年4月荣获中宣部、文化部等四部委联合颁发的优秀企业称号。
启示:《丽水金沙》成功上演近7年给我们的启示是,文化产品不在多,关键在精。我们也有自己的文艺节目,每年也在搞春晚,耗费的资金累计并不比《丽水金沙》少。但是,这只是一种“自娱自乐”,没有多大的社会效益,更谈不上什么经济效益。如果我们拿出丽江人十年磨一剑的精神,对我们的(更是世界的)独特的传统文化进行挖掘、加工、打磨,并把它载入旅游资源推向市场,同样可以打造出一台让人们眼睛一亮的文艺精品来。
《印象丽江》的震撼
记者在丽江考察时发现,金融危机的寒流并未冻住丽江的旅游业。相反,4月的丽江阳光明媚,歌舞升平。在巍峨壮美的玉龙雪山背景之下,能容纳1500多名观众的蓝月谷剧场里,《印象丽江》依然震撼:纳西族、藏族、白族、彝族、苗族、普米族等10个丽江世居少数民族的520名演员及100多匹丽江矮马完全融入《古道马帮》、《对酒雪山》、《天上人间》、《打跳组歌》、《鼓舞祭天》和《祈福仪式》六大章节的表演中,打跳、对酒、祭天、殉情……长达90分钟的丽江传奇,鼓乐阵阵,吼声震天。
据介绍,演出近3年的《印象丽江》在寒风中迎来高潮:今年以来,这台大型实景演出的观众总量比去年同期递增200%。《印象丽江》在金融危机背景下逆势崛起,为文化产业增添了一抹耀眼的亮色。
其实,《印象丽江》是丽江人善抓机遇的一个典型案例。2005年12月16日,丽江古城内举行电影《千里走单骑》首映式,这部由著名导演张艺谋执导、日本著名演员高仓健主演的电影再次把全球媒体的镜头引向丽江。丽江也引起美国好莱坞的注意,到丽江考察、洽谈合作事宜的团体络绎不绝。聪明的丽江人敏感地意识到“名人效益”的价值,庚即邀请张艺谋也为丽江来一个“印象”。
张艺谋应丽江之邀,携手老搭档王潮歌、樊跃历时一年打造出大型实景演出《印象丽江》“雪山篇”;2006年7月23日,《印象丽江》在海拔3100米的实景剧场——丽江蓝月谷剧场首次亮相,从此走上一条与当地旅游业密不可分的文化产业之路。如今,《印象丽江》已经成为丽江演艺市场上不可或缺的重要品牌。
2008年,《印象丽江》总收入6700多万元,创造利税300多万元;520多名演员仍然全部来自周围的村庄,全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他们人均年收入已经从原来的不到2000元升至目前的7000多元;舞台上的100多匹马也来自附近一个彝族村庄,为此,公司每月为每匹马支付70元饲养费用,当地经济受益匪浅。《印象丽江》这一品牌正在改变和重塑当地的经济生态。
启示:《印象丽江》的出世与永川似乎有些亲近性,张艺谋也在永川来拍过《十面埋伏》,《十面埋伏》也曾在永川举行过首映式,但永川没有抓住机遇请张艺谋来个“永川印象”。这有可能是永川“差钱”,但更差的可能还有意识!
作者:
yanjunelva
时间:
2009-7-15 14:26
永川变化有点大撒 好久没去过老撒
作者:
突击队
时间:
2009-7-15 15:36
白话真的很大
欢迎光临 经典重庆 (http://bbs.jdcq.net/)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