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享受更多浏览权限哟~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入驻经典 
x
经济好就脱销,经济坏就过剩,中国的产能过剩,有可能输出到国外,影响全球价格和企业利润。除了熟知的钢铁,还有哪些行业存在这样的过剩产能?宏图梳理了下。
先是钢材的一大波海啸,接下来会是什么?各国的工业资本家都在紧张地关注着中国经济放缓,并且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全球钢材过剩尤其值得警惕,是因为中国钢铁行业产能全球第一,而且其钢厂可以随时再生产出大量的钢材。但这还不算完,除了钢还有好几个行业。
其中之一是煤炭。伴随着产能扩张,中国煤炭行业很容易就会在两年内产生33亿吨的过剩产能,评级公司惠誉称。国内煤炭消费每年低于40亿吨,并且还在不断下降。过去,中国是煤炭进口国,而不是在出口,但这也有可能发生逆转。国内最大的煤炭企业中国神华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称,很快将每年出口1000万吨煤。而就在去年,它还只出口了120万吨。
另一个可能的过剩行业是铝。中国企业贡献了全世界超过半数的产量,同样地,很大程度上源于近几年的行业整体扩张。中国虹桥集团有限公司是全球最大的铝生产商,计划将产量从一年前的520万吨,提升至600万吨。而实际上,铝生产成本当中的很大一块是消耗掉的能源。于是,就像中国对出口煤炭有所忧虑一样,铝出口多了,实际上就在间接地出口能源。
中国石油冶炼行业的产能过剩,影响同样超越了国界。估计今年中国炼油产业有2亿吨的过剩产能。2014年,中国炼油厂的产能利用率只有2/3。柴油出口在2015年同比上升了79%至700多万吨。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石油)预计,中国今年全部石油产品出口将上升31%至2500万吨。化工行业也严重过剩。
目前大中华地区共有2.5万家化工企业——当然,中国数据经常有虚报的成分。这些企业当中的很多只是对大宗商品进行简单加工。而对于16种主要的化工品,包括精对苯二甲酸(PTA)和丙烯酸,加工厂一直以来都在产能之下进行生产。即便如此,中国企业过去还一直在提高产能。比如,PTA的产能在过去五年中提高了2倍。这些产能让所有日本竞争企业都亏损了。
中国的其他行业也存在产能过剩,但没有钢铁化工产业那么具有全球影响力。中国国有企业有许多产能利用不足的工厂。比如,很多汽车生产线都开工不足,但他们国际市场占有率不高,也就没什么影响了。
钢、煤炭、铝,出口就等于亏本,不如提高质量,自己用,拉动国内的需求是必经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