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享受更多浏览权限哟~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入驻经典 
x
王氏贞节牌坊正面 王氏贞节牌坊背面 丰都新闻网讯(记者 李达元)贞节牌坊是古时用来表彰一些或死了丈夫长年不改嫁,或自杀殉葬,而符合当时从一而终道德标准、事迹突出的女性,由古代皇帝钦赐为其兴建的牌坊建筑。 目前,在丰都县境内,像这样的贞节牌坊共有3处,至今仍然保存较好。一处是位于社坛镇五福村四组的彭氏贞节牌坊,该牌坊修建于清光绪五年(1879年),一处是位于高家镇建国村十五组的曾氏贞节牌坊,该牌坊修建于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两处牌坊已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另一处也就是本文介绍的王氏贞节牌坊。该牌坊位于名山街道东作门社区77—79号之间,用今天的眼光看上去,它已是一座古老的建筑,其修建时间为清光绪五年(公元1879年)。也就是与彭氏贞节牌坊同一年修建。比曾氏贞节牌坊早12年。距今已有137年历史。通过牌坊上的文字记载,可知道该牌坊是为旌表王寿英未婚夫死后,过门守寡25年而立。 近日,记者来到王氏贞节牌坊前,看到这座古建筑的朝向为坐西南朝东北,建筑面积为93平方米左右,为四柱三间五楼结构,高11米、宽7米,分四柱四层,采用青砂石砌成。各檐下施斗,自下而上分别为:一重檐下二斗共六攒,二重檐下二斗共四攒,三重檐下一斗共三攒。 牌坊的横枋正面写有“圣旨旌表”“邑增生王正吉之女许字儒同沈凤三过门守贞王五姑寿英节孝坊”等字样。背面写有“冰雪为心”及“光绪五年乙卯季春”等字样。牌坊上纹饰雕工精细,镂刻的人、物栩栩如生,形象逼真。牌坊上还有清代著名书法家徐昌绪、知县何诒孙分别撰题的对联,以及张绍龄所写序言。 记者发现,经王氏贞节牌坊这道“门”进出的居民络绎不绝,不仅是人,还有三轮车、摩托车,甚至偶尔还有拖拉机和小轿车去去来来,可谓是“交通要道”。在这座建筑的上空,还架设有电线,有几根电话线从牌坊的四楼石缝中横穿而过。更为奇特的是,在牌坊的顶端,从石缝中生长出一株小树,树高约一米,青枝绿叶。附近住户告诉记者,这棵树生长有几年了,可能是水分不足,才没有长大长高。但是,即便是三伏天久旱无雨,这棵树也不会被晒死或干死,由此可见它的生命力非常顽强。 “以前,王氏贞节牌坊四周开阔,没有像现在这样周边已建了很多房子。那时候,很多人慕名前来观瞻,被牌坊主人忠贞的爱情深深打动,唏嘘不已。”住在附近的老人说。 据了解,在我县的三处贞节牌坊中,另外两处要么由于地处偏僻,要么因为交通不便等原因,均不及王氏贞节牌坊有名气和人气,成了被人们遗忘的角落。而王氏贞节牌坊不一样,因与名山风景区、古民居博物馆较近,在2002年至2007年间,该牌坊曾作为一个旅游景点对外开放,并形成了小小的人气。 “当时,游客中有好多是外国人,他们听了导游的介绍后,纷纷竖起了大拇指,大声叫喊‘OK’,有的还情不自禁地拿起手机、照相机拍照留影。那几年,这个地方热闹得很,简直就是门庭若市,在这里摆个小摊生意也很好。”附近住户告诉记者。 在古时候,能够被皇帝钦赐修建贞节牌坊,对女子本人及其家庭来说,是一件无上光荣的事情。在他们看来,女子守节或殉夫能够让整个家族出名、得益,就算是牺牲也是有价值的。今天的女性已经独立自主。如今的王氏贞节牌坊则已经成为旧时代的烙印,用来诉说古时候那些女子被一座贞节牌坊压抑一生的沧桑过往。 丰都县文化委负责人表示,王氏贞节牌坊造型美观、雕刻精细,书法严谨端庄、苍劲有力,有着较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1984年3月21日,被丰都县zf公布为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近年来,名山街道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对王氏贞节牌坊进行了有效保护,如每年与社区签订保护责任书,经常上门与市民进行文物保护知识宣传等。因年代久远,为确保安全,名山街道还对牌坊安装钢架进行保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