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招牌字体的单调丑陋,首先在于简化字的短暂历史——汉字简化虽在 1950 年代就已开始,但直到 1965 年简体汉字规范才最终确定,较晚起步的中文简化字设计和庞大的中文字形工程量,让中国从铅活字排版到电子排版的过渡中,能拿得出手的只有黑体、宋体、楷体和仿宋四种简体字字形,这也成为了 Windows 简体中文版操作系统中最早的预装字体。
Windows 简体中文版操作系统只预装了 5 种中文字型,其中微软雅黑(Microsoft YaHei)在 2006 年微软发布 Windows Vista 后才开始成为预装字体
今天街头最常见的招牌字体就是 Windows 预装字体中的中易黑体(SimHei)。中易黑体被认为引进自日本哥特体,1950 年代因大量用于宣传标语开始流行。70 年代初,为了排印《辞海》和《毛泽东选集》,上海印刷研究所才专门设计了简体字版黑一体和黑二体。
最早的汉字黑体印刷出版物——1891 年日本《印刷杂志》中东京筑地活版制造所的广告(放大稿)
中国街头招牌本身就缺乏设计,使用中易黑体更是雪上加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