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聂德在野鸡圈舍喂食。
本报记者 牟樱杰
近日,记者在白石镇打泉村三组的忠县泉林野鸡养殖场看到,一群野鸡爬上竹竿,再飞到草丛中寻觅虫子和野菜等食物。
养殖户聂德说,林下的草本类植物可以为野鸡提供天然饲料,他只需加上一些玉米和麦子,就可以节约大笔饲料费用。另外,禽粪可为竹林提供肥料。
今年37岁的聂德是白石镇打泉村三组村民。5年前,聂德一直在上海、广东等地的服装厂打工。打工的时间长了,就想回家发展。
回家干什么呢?创业吧,项目在哪里?
“野生野鸡严禁猎杀和非法经营,因此人工养殖野鸡商机无限。”有一天,聂德有了灵感。
2012年6月,聂德回到老家,承包了老屋周围的30亩荒山,购进了第一批野鸡苗试养。几个月里,聂德吃住在鸡场,利用网络、书刊不断学习养殖技术,围养、定点建鸡舍、定时喂玉米、放养,鸡场的养殖模式设计、疫病防控,以及网围高度、鸡棚大小,无不体现了现代养殖技术的优势。
同时,聂德与本村村民签订农作物收购协议,每年收购1.5万公斤以上玉米、红苕、麦子等,增加了当地村民的收入。
半年后,第一批野鸡很快就售完了,也获得了一些利润。初尝甜头后,聂德建起4个标准化野鸡养殖场,用卖鸡的钱购进了第二批野鸡苗、第三批野鸡苗……
规模不断扩大,聂德发现散养野鸡的问题也随之而来:本就只有草和杂树的山上,很多地方寸草不生,野鸡也不爱出去觅食了。林下养鸡少了“林”怎么行?
经多方考察,聂德了解到,竹子四季常青,竹林中的青草、竹叶、昆虫、虫卵都是野鸡的天然饲料。2014年年底,当地zf大力号召发展笋竹产业,聂德立即流转近30亩荒山,成立忠县聂德笋竹种植园,购进红壳竹苗种上。
“土质较好的地块,红壳竹已经成林了。”聂德说,今年年初,他将一半野鸡放进竹林散养。这部分野鸡平时不但吃天然饲料,还有很大的活动空间,活动量大,免疫力提高很多,肉质也更可口。
在野鸡不断进食的过程中也给竹笋带来了不利影响:野鸡爱啄食,碰到竹笋就会啄上几口。因此,聂德决定在放野鸡的时候避开出笋高峰期,隔地定点轮放。
现在,聂德的养鸡场再也没出现寸草不生的情况,也没有出现过因疫病死亡的情况。目前,养鸡场存栏量1500余只,年产野鸡蛋5000余枚,养殖利润达15万元。
聂德表示,下阶段,将继续扩大林下养鸡规模,养出不喂任何饲料和添加剂的原生态林下野鸡,打出自己的野鸡蛋品牌;扩大笋竹规模,增加笋竹品种;继续利用好农村电商平台,直播养殖场的过程,争取把野鸡、鸡蛋、竹笋卖向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