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美图库!!
查看: 385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璧山区] 重庆璧山一位老人义务捡垃圾宣传环保登上央视

[复制链接]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6-5-9 18: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重庆商务网,重庆电子商务第一网!

登陆享受更多浏览权限哟~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入驻经典 

x
重庆璧山一位老人义务捡垃圾宣传环保登上央视2016-05-08 00:00:00 来源: 华龙网

分享到:


 0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


[url=][/url]
央视镜头下的郑渝军。
又一个重庆人的故事,登上了央视。本月6日11点57分,央视新闻频道《真诚沟通》栏目播出一个形象宣传短片,讲述的就是璧山老人郑渝军的故事。
他是一名退休工人,家住璧泉街道天门社区,他爱捡垃圾。他捡垃圾的目的,是希望用自己的行动,爱护环境,倡导更多的人爱护环境。
捡起垃圾放进口袋里,这一低头一弯腰间的看似小事,但老人从退休开始,一干就是数年。面对乱丢垃圾者,老人没有劝诫没有指责,他用行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位与他擦肩而过的人。因此,他被大家亲切地称为“环保老郑”:一名执着的环保志愿者。
除了6日之外,节目还将在5月13、20、27日每天的11点57分、13点57分、15点57分、17点57分、22点57分、0点32分、2点20分、4点20分、5点20分在内的8个时段循环播出。
“环保老郑”入选《真诚沟通》栏目的消息,是在4月上旬传到璧山的。
璧山区委宣传部工作人员说,栏目拍摄组一行三人于4月13日专程来到璧山采访郑渝军。
两天的时间里,拍摄人员们跟着老郑去到了他经常去的金剑山,和他一起行走在璧山的广场街道之上,听着熟悉老郑的人们向他问好致敬。用镜头默默记录下了老郑每天的环保之行。
老郑和多年跟随他的铁夹子、自行车、塑料袋以每天惯有的状态,通过摄制组的镜头,呈现在了全国观众的眼前。
“环保老郑”上央视了,随着节目的播出,许多熟悉郑渝军的璧山人,一眼就认出了这个他们经常在街头看见的朴素老人。
“我几年前就经常看见他在大成广场附近捡垃圾,最开始还以为是拾荒的,后来才晓得,他是环保志愿者。”家住璧山城区的张玉华说,郑渝军和他的环保自行车,已经成了璧山街头的一大特色,“好多璧山人都在他的带动下加入了环保志愿者,这些年做下来,璧山街头几乎看不见什么垃圾了。”
一个老人,多年以自己默默的实践,爱护环境。并且以自己的行动,感染了无数人,带动了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爱护环境的公益事业当中。“他的故事,感动着我们。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镜头,让他感动、感化更多的人加入到环保事业之中。”央视有关人士说。
[url=][/url]
郑渝军正在捡垃圾。
新闻纵深:
数年如一日 退休老人义务捡垃圾宣传环保
蜿蜒的山道上,一个老人的身影蹒跚而上,在他的一停一行间,带走了山林间的一个个垃圾。6日中午的央视新闻频道,说着重庆话的璧山“环保老郑”,出现在了央视主力栏目《真诚沟通》之中,向全国观众讲述他义务捡垃圾宣传环保的退休生活。
退休后 “捡垃圾”成了他的主业
一把铁夹子、一个塑料口袋,是郑渝军退休数年来出门必带的“老伙伴”。
这个周末,如往常般每天早上吃完早饭,郑渝军又带着“老朋友”们出门了,他的目的地是家附近的菜市场。
从出门开始,郑渝军的眼睛就一直锁定着周围的地面,即算是和我们聊着天,也没能转移他的注意力。
老人所专注的,是这一路上有没有被人乱丢在地的垃圾。
这样的外出,郑渝军从退休开始,一直做到了现在。
不是拾荒匠,不是环卫工,老人为什么和垃圾这么过不去呢?
回想起多年前自己偶然间的决定,郑渝军记忆犹新。
“退休后,我每天在家除买菜、煮饭外,就是看电视、骑自行车与爬山。归纳起来就是每天等吃、等玩、等睡,成了名副其实的“三等”老人。”郑渝军笑着说。
