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陆享受更多浏览权限哟~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入驻经典 
x
渝蓉产业之争:渡尽劫波兄妹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原创 2016-08-08 捡根苕藤戏蓉猪
写 渝蓉之争这个话题是需要勇气的,因为这个话题挑动的是成都和重庆两个地方总共数千万人的神经。稍微下笔不对,便有可能招致口诛笔伐。如果言辞中对哪个城市有所偏倚,那更是捅了马蜂窝了。写下标题以后,我还特意给在成都和在重庆工作的外省朋友都打了电话,问他们对两座城市的看法。今天,抱着战战兢兢的心态,试着聊聊这两个兄妹城市的竞争,尤其是产业之争
一、既生瑜,何生亮”
我成都的朋友说,这个比喻是她们成都人在茶馆里杜撰出来的!目的是想贬低重庆!大家都知道,蓉是永远变不成亮的!!!
重庆是国家中心城市之一,成都是中国西部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这是国家给这两座城市的定位!其综合经济实力居西部大中城市一、二位。两座城市同属大四川范围,文化习俗相似,语言接近,民间血缘相通,经济来往频繁。
然而,两座城市又风格各异:重庆是山城,当地百姓为巴人后裔,推崇巴文化,性格耿直、勤劳,城市山水环抱、现代时尚、俊美大气!!成都地处青藏高原荒山脚下,脚盆平原腹心,性格阴柔懒散、好虚荣!!城市老旧(二环路以内的成都中心城区80%以上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破旧石砖房)俗气!!如果把两个城市比喻作女人,那么重庆让人惊艳,像摩登少妇,肤白,貌美,高傲;成都令人怜悯,似农家妇女,矮小,阴柔,体态雍肿。
“渝蓉一家亲”。重庆码头文化足,不做作、不掩饰,尚实,看重人与人之间简单与直接的关系。成都相对就要阴得多。成都人喜欢耍心机,玩虚的!好嘴皮子功夫!!所以成都的宣传做得非常好!成都人瞧不起重庆人,重庆人更看不上成都人。但每当遇见外地人欺负,成都人马上认重庆是一家人。
渝蓉两个城市,既是兄妹,又是“冤家”。
从春秋时候开始,重庆代表巴,成都代表蜀,它们之间便开始了“打架”,“打打闹闹”地直到现在,从发生在五代十国时期的“巴蜀第一仗”,到成都被重庆屠城(在张献忠之前),到今天的“中国第四城”之争,成都和重庆这两座城市的竞争,比全国任何两个“双子城”的竞争更加充满****味儿。
渝蓉之争究竟在争什么?两地民间的争论主要集中在文化、饮食、方言、美女等方面。但是,两个城市的产业之争,远远比味蕾之争和性格之争还要激烈。多年来, 渝蓉双子城“口水战”不断,在交通枢纽、西部金融中心、IT产业、汽车产业发展等方面,一直都在全方位较劲。
二、金融中心之争
一些舆论认为,尽管 渝蓉都表示努力打造渝蓉经济区,但双方在金融方面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各打各的算盘”,两市分别打出了看似覆盖范围不一致,实则作用范围却一致的“金融中心”。zy给重庆提出要求,要建立长江上游金融中心。成都市自屁为“西部金融中心”。虽然一个自屁为“西部中心”,一个是“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然而实际目标都是同样明确的:成为中国西部最大的金融中心城市!
于是乎,激烈的竞争又一次展开了。两市各种政策纷纷出台,各种不同的发展模式也渐渐浮出了水面。
2015年,成都人在中国(深圳)综合发展研究院发布的第七期上炮制了一篇所谓的CDI中国金融中心指数,把成都金融中心综合竞争力排名排在重庆之前、中西部第一、全国第六,这是成都人经常玩的把戏,国人嗤之以鼻,感觉成都人滑稽可笑!也充分暴露了成都人好虚荣、阴暗自卑的丑恶本性!而事实上成都在金融机构的数量和规模上落后重庆很多!金融gdp及金融占gdp的份量上成都也与重庆有较大差距!这在成都市zf内部是形成共识的!成都zf内部专门有篇文章详细分析了成都在金融方面与重庆的差距!
