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陆享受更多浏览权限哟~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入驻经典 
x
方案PK:科技自贸区VS货物贸易
在西南财大教授徐承红教授看来,两个城市均有金融、医药、科技等产业发展,如果在自贸区的选择上要分出上下,那么最重要的是在对未来发展方案的设计上。据悉,上海自贸区是围绕“四个中心”进行基础建设,广东方向定位港澳合作为主,天津则结合过去的滨海新区,扩大同东北亚地区的合作。
据媒体报道,此前,重庆形成了巴南区重庆滨江自由贸易园区和两江新区内陆自由贸易园区两个不同的版本。目前重庆自贸区方案已经递交******,但并没有官方发言出来阐述其方案方向。分析人士认为,重庆最终版方案很可能是两个初步方案的结合,将巴南区和两江新区整合成新的自贸区。
今年9月重庆****黄奇帆曾表示“不同于上海的自由贸易区,这是传统意义上的货物贸易的自由贸易区,是中国保税区的升级版。”
四川省委cw、成都市委****黄新初在近日举行的成都市科技创新暨科技奖励大会上指出,当前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新兴经济体,都将科技创新作为决定未来全球分工角色的核心因素。而成都高新区申报自贸区时其战略定位正是“科技型贸易区”。
目前,无论是重庆还是成都上交******方案的具体细节都没有透露。
资源PK:蓉欧快铁VS“渝新欧”铁路
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蒲勇健认为,同竞争者相比,重庆的筹码在于“渝新欧”铁路。通过“渝新欧”铁路,重庆打通亚欧界限,建立于欧洲的路上联系。该条铁路从重庆出发16天可达德国杜伊斯堡。
成都则通过蓉欧快铁,同样打出“欧洲牌”。目前蓉欧快铁已经开通,“蓉欧快铁”成都至波兰罗兹运行时间为14天,下一步可缩短至12天,成都出口货物通过“蓉欧快铁”到波兰罗兹后,可以在1至3天内通过欧洲铁路或公路网络快速分拨至欧洲任何地方。和空运相比,时间虽比空运长5天左右,但费用仅为空运费用的四分之一。
重庆和成都在对欧洲的优势上都不相上下。在航空线上,2012年,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3150万人次,位居全国第五。2012年底,重庆江北机场吞吐量刚突破2000万人次。今年11月,重庆成都开通直飞航线,将两大机场线路连接,航空线路双城共享。
在对东南亚贸易上,从重庆出发的货物可以经广西凭祥等口岸,经越南、老挝、泰国,直通马来西亚吉隆坡,且全程高速。2012年,四川省和新加坡合作建设的新川创新科技园,是西部地区国际开放与合作的典范,将全面拓展与东盟国家的合作。
重庆拥有得天独厚的黄金水道——长江。三峡工程竣工后,万吨级轮船可以直达重庆港。重庆寸滩国际集装箱港是目前国内内陆航运最大港口。水道的优势,让重庆在对内陆的交易中占据优势。徐承红教授认为,成都虽然没有重庆的大型水道,但是凭借乐山、泸州、自贡等小型港口在水路上依然可以占一席之地。
产业PK:国营主导vs多元贸易
从上海自贸区设立后一大优势,在金融和货币政策上更加自由和宽松。这点对重庆和成都而言都意义重大,在金融产业上两座城市都在争取成为“西部金融中心”。
2012年中国(深圳)综合发展研究院发布的中国金融中心指数(CFCI)和《中国重点城市金融发展水平评估报告》(2012年)双双显示,成都市金融发展水平已经居中西部城市首位。 截至目前,各银行业金融机构总部在四川建立客服中心、营运中心等各类后台服务中心23个,独立第三方金融服务外包企业30余家,总投资超过120亿元,初步形成了集群发展态势。
据《重庆晨报》报道,重庆金融资产规模突破3.3万亿元,过去几年年均增速30%以上,缴纳地方税收占比保持在10%左右。
除金融业外,重庆和成都均有汽车、医疗、电子、旅游、医疗等产业。陈宝存认为,虽然成都和重庆在产业业态上很相同,但是他更看好成都。“自贸区是一个需要多元化的市场环境,重庆目前的市场结构对大型国营企业的依赖性太强,以国营经济做主导。而成都的市场环境则更加灵活,两城相比较我更看好成都。”
2013年前三季度成都市实现GDP 6621.05亿元,同比增长11.32%,全国排名第八位;重庆实现GDP 8637.10亿元,同比增长5.87%,全国排名第七位。西部地区仅成都和重庆进入全国城市前十名。
徐承红教授认为:“无论是成都还是重庆,其自贸区都将是整个西部经济的对外窗口。无论是成都还是重庆都有它自己的优势和特点,无论谁被选中都将带动彼此的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