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地方集中进入“两会”时间: 放下GDP增速包袱渐成趋势

本报记者 定军 实习生 张文卓 北京报道
党的******后的第一次省级“两会”本周进入密集召开期。一个明显的转变是,响应****提出的高质量发展要求,各地zf在设定2018年GDP目标时更为实事求是。
据了解,截止到1月23日,安徽、江西、上海、新疆等地召开人代会,与2017年的经济增速目标相比,安徽和新疆均下调了2018年经济增速目标。
其中,安徽2018年经济增速目标为8%以上,比2017年8.5%左右的目标有所降低;新疆2018年经济增速目标为7%左右,与2017年7%以上的经济目标相比,也有所调整。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2017年各地经济增速目标,并与实际增速(包括已经公布全年或前三季度GDP)进行对比,发现超过10个省区市2017年未能达到此前设立的经济增速目标。
2018年,或许更多省份将下调经济增速预期目标。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中心研究员袁钢明指出,过去,很多地区的经济增长主要靠大项目和zf负债拉动,在2018年全国强调防范金融风险,进一步控制地方zf负债的情况下,靠大量举债来推动经济增长的“老路子”已经行不通。“有的地方大项目多,资金来自银行贷款,贷款和利息由后续主政者来还,这个路以后难以行得通。”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zf工作报告显示,新疆2017年经济增速为7.6%,完成了年初制定的经济增长目标。安徽2017年的经济增长目标是8.5%左右,安徽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全省生产总值27518.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5%,与预期目标一致。
此外,来自官方数据显示,上海、江西2017年经济增速为6.9%、8.9%,高于去年初预期增长6.5%左右、8.5%左右的目标。但是两地也没在2018年上调经济目标,而是维持和2017年一致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