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陆享受更多浏览权限哟~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入驻经典 
x
西谚曰:上帝造人,人造城(God made the man,and man made the town)。重
庆是一座只需望上一眼便怦然心动而终身难忘的城市。无论洄溯三峡穿行千里江陵
逡目朝天门大开大阖的山川形胜,抑或驰车黄花园大桥感受中国西部惟一直辖市街
衢环绕、广厦错落的现代神韵,还是凭倚飞机舷窗俯瞰世界第一山城的万千气象,
初来乍到者无不会涌上一句:好个重庆城!
重庆与中国其他大城市是如此的不同。最不同的是,抗战初期中国主要大城市
悉数沦陷之后,原属内陆四川省乙级市的重庆却作了中国战时首都达八年之久而享
誉世界。历史的吊诡之于重庆,尤令史家惘惑,重庆的受难和荣耀,那段关乎中华
民族存亡续绝,深涉亚太乃至世界战争成败和战后格局的重大历史,已尘封六十余
年,至今鲜为人知。对于拥有悠久修史传统,急欲在变化日益的全球化世界实现国
家统一和民族复兴的中国,这是令人惊讶的忘却;对于晋身中国直辖序列,急欲在
西部开发浪潮中崭露头角的重庆,这是对自身独特历史遗产难以理喻的漠视。
1938年2月,蒋介石在《抗战必胜的条件与要素》一文中称:
我们有四千万方里的国土,如此广阔辽远的山河,如此绵亘浩荡的幅员,不仅
一个日本倾他所有全部的力量,不能全部侵占,就是两个三个日本以两倍三倍于现
在日本的力量,也不能侵占我们全国的土地。……其次,我们是一个有五千年悠久
历史的民族,拥有全球人类四分之一的人口——有四亿五千万的同胞!以如此历史悠
久、人口众多的伟大国家,一个小小日本想来吞并我们,要想全部消灭我们,是绝
对做不到的事!
这段文字,悲则悲矣,壮则壮矣。但蒋介石似乎忘记了,有史以来,华夏民族
已数次被亚洲腹地蒙古诸部落征服。他本人降生于世时,小小的满族统治汉民族占
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中国已有二百四十二年之久。作为留日士官生,他理应知道,明
治维新催生的以天皇制为核心、武士道为精神、以北一辉等极右翼知识分子的法西
斯主义为理论、以军部为代表的军国主义的扩张政策为国策的“大日本帝国”,对
中国意味着什么;理应知道,日本占领朝鲜、台湾、满洲,对中国意味着什么;作
为国民党总裁,他理应知道, 1927年8月,日本在中国旅顺召开的第二次“东方会
议”及日本首相田中义一上奏天皇的《田中奏折》的主要内容,对于中国意味着什
么:
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倘支那完全可
被我国征服,其他如小亚细亚及印度南洋等异服之民族,必畏我而降于我。……此
乃明治大帝之遗策,是亦我日本帝国之存在上必要之事也。
作为中国最高军事负责人,蒋介石还理应知道,中日两国大小强弱的对比优势
远不在中国一方:中国国土一千一百四十余万平方公里(按:当时外蒙古尚未独立)
,日本国土三十七万平方公里,仅为中国三十分之一(略小于四川省);中国人口约
四亿五千万,日本八千万,仅为中国五分之一(略多于四川省);但日本工业总产值
约六十亿美元,中国约十四亿美元,仅为日本四分之一;日本年钢产量五百八十万
吨,中国四万吨,仅为日本一百四十五分之一;日本年造飞机一千五百八十架,火
炮七百四十四门,坦克三百三十辆,主力舰、航空母舰等大型军舰二百八十五艘,
总吨位一千四百万吨,汽车九千五百辆,中国虽能生产步枪和机枪,但所有的重武
器,包括飞机、坦克、火炮、军舰、石油和无线电器材都完全依赖进口;作为中国国民党****,他比别人更理应知道的是,在征服中国
已成为日本首要国策、民族危机急剧加深之际,中国虽然有了一个“统一”的南京
****,民族工业处于近代最兴盛时期,然而各地军阀割据依旧,上层社会对底层民
众宰制依旧,外国列强掠夺中国依旧,国共两党内战依旧,中国依旧是沙聚之邦,
外既不强而中实干。
国民****外聘的军事专家曾估计,从纯军事角度看,中日战争一旦全面爆发,
中国海军一星期之内就将失去作战能力,中国空军一个多月就难以支撑,中国陆军
最多可坚持半年。日本陆相杉山元大将报奏天皇裕仁称“中国****和中国军队的生
存不能超过三个月”。“三月亡华”的狂论,并非完全胡说八道。
事实上,短短数月间,中国七大城市——北平、天津、青岛、上海、南京、广
州、武汉已先后被日本军队攻陷,日本军人已在半壁神州赤县用枪刺、刀劈、剖腹
、剜心、棒击、火燎、钉挂、沉水、分尸、毒窒、强奸、活埋等方式残害奸淫暴虐
屠戮中国男女老幼;礼仪之邦、诗酒之乡、温文尔雅的中国已尸横遍野,流血漂杵
!中华民族有史以来从未罹此等浩劫大难,从未蒙受这般奇耻大辱,中国已沦落到不
只是丧权辱国而是亡族灭种的地步!