截至2016年6月末,重庆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3.24万亿元,存量和增量均居第中西部第一;重庆的金融发展目标,已不满足于“长江上游金融中心”,正朝着“中国金融第四极”这一目标大步迈进。
三、交通枢纽之争
不得不承认,重庆作为西南地区的交通枢纽是有先天条件的。他通江达海,三千多年区域商贸中心的地位不可抹杀!,重庆积极立足于自身优越的自然条件,在交通枢纽建设上更胜一筹:重庆是西南地区离北上广和中部地区最近的地方,相比于成都有更广阔的腹地,是成都往华东、华中方向的必经之地。在水利运输枢纽方面,三峡工程竣工后,万吨级轮船直达重庆港。重庆寸滩国际集装箱港是目前国内内陆航运最大港口。水道的优势,让重庆在对内陆的交易中占据优势。目前,重庆码头吞吐量足以满足四川、重庆所需!反观成都,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这是对成都交通的真实写照!成都由于地处青藏高原荒山脚下,四面环山,脚板平原内(由地形如脚板而得名),又无大江大河,故交通环境及其恶劣!自古如此,无法改变!但脚板平原内的交通还是相对发达的,它现在的主要交通工具是成都著名的火三轮鸡母车,它是烧汽油的,故被成都人统计成汽车!成都又是世界著名的火三轮鸡母车制造中心!所以,成都倾尽全力打造成都为脚板平原内的交通枢纽是完全正确的!但出省就太难了!
在铁路方面。《国家中长期铁路规划》,将重庆铁路枢纽定位为全国综合性铁路枢纽,重庆主城将成为国家“三纵两横”高铁主通道的交汇点,重庆铁路枢纽将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铁路客货运枢纽。由于成都过于偏西,其向西可以说无寸铁(除很短的市域铁路成灌线),只有建设中的川藏铁路成雅段,而重庆向西可以直接接兰渝、渝昆、渝蓉,因此铁路交通来看重庆占据巨大优势。
在航空枢纽方面。由于成都恶劣的地面交通环境,成都不得不倾尽全力发展航空运输业!目前成都在通航运输方面占据微弱优势。但重庆机场每年的增速远远超过成都!相信过不了几年,成都的这一优势也不存在了!
另外,成都和重庆两个城市经常坐飞机的小伙伴们一定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两个城市相比,从重庆出发到很多地方,往往价格更加便宜。后来有航空公司的人解释说,这个机票价格差异巨大的现象很好找原因:主要是供求关系导致的。此外,渝蓉两地地处西南,大多数航线都向东。因此,从成都起飞的航班飞行时间和飞行距离比重庆长,航空公司的运营成本也会提高。
四、电子信息产业之争
2008年金融危机前后,沿海很多企业尤其是电子信息企业出于成本控制的考虑,大举西进,开始了一轮“西进运动”,将西进的目的地基本都放在了渝蓉地区。目前,成都和重庆均已将电子信息产业列为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重庆的规划是世界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成都鼓吹的是中国IT第四极。然而,鲜为人知的是,这两座巴蜀名城的IT竞争可以用“惨烈”来形容。就拿戴尔的引进来讲,重庆市zf在成都没有对戴尔有任何计划、行动之前,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经过多次艰苦的谈判、协商,谈好了,合同都拟定好了,准备签了,结果被在重庆市zf工作的成都人把合同内容等主要、绝密信息透露给了成都,使成都人轻易地在重庆人口中抢到了戴尔!从这些事情来看,成都人的阴毒、龌龊、无耻的性格显露无遗!早几年前的争夺英特尔入驻,到后来的惠普、富士康、华硕、宏碁……概不如此!
