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美图库!!
查看: 137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忠县] 天下至德,莫大乎忠 忠文化研讨会发言摘要

[复制链接]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8-9-14 09: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重庆商务网,重庆电子商务第一网!

登陆享受更多浏览权限哟~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入驻经典 

x






忠文化研讨会现场



徐小跃(南京图书馆馆长、南京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副院长、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 忠者诚也,诚者忠也,信则诚也,诚者信也。忠和五常之德形成内在关联,也就是忠爱、忠正、忠敬、忠善和忠信。“仁义礼智信”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用一个字概括起来那就是“忠”。 忠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在新的形势下一定要遵循“两创精神”,即创造性的转化和创新性的发展。要融入各行各业、从上到下,从文化到道德、思想、信仰,更要结合“中国梦”的思想,结合中国g**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周勇(西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首先,要学习掌握好研究建设传承忠文化需要遵循的理论指导和基本方法。 其次,现在研究忠文化的时候还需要进一步回答好几个基本问题: 一是忠县忠文化的源头在哪里?要去梳理忠文化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关系。第二个问题,忠县忠文化是重庆历史文化当中的特色文化。第三要追根溯源弄清传统文化当中忠文化的内涵。第四要进一步挖掘忠文化所具有的时代价值的基本内涵,用以引领风尚、重建道德、服务社会、推动发展。 最后,要弄清楚什么是忠文化。至少应回答时代,区域,核心要义,概括性表述和核心表述,忠文化与本土文化、中华文化的关系等5个核心问题。



蓝锡麟(重庆市文联原党组****): 我们现在研究忠文化,首先要回到“忠”的原初意义、普遍意义上去,才能和当代中国价值观对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敬业、诚信等都是忠的范畴。 “忠州四贤”是忠县目前关注度还不够的忠文化资源,把“忠州四贤”的忠文化挖掘出来、宣传开去、传承下去,是当务之急,是忠县继承和发扬忠文化的重中之重,是忠文化能够产生更大影响的突破口。




王川平(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名誉馆长、研究员): 为什么唐太宗要赐名这个地方为忠州?梳理忠文化和与忠有关的历史,发现是因为巴蔓子的故事感动了唐太宗。天下至德,莫大乎忠,这句《忠经》里的话,是我对忠的最基本理解。 忠县在建设忠州博物馆,梳理本县文化时,就确立了“忠义之魂,大地史书”的展览大主题,其中一个主题就叫忠义忠州,包括了巴蔓子、严颜、甘宁、秦良玉等忠诚良将,白居易、李吉甫、陆贽、刘晏“忠州四贤”。忠州博物馆就是用忠州的厚重历史和经典人文,凸显根植于忠州大地上的忠文化。所以,忠县建设忠文化有这份自信。




陈川(重庆市作协zx): 忠县全力打造忠文化,文学不应该缺席,应充分发挥文学自身优势,通过优秀的作品增强忠文化的感染力、吸引力和传播力。因此,建议忠县有关方面重视本土历史题材的创作,提高组织化程度,综合施策加大支持力度,既促进文学创作的繁荣又助推忠文化的传播。 同时建议调动忠县本地作家、聘请市内外作家创作忠文化文学作品,以及创新传播方式,组织网络文学创作,并加强现实题材的创作,讲述新的忠县故事。



邹后曦(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 忠县是一个文物大县,有不可移动文物1046处,地面地下文物的重要级、影响力、学术价值、出土程度在全市有重要地位。建议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以忠文化为主题,以全域旅游为目标,打造一个文化创意、保护展示利用的项目。 皇华城是江中孤岛,既有山水结合之美,又有马昆抗蒙的英勇故事,还有较为完好的宋代城墙,它的社会价值就是所体现出来的忠文化。



李重华(重庆市社科院文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忠县不仅要把忠文化推向全国,还要建设13亿中国人和6000万海外华侨华人的忠文化重镇。要把我们的忠文化和其他国家的忠文化联接起来,推动中外忠文化的交流与互建。 挖掘利用忠文化资源,仅限于巴蔓子、严颜、秦良玉是不够的。实际上,皇华城保卫战中马昆的英勇无畏不亚于严颜,“唐代四贤”之一的刘晏是大名鼎鼎的经济学家、大学者,《三字经》里有10句是写他的。刘晏被迫自尽的时候,他的家产就是两车书、几袋粮,就这么清廉。 最后要持之以恒,以大手笔来推进忠文化建设,要一届一届干下去,多争取市级有关部门的支持。




黄晓东(重庆市地方史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忠文化是最富有特色的,它不只是一个忠的含义,还与诚、信、勇、孝相结合,形成了有特色的忠县忠文化。 我认为,文化建设是否促进了社会发展,就看广大人民群众是否受益,这是文化的出发点和归属。这种精神文化的落地,除了建主题公园外,还要用活动等载体,一点一滴地积累、促进,通过一些机制让社区、机关、学校等共同构筑忠文化体系。




