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美图库!!
查看: 1540|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美国一边围堵中国,一边自我孤立

[复制链接]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6-9-4 06: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重庆商务网,重庆电子商务第一网!

登陆享受更多浏览权限哟~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入驻经典 

x
2016年美国大选最出人意表的总统候选人莫过于特朗普了,他毫无禁忌的言行、强悍的个人气质和不走寻常路的政策方针吸引了不少美国民众的支持,让他在共和党党内初选中连战连捷,一直保持较大幅度领先。   
很多民众和观察家都注意到,他抛出的不少政策立场虽然经常会前后矛盾,但对华政策却是“异类”。几乎从一开始,他就拿中国做靶子,频频说出惊人之语,如把美国制造业工人的失业问题归咎于中国,认为美国对华赤字过高(他夸大了1/3)是因为中国人在国际贸易中耍诈且美国政客不懂得谈判,主张要对中国产品征收45%的惩罚性关税;在外交和国防领域,他认为中国应对朝鲜核武试验负责,主张日韩核武化来制衡朝鲜,减少美军开支;南海问题上,他又认为美国可利用经济优势迫使中国退让,还夸大中国的军事存在。基于各类对华指控,美国《赫芬顿邮报》还专门制作了一个特朗普谈中国的搞笑视频,该视频在美国互联网上疯传。   
对于这一系列不实指控,中国的外交学者们似乎并不在意。在中美关系领域颇有建树的中国人民大学金灿荣教授就认为特朗普是一个实用主义者,而“中国人爱跟实用主义者”打交道。特朗普外交政策中明显的孤立主义倾向也博得不少中国民众的支持,在《环球时报》的一个在线民调中,特朗普以过半的得票率远超其他美国总统候选人。不少人认为,相比希拉里,特朗普如果问鼎白宫,将为中国赢得****经济转型的关键窗口。而近日春秋研究院的李世默先生更是在美国权威政论刊物《外交》上撰文,从中国人的角度认为“美国如果转向专心解决其内部各种棘手问题,对中美两国都更有益”。   
然而,梳理美国孤立主义外交的发展史,就会发现事情并非想象的那么简单。
孤立主义由来已久
首先,美国孤立主义外交并不等于战略收缩,在历史上更多地表现为通过结盟来实现与敌对势力间的战略平衡,从而以最小的投入换取最大的战略利益。   
该政策最早可以追溯到殖民地时期北美欧洲移民的独特经历,是一种受到宗教理念、****实践和地缘环境影响的现实主义外交策略,但在实施中往往突破现有国际战略格局,对外界而言具有高度的不可预测性。比如北美殖民地在追求国家独立时,毫不犹疑地放下宗教信念上的对立和对外部势力十预的不满,主动引入“旧敌”法国、西班牙来对抗英国,将独立战争发展成准世界大战,大大出乎英国的意料。而在建国之后,美国又“背弃”赖之立国的自由主义革命理念,以对欧洲战事中立为由,拒绝介入法国大革命。可中立没几年,美国又“捐弃前嫌”和英国签订《杰伊条约》结成准同盟,并在亚当斯时期和前盟友法国打了一场准战争。硝烟未散,美国旋即对法亲善,甚至从法国手上买下路易斯安那殖民地让领土翻倍。之后,美国又转变立场,不惜以伤害自身经济为代价对英法禁运,并为此和英国重燃战火。可以说,美国的孤立主义外交实践从一开始就不是后人所理解的置身事外的“孤立”,而是积极地在各大势力之间纵横裨阖,让它们相互牵制从而无暇十涉美国的一种主动十预性外交,可谓是英国“大陆均衡”政策的升级版。   
在美国史上,类似的做法并非孤例,且随着国力提高,面临外国十预的地缘****风险迅速降低,后来出现的“新孤立主义”外交比起过去有过之而无不及,体现为通过与区域性大国结盟来缩短战线,实现战略资源再分配,从而更有效率地对敌对势力进行压制。中美关系正常化就是这种做法的典型。推动该政策的尼克松本是强硬的反共先锋,正因为他坚定的反共立场,以至于当时几乎无人能预料到他会一反常态地主动与“红色中国”接触。这种基于共同敌人的现实主义结盟,让美国在缩短战线的同时给苏联带去来自东部的压力,从而帮欧洲减轻来自苏联的压力。回顾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这里保留了“旧时代”结盟不受意识形态局限、对外高度不可预测性的特点,同时又有“新时代”战略资源再分配、战略优先级再规划的特点。   
