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美图库!!
查看: 1120|回复: 2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对重庆电专的建议,工科教育与纸上谈兵

[复制链接]
匿名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匿名  发表于 2023-7-31 15:46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重庆商务网,重庆电子商务第一网!

登陆享受更多浏览权限哟~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入驻经典 

x
本帖最后由 匿名 于 2023-7-31 16:16 编辑

有篇关于重庆电专升本失败的文章很出名,也流传了很久;但是仔细读一下这篇文章并没有客观的反映重庆电专起伏原因,甚至对我国工科教育和制造业纸上谈兵的现象没有做深入分析。

重庆电力校是周总 理亲自在全国组建的7个电力校之一,而且附近有重庆发电厂:实际上重庆发电厂的关闭才是重庆电专起伏的根本原因。
重庆发电厂是苏联援助的发电厂。苏联的工业比较少用电子控制技术,相当于是一个生产环节配置若干人,所以重庆发电厂的员工一直较多。同时,由于重庆发电厂是苏联援建的唯一一个电厂,所以行政级别比较高,在大学生毕业包分配的时代时常有优秀大学生分过来。
客观的说,在很长一段时间,重庆发电厂的技术都是最先进的。
这样的结果就是重庆电力校的学生可以就近在重庆发电厂实习、见习;重庆发电厂的优秀员工甚至可以在重庆电力校兼任老师。套用医学院和医院的关系,此时的重庆电力校就如同医学院,此时的重庆发电厂就如同临床医学院,两者相互配合相得益彰,以至于重庆电力校形成了一面旗帜——早年的重庆电专对外也说自己是火电(厂)为特色的学校也来自于此。
这种工科教育就形成了“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的良性循环。甚至于,08年的重庆发电厂人力资源部部长——以当年年级第二的成绩进入重庆发电厂年级第一去的四川电力总公司——兼任重庆电专《用电检查》课程的老师也能给重庆大学电气学院来重庆发电厂参观的学子讲解技术问题。
然后,重庆发电厂关闭了。

除此之外,导致重庆电专起伏还有一个技术原因,后来兴建的发电厂是采用的德式发电厂,自动化水平相当高,以至于很多环节不再需要“人海战术”了,大屏幕上很多技术指标一目了然。甚至于08年,电力系的系主任杜老师还在毕业年级大会上感叹“现在海南修个与重庆发电厂同等规模的发电厂才只需要175人,甚至广州电网500kV变电站实现了无人值守”!——此时的重庆发电厂在职员工应该是1500多一点:这也是重庆电专招生人数缩小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种技术原因导致的结果远不止电气毕业生需求人数的大幅度下降,还间接促进了我国工科教育“纸上谈兵”倾向的加强。为什么会导致这种倾向呢?这种德式发电厂相当于全身装接了各种检测仪器的病人——病人有什么问题马上仪器就立即报警了——发电厂的员工逐渐从诊断电厂运行的“医生”摇身一变为类似于接电话的看门大爷“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有了问题只需要打电话通知检修团队过来就行了——甚至于很多电厂的检修团队逐渐“外包”。
这样,对于电力系统招聘员工来说就不再需要考虑员工的专业度高深了,只需要有985211文凭就可以了——985211的评选标准是“老师的论文”而不是学生的专业程度——所以也是另一种“纸上谈兵”。甚至于,有些电气院校的电机拖动课程讲发电机和电动机就戛然而止不需要灵魂深处闹革命了——连变压器都不用讲了——对于大部分电气学子来说很少会用到变压器知识除非进电网。甚至于,国家某电网的招聘也不再以供用电技术毕业生为主,以发电厂自动化为核心课程的电气毕业生成了电网缘木求鱼的“鱼”:这种没有接受过“供用电技术”训练的电气学生很容易把电价当作财务成本而不是机会成本。
试问,现在国家某电网的HR也能给新进员工开设并讲解电气课程吗?所以,这种语境下的工科教育、以及工科人才选拔和招聘都逐渐沦为”纸上谈兵”的表演。
这种纸上谈兵倾向也是电网员工收入远远落后于烟草等行业的根本原因,也复现了马克思主义政 治经济学中的技术对劳动的替代。

这种工科教育和评价招聘的“纸上谈兵“以及技术问题,更深层次的影响就是我国工业高质量发展遇到瓶颈,毕竟很多工业技术是来自于实践并对实践的不断优化,并不是课堂就能自然而然的出现的。

发布商机信息及企业宣传推广--请移步注册重庆商务网!!
快捷入口:给经典重庆客服留言
匿名
来自 2楼
匿名  发表于 2023-7-31 15:49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查看全部内容 登录 | 入驻经典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驻经典  

本版积分规则

  • 欢迎关注重庆发展,多发帖多回帖才能持续保持帐号活力哟!请不要发表任何政 治,领 导,官 员,人 事及其它违法违规类言论,以免帐号被封禁。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经典重庆旗下网站 | 24小时客服:13424176859 308675020

爱重庆,爱上经典重庆! 爱重庆,就上经典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