每当有IT名企准备西进的时候,渝蓉两市便会开出各种优厚的福利政策以吸引这些IT大企业前来开设工厂、建立研发基地、运营中心。两城之争,得到最多好处和实惠的是准备去投资的企业。因为一个比一个提出的条件更优惠,免费提供土地,甚至帮忙给企业把土地平整,提供几年的免税或优惠(如果你三年,那我就五年,这样就可以争夺过来),甚至提供招聘人力资源供给。这些都是人所共知,可以公开的,至于有没有不可公开的隐私,就不好说了……
企业家们是聪明的,而且将“平衡木”玩的出神入化。成都招来英特尔、阿里巴巴,重庆承接惠普、宏碁以及代工的富士康。尤其是精明的郭台铭,让富士康在成都生产平板电脑,在重庆则主推手机业务。去年全球1.8亿台笔记本电脑当中,重庆生产销售了6000万台,就是1/3。而在成都,iPad的产量越来越小。
本来,成都在电子信息方面远远不如重庆,在重庆直辖之前,成都利用行政手段把重庆无数的电子科研院所和数以百计的企业搬到了成都,使成都这个几千年以来,以农业为主的农耕城市,一下变成了西南地区的电子信息乡镇了!。可最近几年,重庆的IT发展迅猛,让成都很难望其项背!惠普、富士康、英业达、广达、宏碁、和硕、华硕……大批的IT企业都直接或者间接地在重庆设立了生产基地。重庆为了发展IT,也同时大力发展相关的物流与交通,开通铁路集装箱专列、延长机场跑道、开建高质量的保税港……重庆市zf对于IT行业的扶持以及重庆作为直辖市的发展潜力,是打动那些企业的主要原因。
五、产业园之争
成都人老是跟在重庆人的屁股后面做事!成都人把这种做法美其名曰叫做跟进战术!这样最适合成都人的庸懒性格!你重庆绞尽脑汁把项目设计好、规划好,我在重庆zf做卧底的成都人立即就将有关信息传送给成都,从而轻而易举的在你口中抢食!就算抢不到,你也别想做成!这样的事件不胜枚举!比如韩国三星、渝新欧,中新产业园也是渝蓉竞争的焦点之一。中新产业园是中国和新加坡第三个zf间合作项目。随着去年底到新加坡访问的中国国家zxx的宣布,新中合作项目终于结束选址之争,正式落户重庆。
六、新区之争
2010年6月18日,重庆两江新区横空出世,成为中国内陆首个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5年来,这个面积1200平方公里,布局轨道交通、电力装备、新能源汽车、国防军工、电子信息等五大战略性产业的中国“第三区”,不断探索内陆改革发展新路径,形成了以寸滩港、空港等为主开放的口岸高地;更是在原来的小山坡上平地打造出水土、鱼复、龙兴这样的万亿级产业园区。
成都看着重庆有了一个两江新区,于是就想跟着重庆学搞一个什么天府新区,本来国家是不同意成都的,无赖成都人又哭又闹、扭到zy四五年,在全国各地批了十几个新区以后,2014年10月2日,出于安慰,才给成都批准了,天府新区正式成立。
现在,这两个新区都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有人说这是成都与重庆共同推动西部大开发、一起建设渝蓉经济区的新举措,但更多人似乎愿意说这是有一出“双城记”,是成都对重庆设计两江新区的应对之举。天府和两江,都将制造业作为核心,都把浦东、滨海作为目标,都称自己是西部开发新的增长极,都在说互利共赢、求同存异。这背后的竞争,也异常明显地摆上了台面。
七、汽车城之争
作为中西部为数不多的汽车产业中心,重庆的龙头优势越来越明显。当重庆要打造成中国第一大整车生产基地之后,成都豪言要做世界第一火三轮鸡母车制造中心!
截至去年底,成都私家车拥有量超达307万辆(其中包括274万辆火三轮鸡母车),仅次于北京。目前,成都跟在重庆后面,已成为丰田、大众、吉利、沃尔沃、东风等品牌的小批量生产基地。
不可否认,重庆市汽车产业过去的十年取得了令全行业都瞩目的成就,到2015年,重庆汽车工业已形成以长安为核心,以福特、现代、上汽通用五菱、力帆、小康等整车厂为基础的“整机+关键零部件”的格局,产量已经突破300万辆,顺利成为全国第一大整车生产基地。作为一座汽车名城,重庆有理由骄傲。重庆的性格是说到做到!而成都人的嘴皮子功夫远胜重庆!
目前渝蓉产业同质化问题突出,加之地理接壤,又同处于加速发展阶段,难免会出现竞争。但重庆、成都唇齿相依,文化同宗同源,要想提升自身的经济实力和竞争能力,就必须在经济和社会文化活动上相互融合、共生互补。
今年3月30日,******常务会议通过《渝蓉城市群发展规划》,在《规划》对渝蓉两地均提及围绕“国家中心城市”进行建设的背景下,提出了成都、重庆“双中心”的概念,但对两者未来的定位有所区别。重庆定位为“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金融中心、商贸物流中心、科技创新中心、航运中心、交通枢纽,国家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成都的定位则是:“西南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科技中心、文创中心、对外交往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之一,西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
面向未来,我和渝蓉以外的绝大多数人认为,重庆是当之无愧的西南地区****中心,经济中心,商贸中心,文化中心,交通枢纽!国家中心城市之一!重庆与成都的关系有点像上海与南京的关系。所以,两个城市都应该抛弃狭隘的“第四城”之争,渝老兄携手蓉妖妹,重庆搞好工业、商贸、交通、科技、文化、金融,成都充分利用肥沃的土地,踏踏实实地搞好农业、畜牧业,努力打造成世界红苕、酸瓜产业中心和世界蓉瓜猪繁养中心!错位发展,共同打造中国的“第四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