其次,美国的孤立主义外交并不是全面孤立,对某个区域采取孤立主义往往对应着在其它区域的扩张。华盛顿在任内虽然发布《中立宣言》表示不十涉欧洲事务,但同时接见了拉美殖民地的反抗军领袖,对当地人民追求自由民主独立表示支持,出钱出力赞助他们去欧洲寻求援助。当时不少南美解放运动ld人都曾在纽约招兵买马,美国借此在西半球大力输出革命。1798年美法交恶时,美国甚至打算派兵南下解放拉美,避免殖民地的财富经由西班牙流入法国。在美国的暗中扶持下,拉美殖民地借助拿破仑战争的机会纷纷独立。而后美国通过《门罗宣言》,公开阻止欧洲列强收回前殖民地,从而确立了在西半球的霸主地位。当时美国国力虽并不强大,却拥有世界级规模的贸易商船队,如果它放弃中立倒向任何一方,都会严重打击另一方在战时获取资源的能力,因此欧洲列强对于美国一方面对欧中立、一方面在拉美扩张的态度保持了默认。   
19世纪中后期,美国继续对欧保持孤立,但却借机加强了在亚太地区的扩张。先是借德克萨斯领土争端挑起美墨战争,拿下旧金山为中心的太平洋沿岸地区。相比必须要绕道好望角才能抵达亚洲的其它国家而言,美国当时控制了通往东亚最近的航线。之后美国借中英****战争趁火打劫,又派军舰对幕府日本强行开国,并两次试图打开朝鲜国门。同时还积极干预夏威夷王国内政,和当地白人移民勾结,推翻当地zf而强行兼并夏威夷。20世纪前叶,美国重新定义孤立主义,借古巴事件对西班牙宣战,不仅将西班牙赶出西半球,还借机夺走了菲律宾和关岛。在亚太地区站稳脚跟后,更趁势推动门户开放政策,加入瓜分中国的殖民热潮。即使在一战后,孤立主义政策也没有延缓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扩张,反而通过《华盛顿协议》对试图挑战霸权的日本进行打压。中美建交之后,美国可以集中精力在欧洲对抗苏联,这离不开中国在东亚和第三世界国家对苏联的牵制。   
第三,美国采用孤立主义外交的同时往往会以“自残”的方式施行极其短视的经贸政策,进而危及世界经济稳定和发展。在拿破仑战争时期,面对英法两国同时施压,美国连续两任总统决心以“自断经脉”的方式来严守中立立场,先后通过《禁运法案》禁止本国贸易商与交战双方进行交易,后来连美加的陆地贸易也一并禁绝,彻底自绝于欧洲主导的国际贸易体系。这场禁运对欧洲经济冲击有限,但对美经济伤害极大,还一定程度上催生了美国对外军事冒险的野心,在1812年对英属加拿大发动侵略战争。   
一战后,孤立主义再度弥漫美国政坛,而1929年的经济大萧条让这种以邻为壑的经济政策再度甚嚣尘上。美zf当时认为大萧条是恶劣的国际环境所致,因此在1930年通过了《关税法案》,将关税提高到百余年来的最高水平。但该政策不仅没有拯救美国的经济和就业,反而招致其它国家的报复性政策,恶化和延长了大萧条并沉重打击了世界贸易。后来,美国又率先脱离金本位,恶性通胀席卷世界,彻底搅乱世界经济,某种程度上为右翼极端势力上台铺平了道路。同一时期,美国还通过了按国籍进行配额的移民法,不仅对大部分地区关上大门,还部分导致当时的犹太人无法逃离纳粹魔爪。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尼克松任内。为了对抗温和的失业率和通胀率,尼克松贸然解散布雷顿森林体系,结果不仅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反而带来“滞涨”。而美国“先发制人”的汇率政策也让其它国家碎不及防,整个市场陷入极大的不确定性。美国如此“自私任性”的做法让他国失去了对它的信任。与黄金脱钩的美元虽然让美联储可以制定更有弹性的货币政策,但过高的弹性却成了之后每一次经济危机的导火索。   
发布商机信息及企业宣传推广--请移步注册重庆商务网!!
快捷入口:给经典重庆客服留言
2
 楼主| 发表于 2016-9-4 06:48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查看全部内容 登录 | 入驻经典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驻经典  

本版积分规则

  • 欢迎关注重庆发展,多发帖多回帖才能持续保持帐号活力哟!请不要发表任何政 治,领 导,官 员,人 事及其它违法违规类言论,以免帐号被封禁。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经典重庆旗下网站 | 24小时客服:13424176859 308675020

爱重庆,爱上经典重庆! 爱重庆,就上经典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