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美图库!!
查看: 111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忠县] 乡村碓窝

[复制链接]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7-6-13 19: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重庆商务网,重庆电子商务第一网!

登陆享受更多浏览权限哟~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入驻经典 

x
乡村碓窝2017-06-13 11:51扫描到手持设备
字号:




“舂,舂,舂老米。开了锅,煮老米。吃了老米,长身体……”这是乡间流传的一首《舂米歌》,描述的是农民一边舂米,一边吟唱的情景。歌谣朗朗上口,不仅反映了丰收的喜悦,也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舂米,碓窝是必不可少的。碓窝在古时被称为碓或臼,制材一般为木质、石质和铁质。四川、重庆一带通常为石制,是由村里老石匠一锤一锤凿打出来的。在农村,碓窝不仅用于打糍粑,还是农家常用舂磨五谷杂粮的工具,需与碓窝棒配套使用。

过去,中秋节之时,人们喜欢用碓窝打糍粑,庆祝节日和收获。打糍粑是个力气活,但也得讲究技巧,人们将糯米倒进碓窝,再将两根洗净的碓窝棒抹上香油,两个人口中不自觉地喊着号子,你一下,我一下有节奏地对舂,直到糯米被捣成泥状。

用碓窝舂出来的糍粑格外雪白软糯,蘸上白糖和炒熟的黄豆粉,十分香甜。那份香甜,会顿时让整个农家院落都弥漫着快乐。

如今,节日里用碓窝打糍粑的习俗在慢慢淡化,吃上乡村碓窝打出来的糍粑成为一种奢侈。那份童年记忆中的美味,渐渐变成一种浓浓的乡愁。   

记者 赵军 摄


发布商机信息及企业宣传推广--请移步注册重庆商务网!!
快捷入口:给经典重庆客服留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驻经典  

本版积分规则

  • 欢迎关注重庆发展,多发帖多回帖才能持续保持帐号活力哟!请不要发表任何政 治,领 导,官 员,人 事及其它违法违规类言论,以免帐号被封禁。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经典重庆旗下网站 | 24小时客服:13424176859 308675020

爱重庆,爱上经典重庆! 爱重庆,就上经典重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