陈仁德(中华诗词学会理事、重庆诗词学会副会长): 在忠县,忠的精神不只体现在历代英雄豪杰身上,在国家危亡时刻,普通的忠县人身上一样闪现着忠文化的光芒。 据《忠县志(民国)》记载:“忠县自抗战以来,截自三十四(1945)年止,出征士兵计39183名。”根据分年度统计,民国三十四年为1742名,为年度最少,原因是抗战已接近尾期。民国二十八年出征7438名,为最多,当年zf下达征兵计划为6444名,结果超出将近1000名,足见忠县人的忠勇爱国。当年忠县共有74479户,男237895人、女236753人,男女共474648人。除去未成年和超龄男性,适龄青年大约只有6万人,出征抗日却近4万人。 这一组数据足以说明,忠文化的精神已深入骨髓,在忠县世代传承。




杨矿(重庆市文联副zx): 我们既要解决什么是忠文化的问题,也要解决忠文化在哪里的问题,还要解决忠文化有什么用的问题。 忠文化是历史留给忠县人民最为宝贵,也最有开发价值的资源。特别是在当今形势下,我觉得有必要把它做大做强。忠县完全可以规划建设忠文化园,目标就是建成国家5A级景区。忠文化园做起来后,要让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游客都到忠县来感受忠文化。 在新的历史时期,新的发展阶段,要把忠文化转化为推动忠县发展的动力,把忠文化项目化、物化、固化、形态化,让每一个老百姓都看得见、摸得着。



姜春勇(重庆日报副总编辑): 传承发扬好忠文化首先要解决好忠文化标志标杆的问题,让忠文化成为一种标志、一个符号、一张名片。 从宣传的角度讲,塑造一批现代忠文化典型人物,将忠文化人格化、故事化是最好的宣传方式。要打造一个仪式,文化的仪式化非常重要,把“三月会”打造成全国有名的,甚至全国唯一的纪念巴蔓子的仪式,让这个仪式成为大家纪念巴蔓子、学习忠文化的载体。其实仪式不在多,但必须要有标志性、典型性,甚至唯一性。



张国圣(光明日报重庆记者站站长): 忠实际上是一切美德的核心,所以忠文化理所当然是中华传统文化。以文化孕育的各种美德当中,忠文化与其他优秀传统文化形态相比,我觉得是内核和表象的关系。忠县打造忠文化的时候研究了很多文化,比如孝文化、信义文化,实际上忠文化是这些优秀文化的内核和源头。忠文化既是自己的内核又是自己的源头,所以忠县打造忠文化是有自己的优势的。



康清莲(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副院长): 忠文化内涵很丰富,比如忠诚、忠厚、忠心、忠贞等,都是从情感上来说的。所有的内涵,其实概而言之都是情感上的一往情深。用现在的话来说,爱祖国、爱人民、爱家乡、爱亲人,就是发自内心的一种爱。 忠就是每一个人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恪尽职守、尽心尽力。如果每个人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好,这个社会就是一个有序的社会,所以这就是每个人的责任感、使命感。简而言之,忠就是每个人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干好。



刘德奉(重庆市文化研究院院长): 忠文化绝对不只是忠县自己的文化,也不仅仅是重庆的文化,而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以后开展类似活动,一定要站到国家的高度来做这样的文化。 5000年来,在忠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留下了大量文献,流传着大量故事,涌现出众多典型人物,形成了丰富的诗歌、小说、散文、戏曲、民间习俗等。《忠义集》《忠经》等著作,只是忠文化文献史料中的九牛一毛。如今,我们应该做一系列工作,让这些文献史料更系统化、全面化,从而形成一批研究成果。



忠县城全景

9月7日,忠文化研讨会在忠县举行。2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忠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忠文化的核心内涵、在当代社会弘扬忠文化的现实意义,以及忠县下一步该如何宣传打造并传承忠文化等主题进行交流发言。

与会专家认为,忠县忠文化资源丰富,它与诚、信、勇、孝等相结合,形成了有特色的文化。忠县应做好忠文化的研究、建设和传承工作,进一步挖掘忠文化所具有的时代价值的基本内涵,用以引领风尚、重建道德、服务社会、推动发展。

本版文字由伯华提供,图片由毛幼平提供



发布商机信息及企业宣传推广--请移步注册重庆商务网!!
快捷入口:给经典重庆客服留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驻经典  

本版积分规则

  • 欢迎关注重庆发展,多发帖多回帖才能持续保持帐号活力哟!请不要发表任何政 治,领 导,官 员,人 事及其它违法违规类言论,以免帐号被封禁。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经典重庆旗下网站 | 24小时客服:13424176859 308675020

爱重庆,爱上经典重庆! 爱重庆,就上经典重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