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格勃行刑队 克格勃三大屠夫 苏联时期,遍及全国的秘密jc机构都建立了行刑队,任务就是处决死囚。最近公开的档案显示,行刑队最大的刽子手叫勃洛欣(Василий Блохин,1895 -1955),因为他亲手处决的死囚多达2万人,苏联时代,提起勃洛欣的名字,足以令人毛骨悚然,甚至灵魂出窍。并列第二名的刽子手是马戈(Пётр Магго,1879 — 1941)和那达拉亚(Сардион Надарая,1903-?),他俩分别杀了1万人,可谓浑身上下沾满鲜血。 勃洛欣生于沙俄时代伊凡诺夫州的贫农之家,他自幼放牧,还做过石匠,1915年从军,1921年加入俄共,当年即被任命为苏维埃红军62营肃反委员会(ВЧК)成员。1924年,他被任命为肃反委员会第61师副师长。1924年,勃洛欣被任命为苏联人民委员会下属国家****保卫局特别分队政委,他从那时起,便参加了红军行刑队,亲手处决犯人。勃洛欣从1925年起,成为苏联国家****保卫局行刑队队长。1926年,他由于****可靠,还被任命为苏联国家****保卫局警备队队长。 马戈是早期参加革命,苏俄红军里的拉脱维亚裔军官,军衔是上尉,他文化程度很低,仅受过两年小学教育,1917年加入俄国g**。他早年在芬兰堡炮台( Sveaborg )起义中便杀人如麻,从此走上革命之路。1919年在全俄肃反委员会监狱当典狱,1920年晋升为全俄肃反委员会内部监狱的典狱长,肃反委员会卢比扬卡大厦11号楼管理主任, 1931年,他主动要求调入苏联人民委员会下属国家****保卫局行刑队。那达拉亚也是穷苦出身,1926年参加苏联国家安全部门的工作,1937年曾出任苏联格鲁吉亚内务部监狱做典狱长,是斯大林大清洗运动的积极参与者,由于他也是格鲁吉亚人,由于表现出色,苏联内务人民委员贝利亚(Лаврентий Берия)1953年将其提拔为警卫队副队长,并晋升他为上校,同时出任苏联国家安全部地41警卫局私人警卫分局副局长。 卡廷森林的刽子手 1940年4月至5月间,苏联内务人民委员部(НКВД)在苏共授意下,对被俘的波兰人(包括战俘、知识分子、jc及其他公务员)进行有组织的大屠杀。至1940年春,计约2多万名波兰被杀害。卡廷森林大屠杀,也是斯大林所发动的大清洗运动的延续,旨在酝酿在全国的反布尔什维克叛乱。那时,苏联内务部行刑队队直接参与了卡廷森林的杀戮。原苏联俄罗斯联邦加里宁州内务人员委员会zx托卡廖夫(Дмитрий Токарев,1902-1993)曾与勃洛欣在行刑队共事。他说,1940年春季,勃洛欣亲率领内务人员委员部行刑队高官前来加里宁州,处决奥斯塔什科夫集中营(Осташковский лагерь)里关押的波兰人,那时,勃洛欣担任苏联内务部行政管理局警备队队长。当时也参加了大屠杀的托卡廖夫回忆说,勃洛欣每次杀人之前都要穿上深咖啡色的皮风衣,皮衣外面再系一条皮围裙,戴上皮帽子,长筒皮手套高及臂肘。勃洛欣杀人前后必饮茶,他杀人的刑场上永远都有备好茶具。 行刑队队员说,勃洛欣的打扮和做派,是个实实在在的屠夫。勃洛欣的同事鲁班诺夫回忆行刑队在卡廷森林的暴行时说,他们将准备枪毙的波兰人从关押的牢房中逐个带出,沿着走廊前行左拐,走进有一间长宽各为5米的正方形房间,屋里墙上悬挂着红布白字标语,台子上还立着列宁的石膏像。勃洛欣和同事将“死刑犯”领进屋子后,对他们的身份做最后确认,并核实姓名和出生年月。之后,他们给“死刑犯”带上****,带进旁边的执行室。勃洛欣叮嘱行刑队员从死囚背后射击,使其一枪毙命。鲁班诺夫说,勃洛欣常常亲手处决囚犯,他是个有经验的刽子手,他不会对死囚头部射击,而是斜着射击其颈部,这样子弹便可贯通囚犯颅脑,从眼睛或者口腔穿出,出血较少。行刑队有些新队员,手法生疏,直接对“死刑犯”后脑开枪,导致鲜血和脑浆迸溅,勃洛欣看到后便训斥他们。他对行刑队员说,对人的后脑射击,至少会造成人失血一升,弄得地板很脏,收拾起来也麻烦。