这样的生活让“闲不住”的郑渝军有些难以适应,他一直都在琢磨着怎样才能让自己的退休生活更有意义——干点力所能及有意义的事。
“我爬山时发现金剑山沿途经常都可以看见登山者随意丢弃的垃圾,本来很美的环境,被这些垃圾糟蹋了,于是我就想,何不趁着爬山举手之劳,把沿途的垃圾都带走呢。”
坐而言不如起而行,念头萌生的第二天,郑渝军就开始了他”捡垃圾”的退休生活,而且一做就是数千个日子。
山里捡到城里 他用行动感染每一个人
2011年10月,郑渝军的老伴外出时不幸摔折了踝骨,需卧床休息三个月以上。
一边是需要照顾的老伴,一边是坚持了多年的环保。怎样才能两者兼顾呢?
郑渝军决定转战城市,进城搞环保宣传。一来可以方便照顾老伴,二来璧山正在致力于打造深绿城市,在城区里可以向更多的人宣传绿色环保理念。
仍然是没有过多的话语,郑渝军的宣传方式,就是用自己的行动感染周围每一个人。
“看见有人随手乱扔垃圾,我一般不得上去多说啥子,甩完了之后,我弯腰去捡就是了,大多数人看到后,都会立即说声对不起,下次他再甩垃圾,我弯腰去捡的这一幕就会出现在他脑子里,提醒他不要随手乱扔。”
进城“捡垃圾”后,郑老又多了几个“好朋友”——一辆插有小彩旗的自行车、一块写有红色宣传标语的小牌子。
从此,在璧山的各大广场、大街小巷,都能看到这位城市中的“单车客”推着挂有金属牌、插有小彩旗的自行车做环保宣传和捡拾垃圾的身影。
如果说每天上午买菜顺便捡垃圾是郑渝军的“兼职”工作,那么下午2点半准时出门捡垃圾、做环保宣传,便成了他一天的“主业”。
从当初车头上的1块宣传牌,到如今遍布车身的12块宣传牌,郑渝军的自行车已被他“改装”成了漂亮的“环保专车”。
“以前一下午光在广场原地打转,都要捡三、四袋垃圾,一天下来捡垃圾要弯腰300多次。”郑渝军说,现在情况完全好转了,一天一袋垃圾都捡不满,弯腰的次数越来越少,从每天需要弯腰300多次捡垃圾,减少到现在每天弯腰近100次了。
郑渝军年纪一天天大了,身子骨也不如从前,但是他的 “工作”也越来越轻松了。
走一路捡一路带动周围参与环保
“捡垃圾”的生活方式,并不是只停留在璧山,不论是到贵州避暑,还是去成都看望孩子,郑渝军都会每天坚持自己的“工作”。而他数年如一日的坚持,已经潜移默化地感染着身边每一个人。
“山间乡林的,扔了垃圾也没人看见,要你来管!”“你把垃圾捡了,拿环卫工来干什么?”……在郑渝军执着的环保志愿者道路上,遇到了不少冷嘲热讽、不理解不支持的人。
“甚至还有人来问我,捡这么多垃圾到底能换回多少钱?”郑渝军说,听到风言风语的老伴,有时也劝他别干了,而郑渝军只用一句话,就劝服了老伴继续支持他的环保之路。
——“我就是想为自己的子孙们多留一些青山绿水。”
郑渝军执着的环保路也感染了身边不少的人,从金剑山到城区,再到贵州桐梓、四川成都,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越来越多的“郑渝军”加入环保志愿者队伍,与他一起捡拾垃圾。
杜家红就是其中一位,她回忆说,“第一次见到老郑是在金剑山爬山时,见他一路捡垃圾我还不解地问,这么辛苦,一个月能领多少钱?当知道他是义务劳动时,我震惊了,自己比老郑还年轻更应该加入环保志愿者的队伍。”现在杜家红仍是金剑山的一名环保志愿者。
去年,郑渝军因患心血管疾病住进了医院,在家休养了半年,环保志愿者李开林和邹学和就包揽了大成广场的垃圾义务收集。
本文来源:华龙网


发布商机信息及企业宣传推广--请移步注册重庆商务网!!
快捷入口:给经典重庆客服留言
2
发表于 2016-6-28 20:37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查看全部内容 登录 | 入驻经典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驻经典  

本版积分规则

  • 欢迎关注重庆发展,多发帖多回帖才能持续保持帐号活力哟!请不要发表任何政 治,领 导,官 员,人 事及其它违法违规类言论,以免帐号被封禁。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经典重庆旗下网站 | 24小时客服:13424176859 308675020

爱重庆,爱上经典重庆! 爱重庆,就上经典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