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享受更多浏览权限哟~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入驻经典 
x
大山深处好地方 又有油橄榄又有小肥羊 
▲位于奉节县兴隆镇的天坑,海拔1300多米,气候凉爽,游客如织。 大儿子早逝,二儿子和三儿子在外打工不愿回家。去年以前,奉云村76岁村民黄学远和77岁的老伴李荣秀,只能依靠农村社****日子。 邻居们说,老两口的土房以前没有窗户,是村委会为他家凿开一扇窗,并修复了老两口的危房。 村主任黄中辅是一位返乡80后,在外做建筑工多年,后来回乡做包工头,积累了一些创业经验。乡zf从去年起开始创建新的村级班子,黄中辅的干劲感染了村民和乡干部,通过投票,他当上村主任。 “村里青壮年大部分在外打工,剩下老人和小孩,扶贫攻坚过程中,zf若一味资金扶持,只能治标不能治本。”黄中辅说,他决心从动员黄学远两个儿子开始,为村民作表率。由于老两口没有手机,没有儿子联系方式,黄中辅挨家挨户打听消息,打了无数次电话,碰了无数次壁,终于用诚意说服了他们。 去年底,黄学远的两儿子开始每月为父母寄回10公斤大米,5公斤猪肉。老两口患有风湿病、高血压,两个儿子也商量着支付。重庆晚报记者采访时,刚好遇见乡卫生院走家串户为村民作免费体检。医师杨龙福说,今年黄学远两个儿子凑了2000多元医疗费,为老两口做了身体保养,李荣秀的血压稳定多了。 黄中辅告诉重庆晚报记者,村里目前零散种植着300亩油橄榄,加工厂收价每公斤8元,算下来亩产值5000元以上。把村里荒置的田地加以利用,加上土壤科学改良,未来两年计划把油橄榄产业发展至800亩。 “今年zf贴钱也要收购农户的油橄榄,找到长期合作的商家。村里准备流转一些贫困户土地,投入资金和技术,再聘用村民做工,给村民发工资。能想到的致富方法,尽量落到村民身上。”黄中辅说。 重庆晚报记者得知,黄学远的两个儿子计划年底返乡,与村干部一起商量创业门路。现在黄学远老两口的土房已成为危房,乡zf根据政策为老两口争取到2万元补贴,正动员两儿子凑钱重建家园。 “把村民一下动员起来不现实,村干部还得下功夫做思想工作。”黄中辅说,接下来,村干部还要发动更多青壮年村民返乡,为全村脱贫提供支持。 去年底的一天,40岁的村民李美斌给黄中辅打去一个电话说:“我家有30多只羊卖不出去,现在母羊要生小羊了,又没钱修羊圈,能帮我想想办法吗?” 黄中辅觉得李美斌既有发展成养羊大户的潜力,又有脱贫致富的信念,于是联系上相关部门为李美斌争取到3万元创业补贴。重庆晚报记者看到,在奉云村公路边,“奉节县太香养羊场”牌匾挂在显眼处,200多平方米的羊棚、羊栏已经投用,白色、黑色山羊分类饲养。 李美斌的爱人屈太香告诉重庆晚报记者,这些羊今年就能买到主城去,每公斤至少30元以上,供应量在100头以上。 康坪乡位于奉节县西部,距县城53公里,重庆晚报记者驾车前往当地采访,一路惊叹盘山公路的连绵壮阔。这条希望之路正引领扶贫攻坚战进入新征程。 为见证扶贫攻坚成效,重庆晚报记者随机走访了康坪乡奉云村,这里还有333人奔走在脱贫路上。重庆晚报记者记录下村干部和村民为脱贫付出的种种努力。 重庆晚报记者 谢淙泉 李琅 刘润 摄影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