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早先少年时
大家诚诚恳恳
说一句 是一句
清早上火车站
长街黑暗无行人
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每每读起木心先生这首诗,都不免心绪变得清淡,开始沉浸在从前缓慢但质朴的时光里头。现在商业化快节奏的模式已经深入我们的生活里,每天从起床开始,几乎就是一场战争,
这也大概是,我越来越钟情于有历史感、文艺感格调的物的源头。
接下来要介绍的这个地方,某种意义上来说不算特别小众,但它所蕴藏的浓浓的历史感和背后许许多多的故事才最是吸引我。这个地方走的是洋务风的路子,是西洋文化石建筑的盛会,更是民国建筑风格的典型代表,几乎囊括了晚清到民国的百年建筑精华,这也是它独一无二的特色。也许因为这种种,它几乎成了我内心最偏好之地。
渝中区,白象街。
其实现在它的全名叫“白象街历史文化风貌街区”(下文都简称为白象街),有时候在忙碌的生活中感到累想放松一下情绪,又不想去太远的地方时,我都会选择去这里看看。因为站在充满历史感的建筑前,总能让我内心觉得平静,而这里也的确有许多值得去探寻的地方,所以帖子想详细写写这里。
在好几年前,白象街历史文化风貌街区还未修缮起来,这里还是历经了沧桑,破破烂烂的白象街建筑群。之所以关注到这里,只是因为它是个见证了重庆兴衰史的曾经的金融中心,是从前最繁华的地段,而现在很多人已不得知。在抗战时期,宋美龄、周恩来等等当时身处时政中心的人,都在这里留下过他们深刻的烙印。
1. 江全泰号
位于白象街142号,是一栋具有百余年历史的中西合璧风格的建筑,曾是美国大来公司旧址,后辗转至爱国实业家卢作孚名下。在抗战期间,江全泰号成为了重庆最知名的舞厅。入夜,灯火交映、气氛热烈,就连挑剔的宋美龄都趋之若鹜。
2. 李耀廷公馆,卜凤居
位于储奇门邮政局巷40号,建于清末民初。李耀庭1880年入重庆 经商,曾任重庆 商务总会会长,这里就是他的府邸。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巴县绅商刘沛膏在太平门安装100千瓦直流发电机,11月25日首次向外供电,正是李耀庭70岁寿辰。当晚公馆内50盏电灯齐明,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鲜事。
如今的白象街,经过了后人的修缮,变成了一条拥有怀旧情绪的商业街。虽然已不是那条纯粹的沧桑老街了,但也许用这种方式重生也是个两全之法。由于商家还未入驻完全,这条商业街鲜少有人逛,但这其实构成了我喜爱它的一部分原因,想来静心走走和感受历史的人,又有谁喜欢喧嚣的环境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