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缅甸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旧称洪沙瓦底。1044年形成统一国家后,经历了蒲甘、东坞和贡榜三个封建王朝。1824年至1885年间英国先后发动了3次侵缅战争并占领了缅甸,1886年英国将缅甸划为英属印度的一个省。1948年1月4日缅甸脱离英联邦宣布独立,成立缅甸联邦。1974年1月改称缅甸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1988年7月,因经济形势恶化,缅甸全国爆发游行示威。同年9月18日,以国防部长苏貌将军为首的军人接管政权,成立“国家恢复法律和秩序委员会”,宣布废除宪法,解散人民议会和国家权力机构。1988年9月23日,国名由“缅甸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改名为“缅甸联邦”。2008年5月,缅甸联邦共和国新宪法获得通过,规定实行总统制。
缅甸 大约一千多年前,有个叫阿奴律陀(1017——1077)的人横空出世,他统一了缅甸,创建了蒲甘王朝,就像是创建中国秦朝的秦始皇。他没有修万里长城,而是造了上万座佛塔,使小乘佛教成为人民的普遍信仰。
缅甸僧人 在蒲甘佛教的全盛时期,上缅甸共有一万三千座塔与僧院。
缅甸僧人 其中,大寺派影响力最强,缅甸开始有留学锡兰的僧侣,缅甸高僧车波多即在大寺受戒,留学十年。十二世纪时,僧团分裂为锡兰宗派与原有的缅甸宗派。锡兰宗派不久更分为尸婆利、多摩陵陀、阿难陀等三个僧团。虽然分裂,各派仍极力弘扬佛法,所以佛教仍非常兴盛。 西元一〇七七年, 蒙古人南侵,蒲甘王朝没落,十年后政权转移到掸族手中,此后缅甸不再出现统一王国,直到十六世纪中叶。在二百余年间,不论北方的阿瓦王朝,或南方的庇古王朝,都重视并发扬佛教,例如《名义明灯》、《声韵精义》、《迦旃延文法注》等,就是这一时期的名著。十五世纪中叶,南方共分为六个宗派,受比丘戒的有一万五千多人,后来经达磨悉提王的改革,僧团才告统一。
缅甸僧人 一九五〇年,缅甸zf设立僧伽法庭、宗教部和佛法院。僧伽法庭分设二处:一在仰光,一在曼德勒,负责僧伽戒律的指导和监督,并解决僧俗间的法律问题。宗教部的设立目的,在于制定法律辅助僧伽,由zf资助成立佛教大学、训练师资,因此,zf和佛教之间有极其密切的接触。佛法院是全国佛教徒的代表机构,成立宗旨是在国内外弘扬佛法、设立布教中心、开办课程和机构、举办佛典口试和笔试。曾于一九五四年五月至一九五六年五月召开第六次佛教经典结集大会,大会场所设于仰光郊区,系仿照佛陀入灭后于灵鹫山所举行第一次结集时的七叶窟。这次结集的成果,根据第五次结集所镌刻的七二九块大理石刻文为依据,并参考锡兰文版、泰文版、 高棉文版和伦敦“巴利圣典协会”的版本,作详细考订,而出版整套的巴利文南传经典。
缅甸 拂晓时刻的蒲甘,空气清凛,群塔璀璨,众神栖息。人们怀着欣喜乃至崇敬的心情,在晨光熹微中,赤足踩在如水夜凉的地面,登上高耸的素威库吉塔台,守候太阳在"万塔之城"升起的一刻。
缅甸日出 这是瑞西光塔,像是来自中古时期的使者,端庄而雍容。它始建于1057年,是蒲甘久负盛名的古塔。塔内珍藏着佛祖的一颗佛牙和一些佛骨,是蒲甘最受崇拜的塔。塔高40多米,塔尖高耸,呈钟型,四周有很多小塔和亭台,构成了和谐、壮观的建筑群。
太阳升起,金光乍现,远处的热气球慢慢飘近,这种古老而苍桑的大美,惊鸿一瞥,终生难忘。
缅甸孩童 在缅甸除了印象最为深刻的佛塔,当地人的美容方式也是极其特殊的。他们用当地的一种白色躯干的树木研磨成粉,然后和水成糊状擦拭在脸上。以达到美容,防晒的目的。
缅甸公交车 落后的经济条件下也催生一系列十分有趣的现象,比如这种外挂式的公交车,司机几乎不停车,乘客自由上下,全靠手脚利索。
当然这样刺激的本地交通还是接受不了,我们包车前往曼德勒,司机是个30岁左右的缅甸人,几乎无法与我们沟通,他告诉我们他叫"winlin"。一路景色单调,车也很少,使我想起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南方的乡村公路,大概就是这样子的——单调而干净。那还是田园牧歌时代,还没被现代化劁割。感念及此,就像那首熟悉的歌中唱的"我的心充满惆怅……"
缅甸 在服务区,同伴儿品尝一种槟榔类小吃,接受不了,不经意掉头走了,我注意到winlin悄悄地付了钱。后来我了解到,他有三个小孩要养,而每天的薪水只有一万缅甸币(约合人民币50元),日子可以想见很拮据的。
缅甸孩童 在后来的几天里,我们多次感受到这些普通缅甸人与人为善的修为,让我想起《镜花缘》里有个君子国,在那里,"耕者让田畔,行者让路。无论贵富贫贱,举止言谈,莫不慕而有礼"君子国的市场上,卖主力争要付上等货,受低价;买家则要付高价,受尽可能少的东西。
缅甸 譬如超车的"君子协定":缅甸的车几乎都是右舵轮,在狭仄的路上超车不免有盲区,有时完全要靠前车示意;而前车总是及时示意,(左灯闪可以超,右灯闪为禁止)很多时候都是尽量为后车让出路面。
缅甸 僧尼多、佛塔多、寺庙多是缅甸特色。走在缅甸的大街小巷,甚至穷乡僻壤,几乎随处可见身披袈裟的僧侣,85/100的居民信仰佛教,僧伽在社会上非常受尊重。在缅甸,佛教徒中的每个男子到了一定的年龄都必须出家一次,只有这样社会才承认其已成人,还俗后才能享有结婚的权力。出家的年龄通常在10——14岁左右,这是一个人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期。他们入寺修行期间,主要学习佛学经典,如果不入寺修行,则会被视为天大罪恶。
缅甸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入驻经典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