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享受更多浏览权限哟~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入驻经典 
x
本帖最后由 广州在吃 于 2024-10-1 13:11 编辑
人均GDP超全国 重庆迈入科学发展新时期 改革开放以来,历届重庆市委、市****带领全市人民锐意进取、奋力拼搏,科学应对行政体制变化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历经30余年的努力和奋斗,不负重托,不辱使命,继2011年迈入GDP总量“万亿俱乐部”之后,2012年重庆人均GDP达到39083元,超过38449元的全国人均GDP水平,为率先在西部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人均GDP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贫富状况的标志性指标,是经济发展进程中取得阶段性成果的重要体现,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针。重庆在直辖15年之后,终于在2012年实现人均GDP超全国水平的目标,迈入科学发展的新征程。 一、回顾历程:两度被动回落,两度主动赶超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对重庆市行政区划进行了两次大的调整:1983年综合体制改革和1997年重庆成为中国第四个直辖市。两次变化将重庆人均GDP增长轨迹清晰地划为两个阶段,也清晰地反映出重庆在改革开放以来对全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一)1983年综合体制改革:一落一起,重庆的第一次贡献 综合体制改革前的1982年,重庆市辖9区4县,总人口651.2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16.6万人,占64.0%。重庆人均GDP为724元,全国人均GDP为526元,重庆人均GDP比全国水平高37.6百分点,重庆经济发展大大好于全国水平。 1983年重庆综合体制改革后,原永川地区的8个县划归重庆,重庆市行政区划扩大为9区12县,这一调整使重庆1982年总人口由651.23万人增加到1379.9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074.94万人,占77.9%,农业人口比调整前增加了658.34万人,比重增加13.9个百分点,这次综合体制改革使重庆有了第一个贫困县――潼南县。 区划调整使重庆市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下降,人均GDP由1982年调整前的724元降低为489元,降幅为335元,仅为调整前的67.5%;与全国相比,由比全国人均GDP高37.6个百分点变为低7.0个百分点,降幅为44.6个百分点。综合体制改革后由于人口的增加,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农业人口的增加,加重了重庆经济发展负担。国家实行市带县改革,重庆担负起8个农业县经济发展的重任,构成大城市带大农村的二元经济结构。 综合体制改革以后,重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的改革方针,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拉动作用,取得积极成效。经过12年的奋斗,经济发展水平终于在1995年赶上全国。1995年重庆市人均GDP为4897元,全国人均GDP为4854元,重庆人均GDP比全国水平高0.9个百分点,这是重庆对全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做出的第一次贡献。 (二)1997年成立直辖市:二落二起,重庆的第二次贡献 直辖以前的1996年,重庆人均GDP为5648元,全国人均GDP为5576元,重庆人均GDP比全国水平高1.3个百分点,经济发展好于全国水平。 1997年重庆成立直辖市,行政区划再次进行了大调整,原四川省所属的万县市、涪陵市、黔江地区所辖的22个区县划入重庆,使重庆行政区划变为43个区市县(现调整为38个区县)。1996年总人口由直辖前的1529.71万人增加到3022.7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445.66万人,占80.9%,农业人口比直辖前增加了1331.13万人,比重增加8.0个百分点。直辖划入的22个区县里,贫困县的比率高达90.9%,有20个贫困县,其中国家级贫困县12个。贫困人口达316万人,占重庆市贫困人口的86.3%。直辖后重庆人均GDP再次发生重大变化,跌到全国水平以下。1996年重庆市人均GDP由直辖前的5648元降为3913元,由比全国人均GDP高1.3个百分点变为低29.8个百分点,降幅为31.1个百分点。 由于人口的增加,尤其是贫困地区人口的增加,使重庆背上了更加沉重的包袱,进一步加重了大城市带大农村的二元经济结构,发展经济的任务比第一次区划调整更加艰巨。因为,当时的中国没有哪个城市像重庆,面临如此多的世界级难题和历史重任: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民族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地区于一体的市情,肩负****交办的三峡工程百万移民、老工业基地改造、农村扶贫与开发、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四件大事”,件件都是重担,都又同时指向一个重大命题——将重庆作为“试验田”在中国欠发达地区探索科学发展。 直辖以来,重庆人民爬坡上坎,攻坚克难,一步一个脚印,书写了一部负重前行的拼搏史。重庆充分利用直辖机遇,走过了“打基础、建平台、增后劲”的历程,进入“求突破、上台阶、大发展”的阶段,经济发展水平快速提升。1997-2004年,由于经济发展规模较小,就业承载能力有限,重庆为人口净流出地区,GDP年均增长10.0%,人均GDP年均增长10.4%;2005-2012年,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就业承载能力提升,重庆变为人口净流入地区,在总量日趋扩大的基础上,实现了GDP年均增长14.5%的较快发展,而人均GDP年均增长同样高达13.9%,分别较前一个阶段上升了4.5和3.5个百分点。到2012年,直辖的带动作用取得明显成效,重庆人均GDP在直辖15年后终于实现再次超越全国的目标,达到39083元,比全国水平高634元,几近直辖之初的10倍!实现了对全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第二次贡献。 二、对比国内:人均GDP排位大幅提升 直辖之初,重庆人均GDP在全国排第17位,1998-2005年一直处于第18位,2006年下降到第19位。从2007年开始,在全国各地都处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重庆奋勇争先,排位一路向上,赶超东部的河北,中部的山西、黑龙江、湖北、河南,西部的新疆,2011年上升到第12位,5年赶超6个省; 在西部仅次于内蒙古自治区,居第2位。2012年延续 了2011年排位。 重庆经济发展与发达省市的差距也在不断缩小,2012年重庆市与北京、上海、广东和浙江等地人均GDP的相对差距较1997年分别缩小16.4、24.9、25.5和17.2个百分点。作为一个城乡二元结构特征明显的直辖市,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从经济发展阶段来看,目前东部地区已度过经济高速增长时期,进入平稳发展阶段,而西部地区正在步入经济快速增长阶段,重庆与发达省市之间人均GDP的差距在未来将持续缩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