自徐福率三千金童玉女东渡扶桑以来,自鉴真和尚海通东瀛以来,自养蚕、缫
丝、织绢、医药、茶叶、漆器、陶瓷、印刷术、****、指南针、汉字、书法、绘画
、音乐、舞蹈、珠算、围棋、服饰、建筑、禅宗、道教、儒学、各种文物典章制度
以及一切可冠以“文明”二字的中华国粹传入日本以来,自康有为、梁启超、秋瑾
、徐锡麟、李叔同、孙中山、陈天华、章太炎、鲁迅、郭沫若、郁达夫、陈独秀、
李大钊、周恩来等成千上万中国仁人志士避难、求学、问道日本以来,这个以渔猎
为生、海盗为业的孤岛倭族,这个先是中国学生后为中国先生的大和民族,这个率
先“脱亚入欧”的东洋强国,在1895年全歼中国北洋水师、1919年提出灭亡中国的
“二十一条”后,又在1931年9月18日强占中国东北
,1937年7月7日悍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竟然如此丧心病狂地急欲将四亿五千万中
国人不分男女老幼、鳏寡孤独、病弱残痴,统统征服之蹂躏之奴役之宰杀之而后快
!
只是在这时,中国人才不分党派、阶级和地域地起而抵抗,只是在这时,蒋介
石于“七七”事变之后的7月17日才在庐山号召国人“准备自卫”:
如果战端一开,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抵抗之责
任,皆应抱有牺牲之决心。……最后关头一到,我们只有牺牲到底,抗战到底。
中国诗人才以诗为帜激励国人: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
出最后的吼声。
国民****才在8月14日发表《抗战自卫声明书》,申言“中国之领土主权已横受
日本之侵略”,宣告“中国决不放弃领土之任何部分……遇有侵略,惟有实行天赋
之自卫权利以应之”。
即使在这时,还有显赫如汪精卫、聪明如周佛海、先进如陈公博、渊博如周作
人之流中国人,随时准备与日本携手共建“东亚新秩序”和“大东亚共荣圈”。
尽管如此,惟其如此,国民****迁都重庆才彰透出“扶大厦之将倾,挽狂澜于
既倒”的悲壮和勇毅,而以其史所空前的牺牲和奋斗,挽救了民族危亡,开辟了中
国历史的新纪元。
中国有史以来曾迁都三百余次,中国几乎所有大中城市都做过不同朝代的首都
。中国历代王朝选都、建都、迁都,其中对****、经济、哲学、自然、地理乃至风
水的运思和利用,都是中国人智慧和力量的凝结,其本身便构成中国历史一大特色
,也堪称世界历史意味独具的奇观。
中国历代迁都,无一不是自西徂东,由北向南,无一不是中华民族内部不同民
族、阶级、集团和地域之间权力嬗变、政权更迭与改朝换代所致。中国自夏商周以
降实行的“双京制”、“多京制”,其“行都”、“陪都”的建制,也无一不是专
制皇权以中原为中心的“天下”意识和权力分配的产物。尽管数千年来中国迁都史
令人眼花缭乱,但其中无数次的权力消长和财富聚散,却大都不过是权欲涨滞、国
运式微、民族衰败的结果或肇始。此中消息,早有赵孟頫诗句“南渡君臣轻社稷,
中原父老望旌旗”为证。一部迁都史,即一部废都史,更是一部兴亡史。直到日本
铁蹄东来,那座座“择天下之中,居天下之大”、“运于****,临制四方”的大小
都城,或陷落,或投降,或弃置,不过数月之间,
更可为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