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享受更多浏览权限哟~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入驻经典 
x

昨日,铜梁区安居古城,壮汉们的舞水龙表演精彩绝伦。 本组图片记者 邹飞 摄 
网络大V们游览土桥荷花园 
网络大V们在学包迷你粽子 商报记者 李析力 重庆商报讯 铜梁之美令人醉。昨日,由铜梁区委对外宣传办公室、铜梁区zf新闻办公室联合主办,铜梁区旅游局、铜梁区安居古城景区管委会承办的“全国网络达人铜梁行”首期活动圆满结束。铜梁的美景、美食及大量的历史文化遗存点燃了全国网络达人们的热情,他们纷纷通过纸媒、网媒、自媒体客户端表达自己对铜梁的由衷赞美。 在为期两天的采风探访活动中,达人们先后畅游了铜梁区安居古城、土桥荷花园等景点。每到一处,他们都仔细询问、认真聆听,随时掏出手机写下动人的点滴,抓取精彩的瞬间。期间,他们发表微博、微信共70余条,大量网友在自媒体客户端上转载、点赞,形成“刷屏”之势,两日阅读量累计超过71.5万人次,铜梁安居古城、土桥荷花园迅速成为网上的热门话题。不少达人表示活动结束后,将长期做铜梁旅游的“宣传员”,撰写游记和文章,并广泛号召更多的人到铜梁来体验美食美景,到安居古城寻找乡愁。 安居的古朴令人着迷 8月1日上午9点半,10名网络达人来到此次探访的第一站——拥有中国第四大古城之称的安居古城。这里依山傍水,内有市、县级文化古迹197处,九宫十八庙、吊脚楼、波仑寺、名人故居、书法题刻……蜿蜒的古街、斑驳的墙垣,让人顿生穿越古代之感。 登上城隍庙后山的观景台,安居全貌映入眼帘。“山还是那座山,水还是那条水,难得的是,这里的房子依然如昨日。”网络大V林必忠感慨万千,29年前,他曾到此调研考察,“我从事考古工作,开发与保护这根弦时刻崩在脑里,安居的保护工作做得很好。” 林必忠说,更为难得的是,这里留住了古城的灵魂——古城的居民。很多古城由于过度开发,导致商业气息浓厚,完全变了味。安居古城扑面而来的生活气息让人着迷。 “铜梁人才辈出,不仅培养了进士、翰林、作曲家,还走出去了许多将军。”在黄埔军校安居旧址处,来自长沙的达人“田田”伫立良久,他拍下照片发微信道:“1938年,黄埔军校西迁至铜梁安居,从这里走出去了6000多名黄埔毕业生,奔赴抗日疆场。” 来自广州的网络达人、资深媒体人“疯子而已”则认为,铜梁是一个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的地方,最令人感叹的是,“保存完整、国内罕见的古建筑群。” 丰盛的全荷宴挑逗味蕾 下午4点左右,达人们来到土桥荷花园,千亩荷花映衬得湖水潋滟多姿。泛舟湖上,时有鱼儿跃水,时见野鸭、白鹭自由嬉戏。游览后的全荷宴更挑逗着达人们的味蕾。宴后围湖散步,湖风送爽、荷花飘香,令人心旷神怡。 在荷花园里的湿地植物大棚里,各式各样的湿地植物令人大开眼界,就单是荷花的种类就达数十种之多。特别引人注意的是一种叫做“王莲”的植物。王莲的叶子很大,足足有一个平方米左右,据说能够托起一个小孩子。 重庆本土大V廖水南拍摄了几种不常见的水生植物,在微博上和粉丝们进行了互动,“大家来猜一猜,看看这些都是什么植物呢?”。粉丝们纷纷回复自己知道的答案,还不时询问这么美的地方在哪儿。 席间,一道道与荷相关的菜品端上,黄里透红的藕夹、带着青荷香气的肉丸、滋补养生的藕汤、香脆可口的炸荷叶,让达人们直呼过瘾。“我看这不能叫全荷宴!”来自北京的达人“琦琦”指着鲜美的水煮鱼说,“这些东西都是湖里生的,应该叫全湖宴,这宴席真是太鲜美了!。” “湖光山色,真像是梦里桃源。”资深媒体人、专栏作家马想斌说,真是不虚此行,铜梁一个美丽的地方。来自广州的网络社区版主“友哥”也分享道:项目规划和投资都很大手笔,在荷花园周边还发展起了很多农家乐,这样的开发就是要围绕着老百姓能够致富来思考。 期待更多网络达人加入 据主办方介绍,“全国网络达人铜梁行”将邀请全国各地的30名网络达人分3批前往铜梁探访,全程不收任何费用,机票、住宿、餐饮、游玩通通包干。此次活动系第一批网络达人,采风时间一般定在周末。参与对象主要为全国网络达人、博主、网络作家等。 错过了首期活动,可别错过后面的活动哟!古韵悠远的安居古城、四季花开的黄桷门七彩梦园、静谧滋养的玄天湖、悠然清凉的巴岳山……只要符合报名条件,请将你的姓名、联系电话、个人简介等发送到活动指定邮箱,就有机会收到采风邀请。邮箱为anjuzhixia@163.com。 ■花絮 镜头一 难得一见的 蛟龙出水 “快点,到迎龙门看舞水龙了哟。”上午十点左右,安居古城的老街上人流如织,一些是游客,一些是当地的居民,他们都循着呼喊声,往古城的迎龙门附近围拢。大家都想见见“蛟龙出水”的场景。 铜梁的火龙早已闻名于世,但舞水龙估计很多人是闻所未闻。据当地居民介绍,龙作为民族的图腾代表着吉祥,但在传说中它是掌管着“风调雨顺”的施雨大神,舞水龙是期望有一个好收成。 来到迎龙门,锣鼓喧天,街边的居民早已手捧盛满水的盆子等着水龙的到来。突然,鼓声、锣声加密,一条蓝色的龙在十几名大汉的挥舞中探出了头,张望一会,渐渐露出了真身,龙的身上还冒着阵阵白烟。随即,居民们将准备好的水泼向龙身,还有小孩子用水枪射龙。 “太令人震撼了!我从来没见过。”资深媒体人银玉芝说,火龙见得很多,突然见到水龙让人惊喜。作为我市著名的文史专家,林必忠也连连称赞,“舞水龙的场景他也很少见,今天真是十分走运。” 镜头二 大手包小棕真是难啊 项链小粽子和棒棒糖粽子是安居的一大特色。这些小粽子最小的仅包有3~5颗米。网络达人们一时兴起,也跟着居民学起了包粽子。他们细心的样子既好看又好笑。 网络大V廖水南左手拿着粽叶的一端,右手牵着叶子围着左手的大拇指转圈,形成一个漏斗的形状。“阿姨,这个漏斗怎么不紧密啊。”廖水南问道。“你绕的时候一定要裹紧,不然就会松掉。” 达人们对这些小粽子非常感兴趣,想问问到底是如何想到的。店主说,这些小粽子以前是包给小女儿当零食吃的,后来游客喜欢就包来卖一些,“小女儿馋嘴,我就包了一些小粽子串成项链,她馋了就拿下一颗来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