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陆享受更多浏览权限哟~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入驻经典 
x
很多重庆人都知道并且认可这么一个说法:重庆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南宋光宗赵惇先封恭王、再登基(一说是先当太子、再登基),所以在1189年自己登基的时候,自诩“双重喜庆”,把自己的封地恭州改名为重庆。
然而《宋史·孝宗本纪》和《宋史·光宗本纪》上非常清晰地记载着他的履历:
公元1162年,孝宗继位之后,他十五岁的儿子赵惇被封为恭王,也就是封地在恭州的亲王;
公元1171年,赵惇被立为太子;
公元1189年,孝宗传位给赵惇。
从这个年代差异大家就能看出来,赵惇从封王到当太子,中间隔了9年;从当太子到登基,中间隔了18年;从封王到登基,隔了27年。
这么漫长的时间间隔,如果真要扯上双喜临门,是非常牵强的。
所以接下来,我们要分析另外一件事:恭州为什么要改名。
《宋史·光宗本纪》记载,淳熙十六年八月甲午,升恭州为重庆府。
这是一个规矩。
《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甲集卷九》明确记载:旧制,天子继位……若节镇州则建为府。
在宋代的行政区划里,州府算是同一个梯队,但是府要比州高半级。所以,皇帝在登基之后,如果自己的封地是州不是府,都要把自己的封地升成府。
度宗登基之前的爵位是忠王,封地在忠州(今天的重庆忠县),他登基之后的咸淳元年(1265年),把忠州升为了咸淳府。(《宋史·地理志》)
说到这里,大家就明白,为什么宋光宗赵惇即位之后,要把恭州改名了。
接下来就是最核心的问题了,为什么要叫“重庆”,这两个字,不管是跟渝州还是恭州,都扯不上任何关系。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重”字。
光宗登基之后有两个礼仪方面的重要举措:以自己的生日农历九月初四为重明节;把自己封地的名字改为重庆府。
大家一眼就能看出来,这两个词里有一个共同的字:重。
这个字,不是随便想的,是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他的父亲宋孝宗退位以后,居住的宫殿名叫“重华宫”。(《宋史·孝宗本纪》:帝素服驾之重华宫。)
孝宗对待自己的养父高宗极其恭谨孝顺,光宗作为孝宗的亲儿子,自然要表现得更加优异才能让朝廷上下满意。
所以,他给自己选定的年号就是“绍熙”,意思是“继承孝宗的淳熙”。
另外,用“重明”(重华圣明)来给自己的生日命名;用“重庆”(重华喜庆)来给自己的封地命名,无一不是在向自己的父亲示好。
再来看一看这个“庆”字。
从南宋皇帝给封地改名的传统来看,是一定要采用一个比较吉祥的字,比如宁、定、淳、庆,主要是图一个好口彩。所以,重庆的“庆”字,我们是可以理解的,就是为了吉祥。
而且刚好光宗也比较喜欢这个“庆”字,他的父亲孝宗给高宗当养子的时候封号是“普安郡王”,封地在今天的四川的剑阁一带。1190年,光宗非常贴心地把这里升级为隆庆府,也选了这个“庆”字。(《宋史·光宗本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