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重庆

标题: 长寿区人民医院:打造国家区域性优质医院 [打印本页]

作者: 五里店    时间: 2013-10-23 13:10
标题: 长寿区人民医院:打造国家区域性优质医院
成功创建三甲医院并顺利接受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现场复核
[attach]779083[/attach]
三甲复核现场
[attach]779084[/attach]
[attach]779085[/attach]
核心提示
北贞观,今北观也。居凤山之绝顶,临大江之清流。林木葱茏,素列名胜之首;底蕴厚重,实为文脉之山。
考北贞观之兴,肇于北京徽宗之世。惜乎宋元之战,宫殿倾圮,断碣残碑,三百余载。洎乎明季万历,道风复炽,于是楼阁重开,乃有北观烟霞之胜。
清初案佛,增辟禅院,复奉孔子。光绪末,乡贤创凤山书院于斯,旋废,改桑蚕学校。民国初,校寺观三位一体,儒释道三教同门,为一时文化奇观。顷值抗战,国府西迁,遂成监视日机空袭之军营。
解放之初,长寿区人民医院自石佛寺迁入,旧貌日改,气象弥新,千年祈福之道观,遂为造福生民之医院矣。
岁月如梭,社会发展日益进步。在2013年9月召开的市委四届三次全会审议通过的我市五大功能区建设有关《zg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zf关于科学划分功能区域、加快建设五大功能区的意见》中,长寿区“跻身”于“城市发展新区”的“盘子”。城市发展新区,是我市未来工业化城镇化的主战场。
长寿区的经济地位日益重要,长寿区人民医院始终随着长寿区一起成长。建院73年来,几代长医人怀揣继承长寿之文脉,实现医院之振兴的宏大愿望,戮力同心,内聚外引,软硬并举,朝着“巴渝名院、重庆一流”的目标坚定而清晰地迈进。
2012年11月,长寿区人民医院通过了重庆市卫生局三级甲等医院评审,2013年6月,又顺利接受了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三级医院现场复核。
创建三甲成功后的未来5—10年,把长寿区人民医院建成国家区域性优质医院的规划,是长寿区人民医院又一坚定目标。
创三甲·升级
创“三甲”的实质,在于让辖区内患者享受更好的医疗服务。通过创“三甲”,长寿区人民医院围绕“质量、安全、服务、管理、绩效”这一主题,医院管理水平、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得到提挡升级,患者安全得到有效保障,让长寿人民在区内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加大投入 打造一流医院
长寿区人民医院位于风景名胜北贞观内,亭台楼阁环绕,环境自然优美,人文气息浓厚。
为了适应现代化卫生事业的发展,长寿区人民医院在保证自然景观不受破坏的情况下,对医院进行了现代化改造。
近年来,长寿区人民医院先后投入资金5000余万元,完成住院大楼扩建、医技楼及污水处理系统改造,长寿急救中心改造,同时对就医环境进行优化建设,医院各病区走廊及病房卫生间内均配置扶手,各病区走廊座椅干净而充裕,病区内秩序井然,患者就诊方便。
2011年底,长寿区人民医院北城分院开工建设,一期投资资金3.6亿元。
长寿区人民医院院长黄伟表示,北城分院建成后,医院将成为以危化应急医疗救援、职业病防治、老年康复治疗、肿瘤诊治、精神卫生为特色的重庆市一流现代综合医院。
长寿区人民医院拥有1.5T核磁共振成像系统、24排16层螺旋CT、DSA大型血管造影机等大型医用设备400余台件,总价值1.3亿元,拥有同级医院中先进的PCR实验室、洁净手术室、洁净中心ICU、CCU和血液透析中心等,为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和治疗的有效性提供了保障。
数字化医院的建设让长寿区人民医院运行更加良性。长寿区人民医院投入资金近2000万元构建高级信息化平台,为医院实施信息化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硬件先行,医院诊疗能力得以明显提升。2012年,长寿区人民医院的门诊病人43万人次,急诊5.1万人次,出诊5000车次,住院病人2.8万人次,危重病人抢救8000余人次,各种手术7000余台次。


作者: 五里店    时间: 2013-10-23 13:10
引进人才

为医院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人才建设更是长寿区人民医院发展的“抓手”。近3年来,长寿区人民医院通过“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选送了赴澳大利亚访问学者1人、西部之光访问学者1人、三峡之光访问学者6人,自创建“三甲”医院以来,医院还选送人员至北京、上海、重庆主城等“三甲”医院进修、培训学习539人次,派出参加各级学术会议736人次。

目前,长寿区人民医院医护队伍在岗职工有978人,正高级职称23人,副高级职称82人,******特殊津贴专家2人,博士3人,硕士75人,本科以上学历占43.7%,为医院发展和病人服务提供了强大的人力和智力支持。

如今,长寿区人民医院已逐步发展成为区域性中心医院,它不仅承担着本区90余万人口医疗任务,还辐射渝北、巴南、涪陵、垫江、邻水等周边区县,服务人口达200余万。

三驾马车

有力促进临床医疗技术

“医、教、研是医院谋求发展的三驾马车。”黄伟表示,“这三驾马车互相促进,互为补充,共同使劲,为医院发展加油。”

长寿区人民医院拥有60多年的教学历史。为进一步加强教学工作,医院在2007年成立了科教科。就当时而言,科教科只存在于重医附一院等大型教学医院,长寿区人民医院成立科教科,是一个创新。

科教科的成立,使科研、教学工作独成一体,同时又与医疗工作互相促进。医院先后成为第七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重庆卫干院实习基地,重庆医科大学教学医院,北京大学医学部中国医学生社会实践教育基地,重庆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

