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君涛在事发地点讲述当时救人的情景。
记者 杨忠明
开栏的话:
新春走基层,是本报记者接地气的优良传统。新的一年春节就要来临,本报记者纷纷深入农村、社区,走进田间地头,走访普通家庭,用镜头和文字捕捉美好的新春气息、发展气象,瞧瞧城乡面貌新变化,真实反映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娓娓讲述人间真情、百姓故事,为特色产业发展和特色中等城市、美丽乡村建设凝心聚力。即日起,本报将开设“记者新春走基层”栏目。敬请关注。
“这么冷的天,下水好冷哟!”“君涛这娃儿不错!”“要不是他,那孩子可能没救了。”
近日,双桂镇退伍军人徐君涛跳水救人的事在全镇传为佳话,大家纷纷伸出大拇指称赞徐君涛的见义勇为行为。
1月27日下午1时许,今年32岁的退休军人、双桂镇桂溪社区居民徐君涛完成了当天的生意,只身一人来到老家——同德村大石水库钓鱼。
大石水库是当地一个库容较大的水库,水域面积52亩,里面有很多鲫鱼,一年四季,附近一些村民闲时喜欢坐在水库边钓鱼,即使冬天也是如此。
徐君涛同样喜欢钓鱼,每周大约二三个下午到水库 “过瘾”。
当天,他刚撒窝、下竿,蹲在水库边,忽然听到村党支部****向国军大喊“救人,有人落水!”
由于水库有三个库汊,徐君涛在最外面的库坝处钓鱼,根本看不到里面库汊其他钓鱼的人。
作为村党支部****,根据河长制要求,向国军也是这个水库的责任人,经常到水库边查看水质,闲时也会“甩两竿”。当天是周末,向国军也在水库边钓鱼。
听到急促的呼救声,徐君涛根本没有思考,丢下手中的鱼竿,立即起身,朝着对面库汊跑去。
从徐君涛钓鱼的地方到里面库汊有300多米。他逢沟跨沟,遇坎跳坎,仅用两分钟便跑到了库汊,看到离岸边6米的地方,一个黄色羽绒服帽在水中若隐若现。
“救人要紧!”徐君涛来不及多想,也顾不上脱衣服和清理身上的手机、财物,纵身一跃跳入水中,用手抓住帽子往上拉。
“当时的水温非常低,水中冰冷刺骨。”过了一会儿,徐君涛感到身上冰凉,手脚无力,只得举着帽子,尽力将孩子的头拉出水面,奋力向水库边游去。
游到岸边,身体乏力的徐君涛带着孩子靠在岸边,和随后赶来的村民共同将孩子救上岸。
徐君涛和村民将孩子的头侧向低处,倒出呛水,孩子的眼睛慢慢动了一下——孩子获救了。
被救的孩子是同德村少年徐超将,家在水库边不远处,今年14岁,正上初中。
徐超将也喜欢钓鱼。当天中午,他只身一人来到库汊钓鱼。下午1点40分左右,他见鱼漂忽然下沉,立即扬竿,一条鱼将他的鱼线拉得吱吱作响。他意识到是一条大鱼,立即起身向后退,以让出更大空间与大鱼搏斗,不料一脚踩在一坨稀泥上,连人带竿滑入水中。
徐超将钓鱼的地方是一个峭壁,岩石向下向里伸进,加之水深,他根本无法爬上岸。
徐超将在水里扑腾,渐渐地,体力越来越差。他慢慢地下沉时,幸好被对岸的向国军看到,在徐君涛奋不顾身的帮助下,才得以获救。
“如果不是徐君涛相救的话,这孩子的后果就难以想像了。”村民徐大安说。
“当时孩子几乎是奄奄一息了,确实是徐君涛救了他一命。”向国军证实。
“救人上来后,徐君涛冻得浑身打颤,他根本没有考虑个人的安危,值得我们大家学习。”村民向光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