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享受更多浏览权限哟~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入驻经典 
x

罗旦华在仙女路上巡逻。 记者 万难 摄 “华哥,仙女路水厂附近发生一起追尾事故,道路出现堵塞,请求支援。”“收到,我马上过来。” 2月20日,星期六,上午11点,武隆仙女山景区游客众多,上下山的车辆比平时多出了好几倍,正在仙女路杨岔岭路段执勤的武隆县****局交巡警大队秩序中队指导员罗旦华得到同事呼叫后,立刻骑上摩托车驶向事发地点。 3分钟后,罗旦华到达事故现场。处置事故、指挥交通、联系保险公司……不到半小时,罗旦华处理好了这起交通事故,上下仙女山的公路恢复了畅通。 今年34岁的罗旦华,从2012年起,就与6位同事一起,每天风雨无阻地巡逻在仙女路上,成为了一名保护景区道路畅通平安的“仙女山骑士”。 3年骑坏3辆摩托车 执法在风景优美的仙女路上,听上去很美,但“仙女山骑士”背后工作的艰辛常人或许很难了解。 肤色黝黑、手上老茧遍布的罗旦华对记者说,常年工作在户外,夏天要忍受酷暑的炙烤,冬天要经受雨雪的考验。尤其是在夏天40℃的天气下,顶着烈日巡逻几趟后,警服能拧出汗水来,脱下放在路边晒干后衣服都能立起来,“坐在近60℃的摩托车座椅上,臀部和大腿有时会被大面积烫伤,我每年从4月份开始手臂上的皮肤要脱皮3次以上。” 2012年至今,罗旦华已经在仙女路上累计骑行巡逻了20万公里,摩托车骑坏了3辆。“这辆摩托车是2014年骑坏的,之前骑坏的那两台已经报废了。”在武隆交巡警大队的停车场,罗旦华摸着与自己曾经朝夕相伴的摩托车讲到。 摸索出“六分段”工作法 武隆交巡警大队队长刘旭介绍,每季夏天平均每天有近3000辆车、1万余人进入仙女山景区,“一旦有汽车半路抛锚或发生交通事故,上下山道路就会被双向堵死,严重影响游客的旅游体验和安全。” 如何应对越来越大的拥堵压力?罗旦华带领同事们摸索出了“六分段”工作法。他们将24公里的仙女路分为事故易发段、观景缓堵段、商业密集段、连续弯道段、临水临崖段、直道快速段,各自严格分段包干,定人、定岗、定责,以重要交通路口为据点,多发事故路段为必巡点,强化对仙女山路和高速路口沿线的巡逻。 这样一来,虽然增加了罗旦华和同事们的工作量,但仙女山景区的交通事故发生率却下降了4成,而且还为快速处置交通事故提供了可能。罗旦华对记者说,现在仙女路任何路段发生交通事故,他们都能在5分钟内到达现场进行处置。 愿学功夫熊猫守一方平安 近几年的春节除夕,罗旦华从未跟家人吃过团年饭,今年除夕恰好是罗旦华母亲的生日,队里特地放了他半天假,好让他与家人过个团圆年。 除夕那天,罗旦华专程买了蛋糕和鲜花回家,还同家人一起包饺子、看春晚,这样的幸福时刻是他从警以来少有的。 “这辈子对工作我问心无愧,但对于家人我亏欠得太多。”罗旦华坦言,正是家人对他的理解和支持,才能让他放心地投入工作,“以后我会多抽点时间陪他们。” 长时间戴墨镜让罗旦华的眼圈与周围皮肤颜色分明,加之他胖胖的身材、黝黑的肤色以及憨厚的相貌,同事们都叫他“功夫熊猫”,对于这个外号,罗旦华欣然接受。 “电影里的功夫熊猫是惩恶扬善、保护百姓的大英雄,而我是一名普通的民警。”罗旦华说,希望自己也能像功夫熊猫一样,用自己的力量,守护一方的平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