医院目前有5个教研室,兼职教师400多名,形成“本—专—中”医学教育体系,近5年共接收重庆医科大学、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等实习学生1279名,全科医学医师3名。

2012年医院承担重庆市继续教育培训项目32项。在2007—2012年期间,34项科技课题获市科委、市卫生局、区科委立项,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3项,省部级课题6项,获市人民zf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获厅局级科技成果奖12项,4次获评长寿区科技管理工作先进集体。

同时,在省部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76篇(其中SCI论文3篇),先后承办市级以上学术会议18次,主办跨区县学术会议17次。


作者: 五里店    时间: 2013-10-23 13:11
学科建设

多学科形成自身特色优势

2012年6月,长寿区人民医院普外科腹腔镜手术团队成功独立完成腹腔镜下经自然腔道(肛门)直肠癌根治术2例。

2012年7月,长寿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在重医附一院专家的指导下,开展“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微创手术。

在长寿区人民医院,像以上这些仅在大型三甲医院开展的手术项目,正在医院不断取得突破和成功。医院的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和危急重症的诊治和急救能力已达到三级医院要求,能施行包括颅脑、口腔颌面、胸心、腹部、脊柱、四肢、血管、神经等高难度手术。

医院学科建设取得显著成绩。其中利用重症医学科平台,发挥多学科优势救治多器官功能衰竭达到了较高水平,大多数学科形成了自身的特色优势。急诊科、医学检验科是重庆市临床重点专科创建科室;呼吸内科、泌尿外科成为市级特色专科创建科室;神经内科、儿科、重症医学科、普外科、妇产科、中西医结合科等6个科室成为区级临床重点专科,其中中西医结合科是“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核心科室。

创新管理

提高服务质量

每天清晨,长寿区人民医院要进行一个特殊的交****——行政晨交班。医院ld班子及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他们排成一列,站姿如军人一般挺拔,进行公开交****。据了解,长寿区人民医院在全国首创每日行政值班交班以及信息发布制度,采用半军事化管理,以此强化医院执行力,进一步提高医院的管理质量。

长寿区人民医院不缺创新。2007年,长寿区人民医院在全市卫生系统率先推行总会计师制度,经济管理步入科学化、精细化;2010年率先在区县医院中实行律师查房,加强医疗质量控制,提高服务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公益至上

维护群众健康权益

对长寿区人民医院来说,“坚持社会公益性、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是第一重要的事情。医院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多次承担了重大灾害事故救援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治任务。

2008年汶川大地震、********奶粉儿童筛查救治、H1N1防控、葛兰老龙洞煤矿透水事件、“7·27”爆炸、“7·15”长化爆炸、开县“12·23”井喷等各类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中,长寿区人民医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除对口支援酉阳、巫山、彭水等乡镇卫生院外,作为长寿区医疗卫生系统的龙头医院,对口支援本区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更是长寿区人民医院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近3年来,医院长期定点对口支援本地区4家乡镇卫生院,与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结对共建,并与18家街镇卫生院签订技术指导协议。

医院积极开展“健康公益行”、“践行科学发展,服务群众健康”、“走进村卫生室(覆盖全区所有213个村卫生室)”、“走进幼儿园”等公益主题活动。特别是2011年7月1日成立的以医院为主体的重庆市首个“白求恩精神”巡回医疗队,已派出200多人次医务人员走进乡镇帮扶基层医院,服务广大人民群众,受惠人群达到2万人以上。

创三甲·战略

实现医院振兴

区县医院中率先创建三甲

1953年,原长寿县人民卫生医院由车家巷迁往长寿风景名胜北贞观原址,1954年改名为长寿县人民医院,从此,北贞观又被赋予了新的文化内涵,融入了崭新的医院文化元素,千年祈福之道观,从此成为造福群众的医院。

73年来,长医人一直怀揣继承长寿之文脉,实现医院之振兴的宏大愿望,医院自身目标定位从来就清晰而坚定。

2004年,即确立建设“巴渝名院、重庆一流”的区域性中心医院目标;2006年在全市区县医院中率先确立了创建三甲医院的目标。

2007年,“创三甲”工作列入长寿区zf工作报告;2010年5月被市zf确定为三甲医院创建单位,创建进入快车道;2012年11月接受三甲医院评审。

今年6月,接受国家卫计委医院评审评价项目组的现场复核。卫计委医管司相关ld表示,重庆****寿区人民医院达到了“评建结合、以评促建、以评促改”的目的。

此时,医院用5—10年的时间建成国家区域性优质医院的目标规划已在长寿区人民医院达成一致共识。


作者: 五里店    时间: 2013-10-23 13:11
核心解读

文化是医院发展的巨大推动力

是什么样的力量在推动长寿区人民医院发展?院长黄伟说,医院文化是医院管理的重要手段和巨大推动力。近10年来,医院传承历史,继往开来,着力从提升文化内涵入手,提炼出了独特的长医文化。

“秉承医德规范,立信诚达万家,技术精益求精,奉献人类健康”的院训是医院文化建设的核心,它根植在每一位员工心里;“追求完美、维护人民健康”的立院核心理念是每一位员工价值观的趋向,使全院职工牢固树立了“服务病人,奉献社会,成就自我”的核心价值观、“主动、便捷、精准、体贴”的服务理念和“艰苦创业,团结拼搏,精益求精,无私奉献,自强不息”的长院精神。

这就是鲜明的“长医”文化,这就是“长医”不断发展的力量。





欢迎光临 经典重庆 (http://bbs.jdcq.net/)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