行刑队的杀戮结束后,勃洛欣便命令手下打开后门,让等候在外的卡车将尸体运走。在卡廷森林的屠杀中,每辆卡车装载25至30具尸体,装好尸体之后,再用防水布苫盖,之后,勃洛欣让士兵将执行室地板上的血迹和人脑组织用水冲洗干净。尸体一般都是运到不远处的荒野,倒入内务部事先挖好的大坑,直接掩埋,部分进行了焚烧,这些后期处理尸体的工作,由内务部行刑队一位叫安东诺夫的人负责。托卡廖夫还回忆说,勃洛欣第一天在卡廷森林就亲手枪决波兰军官343人,在随后的几日里,又亲手枪毙了250人。在勃洛欣亲自指挥下,苏联内务部行刑队在卡廷森林共计枪决6311个波兰人。事成之后,行刑队论功行赏,勃洛欣涨了工资,其他的人还被奖励了手枪、自行车和留声机等。1991年,苏联最高军事法庭开庭审判勃洛欣行刑队在卡廷森林的暴行,参与屠杀的托卡廖夫出庭作证,说勃洛欣命令内务部行刑队用德国瓦尔特手枪杀人。托卡廖夫在大屠杀之前,按照勃洛欣的指示,将数箱德制瓦尔特手枪运到现场备用。屠杀结束后,勃洛欣将手枪全部收回,拉走销毁。 大清洗时期的行刑队 苏联兴起的大清洗运动,始于古拉格集中营之前。那时,不少党政干部和知识分子成为牺牲者,在大清洗早期就死在内务部行刑队的枪口下。据俄罗斯最新公布的数字统计,仅1937年就有35万人遭到枪决,平均每天枪毙1000人。1938年枪决33万人,往后才逐年减少。勃洛欣的行刑队工作,即开始于大清洗早期。有人分析,他参与行刑队以及后来成为杀戮的指挥者,跟他早年投身革命,追随苏俄领袖推行红色恐怖运动有关。那时,勃洛欣的主要工作是为苏维埃领袖做警卫工作,他从1930年起,便担任斯大林警卫员,同时兼职国家****保卫局(ОГПУ)行刑队刽子手,帮斯大林亲手处决 “人民的敌人”。由于勃洛欣刽子手工作成绩突出,不久便正式归建行刑队,成为专职刽子手。 但是,勃洛欣在行刑队的日子并不好过,他遵照保卫局的规定,从未告诉过家人他具体从事的工作,此外,工作性质决定了他与家人总是聚少离多,且经常昼伏夜;偶尔正常下班回家,也都醉得不省人事,其他行刑队的队员大多也嗜酒,按照他们自己的说法,杀完人,不喝点酒压压惊,晚上都没法入睡觉。行刑队队员叶梅尔扬诺夫在回忆录中写道:“我经常喝到酩酊大醉,杀人的工作实在太恐怖,我们身上经常喷很浓的香水,以去掉浓重的血腥味和****味。连街上的狗都躲着我们,只远远地冲我们叫。” 由于长期酗酒和精神高度紧张,行刑队的队员们英年早逝者居多,还有不少人沦为残疾人或精神病患者后被强制退伍。还有一些行刑队员,如戈洛夫、索特尼科夫和巴卡伦等人在大清洗时代犯了****错误,从刽子手沦落为死囚犯,他们被押送至昔日耀武扬威的刑场,成了勃洛欣行刑队的枪下鬼。 最令勃洛欣的行刑队队员受刺激的,莫过于死囚临死山呼斯大林万岁。刽子手马戈处决死囚的时候,也遇到类似的麻烦,他的顶头上司别尔格(Исай Берг)是国家****保卫局莫斯科州办公厅主任,也是一位著名的刽子手。他听说此事后,立即做出批示,命令马戈对死囚进行教育,让他们死前不得玷污苏俄领袖的英名。马戈只得硬着头皮在刑场给死囚上课,让他们死前闭嘴。马戈同时指示行刑队,让刽子手们在死囚毫无准备时突然开枪,使他们来不及喊口号。 最让大刽子手勃洛欣倍感沉重的处决,莫过于枪毙自己的同事别尔格。那时,别尔格主任每天带着他的行刑队,在莫斯科州最大的刑场——布托夫刑场上忙着处决大清洗运动的死囚。可是1938年4月,别尔格犯了****错误,遭到斯大林拘捕,起初给他定的罪名是生活糜烂,后来上面觉得该罪名太轻,便重新定罪为组织反党集团。1939年3月8日,别尔格被苏联最高法庭军事委员会(ВКВС)判处枪决,执行人正是他的老友,大刽子手勃洛欣。那日,杀人从未犹豫的勃洛欣,对着别尔格的后脑举起手枪的时候,心里犯了嘀咕,刽子手本应惺惺相惜,而今他们却要彼此残杀,勃洛欣手起枪响之际,打碎的难道不是他自己的未来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