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美图库!!
查看: 12152|回复: 4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重庆现在咋样了】老百姓没钱了,企业没钱了,zf也没钱了

[复制链接]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7-11-26 21:2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重庆商务网,重庆电子商务第一网!

登陆享受更多浏览权限哟~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入驻经典 

x
转自老蛮

对于重庆经济,我用一个词来总结:穷。

今年前三季度,重庆城镇居民(注意,不包括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834元,而全国同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7430元,重庆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低于全国9.5%。鉴于全国目前的平均城镇居民收入也仅仅是刚刚实现温饱,还没达到普遍小康的水平,所以重庆城镇居民,整体上还在温饱线下挣扎。说明一下,重庆今年没有发布各区的居民收入数据,不过2016年底的数据是有的。重庆最有钱的区渝中区,2016年全年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只有34263元,只比当年度全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33616元,只高了2%。另外几个重庆人非常骄傲的区,江北区是33681元,渝北区是33546元,九龙坡区是33431元,统统都是个刚好赶上全国平均水平的成绩。

当然了,重庆山区农民同样也是穷,今年前三季度,重庆农民的人均收入9516元,较全国农民9778元的收入,低了2.7%。我大中国农民的平均收入水平大概略高于乞丐,普遍确实还能填饱肚子,但是随随便便就会因为大病一场而全家赤贫化。重庆农民的收入甚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所以重庆农民不要说大病,大概连感冒都是不敢有的。

重庆经济今年以来最大的特征,就是非金融企业存款的剧烈下降。截至今年10月底的重庆非金融企业本外币存款规模为11461亿,较去年底的12064亿,负增长5%。与此同时,重庆的企业贷款还在持续上升之中,今年10月底的重庆非金融企业本外币贷款余额18377亿,较去年底的17400亿,增加了5.6%。企业贷款增加的同时存款减少,只有一个解释:获得了贷款的企业转身就跑了。

在这里,我必须强调的是,重庆经济曾经高度依赖固定资产投资。然而,今年1-10月份重庆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13684亿,同比去年同期的13549亿,绝对值增幅仅仅只剩下1%。这已经没有增长性可言了。当然了,重庆统计局官方宣布今年1-10月份的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幅为10%,我不知道它使用了什么样的算法。丧失了增长性的固定资产投资数据,恰恰可以与剧烈下降的企业存款数据对应起来,形成完整的数据链条:企业撤离,当然会带来投资丧失增长性的后果。

在财政这边,今年前三季度重庆的国地税总收入(含代征关税及非税收入)2160亿,对比其前三季度3299亿的预算支出,即便国家将其全部国税收入都还给重庆,其财政刚性缺口依然达到1139亿,几乎持平2016年全年重庆1222亿的财政刚性缺口(4002亿财政支出-2780亿国地税总收入)。按现在这个趋势,重庆今年的财政刚性缺口将直奔1500亿而去。这种财政缺口是刚性的,是必须要填的。要么借债来填,要么就从东部不多的几个财政还存在盈利的省份以财政转移支付的形势抽血来填。今年东部省份的日子也不好过,全部指望抽东部的血来填重庆的坑也不现实,所以重庆今年发了720亿的地方债,其中214是借新还旧,其它基本上属于新增债务。

好吧,我们这么总结起来一看,今年以来重庆的老百姓没钱,企业没钱,连zf也没钱。然而,就在这样的背景下,重庆的楼市居然暴涨了!从去年下半年到现在,重庆主城区的房价与成交量的涨幅都超过50%,核心地区的房价涨幅直接翻番。这里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大量的深沪地区的资深炒楼党组团去重庆扫楼。嗯,扫楼这个词的意思就是一次性买整栋楼。然而被全社会的资金紧张逼得毫无办法的重庆官方,对炒楼视而不见,试图从房价泡沫中获得卖地和税收收益,当然也是其中的重要原因。

看了前面诸多文章的读者都知道,zf试图依靠高房价来挣钱,只能是饮鸩止渴。高房价将会提高城市实体企业的经营成本,给实业带来致命一击。重庆现在的企业资金萎缩,投资萎缩的局面,当然也与房价的突然暴涨互为因果。在现在这一刻,唯有希望重庆能够从地产迷梦中清醒过来。重庆的支柱性产业,除了钢铁水泥和铝材之外,事实上就两个:笔记本电脑和手机。这两个产业还都是从东莞手里抢来的。7年前重庆从东莞手里抢走笔记本电脑,去年又开始从东莞手里争夺OPPO和VIVO的代工生产线。然而重庆的竞争优势,就在于低成本。一旦它丧失了成本优势,高涨的房价抬高整个城市的生产和生活成本,那么它此前能抢到手的产业,明年也会离它而去。

而走掉的产业,真的就回不来了。

点评

这个国家永远有些自以为是的蠢货,不停地通过微博、博客之类的东西把自己到底有多么愚蠢公之于众。  发表于 2017-11-27 10:29
穷就穷,市ZF叫你这个傻逼来拿钱救急了?真是尼玛自己的稀饭都还没下锅,担心别人的汤圆太烫。  发表于 2017-11-27 10:27
这是哪个傻叉写的哦,里面的推断前后逻辑关系都不对,明明就是外行又非得冒充是懂经济的。  发表于 2017-11-27 10:25
发布商机信息及企业宣传推广--请移步注册重庆商务网!!
快捷入口:给经典重庆客服留言
2
发表于 2017-11-26 21:3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查看全部内容 登录 | 入驻经典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驻经典  

本版积分规则

  • 欢迎关注重庆发展,多发帖多回帖才能持续保持帐号活力哟!请不要发表任何政 治,领 导,官 员,人 事及其它违法违规类言论,以免帐号被封禁。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经典重庆旗下网站 | 24小时客服:13424176859 308675020

爱重庆,爱上经典重庆! 爱重庆,就上经典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