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美图库!!
查看: 1649|回复: 3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长文聊聊合并

   关闭 [复制链接]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25-2-13 01:0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重庆商务网,重庆电子商务第一网!

登陆享受更多浏览权限哟~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入驻经典 

x
一、架构
首先把企业架构搞清楚——
【长安】:中国兵装集团是一级央企,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长安)是兵装集团旗下的二级央企,兵装集团还有一个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长安),也是兵装集团二级单位,和重庆长安平级且平行独立。
不过从中国长安这个名字就能看出来,兵装集团当时建立中国长安是想要整合下面的民用造车单位,也就是把长安变成中国长安旗下的三级单位,当时有好多报道直接把中国长安当长安的母公司,但最终中国长安和长安只是兄弟关系。现在中国长安主要管理下面各种汽车零部件、物流、销售企业。

【东风】: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风集团)是一级央企,比重庆长安高一级。造车是主业,虽然他的主业中的民用乘用车业务被重庆长安吊打,但毕竟是一级央企,业务还包括军工、矿产、物流……并且也是商用货车领域的龙头,营收四千亿,集团规模还是要比重庆长安大很多。
它的二级子公司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风汽车)是在香港上市的主体,就是我们一般理解的东风汽车业务,这公司和长安平级,发展势头远不如长安。至于A股上市的东风股份是东风汽车的附属公司,也是东风的商用车业务,所以市值只有一百多亿。


二、兼并?
现在的情况是上面要求央企专注主营业务,长安汽车和中国长安的母公司兵装集团大概率要和兵工集团合并,东风的军工业务也会划过去,军民分离,然后兵装的民用车业务和东风合并。
对重庆来说,最坏的情况就是东风集团兼并长安汽车。按级别说,东风集团是央企一级,级别上完全可以把长安汽车收编兼并。
但这明显和现在的通告不符。因为东风汽车(东风集团的二级)的公告是【東風公司(央企一级的东风集团)正在與其他國資央企集團籌畫重組事項。本次重組可能導致本公司(二级的东风汽车)控股股東發生變更】。如果是兼并就不会导致东风汽车的控股股东身份改变(爹收养个二儿子不会改变大儿与爹的父子关系)。当然也有可能长安汽车吞东风汽车,整合东风集团所有乘用车业务,然后东风集团吞长安汽车。如果是这样也会导致东风汽车股东变更,并且对重庆长安也不一定是坏事,但这种方案无法解释公告中的“东风集团有重组事项”。兼并一个下级单位,是不会导致母集团涉及重组的。所以如果真要并,只会是合并,最坏的情况并不会出现。(合并和兼并的区别可自行百度,简单来说合并双方地位更加平等)。

按理说长安汽车和东风汽车才是合并,和东风集团只有被兼并,毕竟级别差一级,体量也有差距。但大家可能忽略了一个公司——中国长安,既然是兵装要剥离民用业务,重庆长安的兄弟公司中国长安也得走,同时,既然兵装剥离民用,东风自然要剥离军工,而剥离了军工的东风体量也不会比重庆长安+中国长安大多少,这就有了地位相对平等的合并基础。


三、合并
既然是合并成一个新集团,那么有几种情况:

1.单一大总部+生产基地
这种模式下,总部在哪里就意味着税收、资源、高端岗位在哪里。如果在重庆,武汉哭死;如果在武汉,重庆哭死。就这么简单。但之前说过,这是相对平等的合并而不是兼并,不会这样一边倒。车企不像互联网企业搬栋楼就完了,建一个新厂都是百亿为单位,这种规模的工业企业和全套产业链强搬是巨量的国有资产损失,好好的企业被搬死,也不符合zc原则,更会影响到以后全国各地方对央企支持的积极性。方案可能性低,不多讨论。
引用一下日报采访的业内人士发言:“不存在长安搬迁到武汉的问题,长安与东风分别扎根重庆与武汉数十年,形成庞大的产业链集群,涉及就业、税收和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若强行迁移总部,将面临地方利益协调难题。”

