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登陆享受更多浏览权限哟~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入驻经典 
x
近日,武汉市社科院主办的《武汉社会科学》杂志2023年第2辑发表题为《基于新发展格局下的武汉与广州发展比较研究》的文章,在梳理分析国内头部城市发展情况后指出,广州与武汉的地位、功能最为接近,有很多相似点和契合度,是现阶段武汉最合适的对标对象。
在从全国经济中心、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国家商贸物流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区域金融中心、综合交通枢纽、城市规划建设、都市圈和城市群等8个方面,比较研究了武汉与广州之间的功能差距和短板弱项后,文章提出了武汉以广州为学习对标对象进行追赶及缩小差距的重点方向和路径。
“对标的目的是为了追赶、缩小差距,甚至实现超越。”课题组组长、武汉市社科院副研究员周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从GDP总量来看,武汉正在缩小与广州的差距,2021年武汉是广州的63%,比广州少约1.1万亿,2022年比重增加到65%,总量差距缩小到9973亿元,“长期保持GDP平均增速高于广州2个百分比以上是武汉能否实现赶超的关键”。
为何对标广州?按照文章的解释,“只有广州既满足规模体量、发展水平领先,又满足对区域发展的综合性功能作用相似的两个关键点,且与武汉同为建设中的国家中心城市。”
如何实现赶超?最终比拼的仍将是城市“实”力。在今年的“新春第一会”上,武汉明确将发力重点聚焦在“科技创新”,并提出举全市之力推进“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不久前,武汉市党政代表团先后赴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考察学习,“科技”和“创新”几乎贯穿全程。
面对国内大循环、内陆崛起、产业转移等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机遇,如果能抓住乘势而上、重塑优势的机会,武汉的“天花板”也许还可以更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