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享受更多浏览权限哟~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入驻经典 
x
融智学校开学 本报记者 李林 教育是兴丰之基,强县之本。近年来,我县按照“学前教育社区化、小学教育集镇化、初中教育片区化、高中教育城区化”思路,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适度超前、统筹兼顾,通过“撤小、合近、扩强、带弱”机制,科学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努力让每个孩子接受公平优质教育。
缓解大班额问题
今年秋季,开学第一天,丰都中学融智分校的学生迈着欢快的脚步走进了校园,以新的面貌开始了新学期的学习,其开学典礼盛况空前。 据了解,今年暑期,该校全体老师对乌龙社区、龙河东片区安置房、马鞍山社区这些辖区内的679户家庭进行了走访,发现入学适龄儿童共计608人,采用通俗易懂的方法对农户们宣传了国家义务教育阶段的各项优惠政策,让学生和家长明确融智学校的招生范围和相关要求,确保附近居民第一时间了解政策,及时送孩子入学。 该校副校长陈士洪告诉记者,融智学校是应县城东拓之需所建,历经三次变迁,三次更名,始建于2015年,于今年全面建设完毕,占地面积61.37亩,可同时容纳72个教学班,目前已有小学部30个班、学生1515名,初中部17个班、学生935名。 据了解,近年来,我县投入近5亿元建成的融智学校、水天坪学校、琢成学校等3所学校已陆续投入使用,改扩建学校89所,新增学位17260个,城区和中心集镇大班额问题有效化解。
改善农村办学条件
教育均衡发展,离不开农村教育,针对此前农村教育水平较弱的情况,我县制定了《丰都县创建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工作实施方案》,建立“zf主导、教委牵头、学校主动、各方支持、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建立整改台账,实行销号制度,确保农村教育无短板。在全市率先实施了暑期全员大培训,建立县、乡镇、学校三级培训网络,专任教师参培合格率达100%;通过“领雁工程”“青蓝工程”等,大力推进名师、名班主任、名校长队伍建设,全县现有特级教师5人、市县级骨干537人,在聘高级教师525人。 “近年来,我县实施城乡布局优化工程,将中小学布局规划纳入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完善《丰都县教育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优先规划学校用地和校点布局。”县教委主任王筱军说,根据人口变化及生源分布趋势,将栗子大湾完小、名山街道和平完小等46所完小改制为中心校教学点,力争管理水平、师资力量、教学设备、经费保障、育人质量“五个对等”,将办学条件相对不足、生源数量相对较少的辖区中心校、中学整合设立九年一贯制学校5所,实现了10所学校现有资源的有效整合。 不仅如此,我县还狠抓项目建设,整合项目资金,全力推进农村学校校舍建设、场地软化、设备配置等八大工程。2014年以来,累计投入11.5亿元,为58所学校实施75个校舍改造项目,全县新增校地520亩、校舍16.2万平方米、运动场15.6万平方米;投入2.38亿元,为中小学校添置设施设备。 “根据我县城区学校布局规划,今年新开工建设实验小学金科分校、丰都县适存中学,启动高家镇二小、丰一中搬迁等前期工作,重点项目建设的推进,进一步扩大城区及中心集镇优质教育资源。”王筱军说,布局调整主要以改善办学条件、建设标准化学校为宗旨,充分利用现有校舍,尽可能在原有基础上扩建,做到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最终让每个孩子接受公平优质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