2.小总部+业务单元
在各方的预测中这都是最有可能的方案。引用业内人士发言:“保留现有品牌和地域布局,仅通过资本纽带实现资源协同。”其实中国长安就算这种模式,中国长安总部就是北京的办公室,起一个资本运作作用,控股下面几十家天南海北的成员企业,成员企业内部具体的经营管理和生产发展规划都相对独立。
小总部方案相当于两家成员企业仍然独立运营。虽然会有更多技术交流合作,但仍然是市场化竞争,实力说话。
引用报道:央企重组的核心思路是优化资源配置,而非颠覆现有体系。”本地一位国有车企前高管向记者表示,长安与东风的整合更像是一场“软性重组”,通过技术共享和供应链协同降本增效,未来两家公司可能只是实现财报并表,具体经营管理仍旧高度“各自为政”。
理论上来讲,这种模式是很不错的,减少重复成本,提高议价地位。而且照顾重庆、武汉、长安、东风各方利益。但实际上,就不得不考虑地方利益干涉了
作为重庆人肯定是想在总部在重庆的。但客观来讲小总部方案北京最合理,反正只是“通过资本纽带实现资源协同而已”,北京设间办公室就行了,和生产研发基地离远点也没有影响,正好少干涉运营。并且在在北京还能兼顾后面的一汽合并,T3里面长安东风优等生和中等生都要并,你一汽差等生单独留着干嘛?总之,小总部方案,最科学的是在北京。如果不在北京,那就说明是有倾向的“小总部”,如果总部在武汉,意味着东风只是不敢明目张胆抢长安而已,后续慢慢吸长安血,小动作难防。

3.双总部
参考宝武钢铁,但我个人觉得双总部只是一个临时妥协方案。这个方案要说优点只能说让重庆有了一个(或者说半个)名义上的央企一级总部。但两个总部一套班子,互相协同……说得好听,那么这套班子在哪个总部办公呢?一山不容二虎,总会有倾向的,总会分主次,就比如宝武钢铁上海总部已经占据主导地位。如果是双总部意味着两边可能要展开长期的博弈,对重庆利弊现在就不好说,只能到时候看总部班子组成,现在网传的并无权威来源,但按级别来说,长安吃亏可能性更大。
其次,如果如果运营不够独立,以东风的水平,那不纯纯拖累长安?退一步讲,哪怕双总部重庆总部占优,哪怕资产规模提升了,也怕东风给长安拖垮。这都不是争公司所在地的问题了,这么说吧,哪怕我是个重庆湖北之外的旁观路人,看见东风长安合并也会为长安捏一把汗。


四、其他
到现在为止长安汽车、东风汽车也只是发公告说“控股股东可能变更”之外没有任何官方消息放出。至于到底变不变、怎么变、合不合、是不是这两家合……现在都是瞎猜。
我个人觉得倒也不用那么悲观,还是那句话,两家500强央企,两个地区的支柱企业,包含央属车企唯一有希望的独苗,上下几十上百万员工,全民关注,这种级别的合并,要是搞砸了几个脑袋都不够。上面做这种决定一定是深思熟虑,慎之又慎。不是奔着把哪家搞垮去的。
并且危机有,机遇也有,好多人都忽略了东安动力等一票中国长安成员企业也发了控股股东变更通告,兵装要剥离民用业务,中国长安也得走,之前说过,中国长安不过是一个工具,其核心是散落天南海北的各个成员企业,其中不乏技术强悍的精品企业。现在中国长安官网都点不开了,如果中国长安要打散重组,那可是几十年难得一遇的扩充资产规模机会。重庆长安本来就和中国长安高度融合,这波合并浪潮中重庆长安是否能捞到什么?利弊几何?现在难说
发布商机信息及企业宣传推广--请移步注册重庆商务网!!
快捷入口:给经典重庆客服留言
推荐
发表于 2025-2-13 09:09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查看全部内容 登录 | 入驻经典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驻经典  

本版积分规则

  • 欢迎关注重庆发展,多发帖多回帖才能持续保持帐号活力哟!请不要发表任何政 治,领 导,官 员,人 事及其它违法违规类言论,以免帐号被封禁。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经典重庆旗下网站 | 24小时客服:13424176859 308675020

爱重庆,爱上经典重庆! 爱重庆,就上经典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