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享受更多浏览权限哟~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入驻经典 
x
新华网重庆11月5日电(邵以南 崔剑)在开放背景下,旅游业发展必须打破传统旅游和现代旅游的边界,树立跨界融合灵动的发展理念,优化调整旅游产品的供给,推动旅游组织模式和成长路径加快转变,方能在大众旅游潮流中实现有发展的裂变增长,发挥其对经济拉动的成熟效应。
从“重点突破,全面带动”,推进旅游景区景点、基础设施、服务水准提档升级;到优化空间布局,注重“全景”层次,实现由南向北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差异化发展;再到坚持企业主体、市场导向,促进旅游业与一、二、三产业互动发展,相融相盛,并强化监督保障。“十三五”开局之年,把旅游业作为富民兴区的综合型战略支柱产业的重庆市南川区,发展全域旅游,绝不仅仅靠着自然禀赋这一张“好牌”。 金佛山-神龟探海。新华网发 南川区旅游局供图
优势:“全景”的底气来自“景全”
“2014年以来,南川区主动适应共享经济的要求,锁定大都市区发展方向,推动全要素融合,全产业互动,全社会共享,着力构建全景、全业、全时、全民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
重庆市南川区区长张兴益首次在公开场合将“共享经济”和“全域旅游”这两个火热而时兴的概念,作为该区当前旅游产业发展的注脚,是在今年9月下旬举行的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重庆香山峰会 “共享经济与重庆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分论坛上。
11月5日,重庆市全域旅游调研座谈会在南川召开。
2016年初,南川被列入国家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录,成为全重庆5个入围创建区县之一,标志着该区发展全域旅游得到了国家首肯,步入旅游发展的新阶段。
“全景、全业、全时、全民”,可谓任重道远的系统工程。对此,张兴益特别指出,共享不是共有,全域不是盲目造景,而是旅游贴近生活、融入生活,让传统旅游的边界愈加模糊,“真正共享式的全域旅游才会到来”。
敢言“全景”的底气,首先来自“景全”。
禀赋上佳的南川,可谓满眼绿意、处处风景。新华网注意到,该区的旅游资源分布实际上可区隔为三大片:北部片区距离重庆主城只有40分钟车程,是重庆大都市区天然的“后花园”。近年来随着以生态大观园“十二金钗”为核心的现代农业乡村旅游示范片亮相升级,60%左右的森林覆盖率同田园风光相交融,大观、木凉等大观园核心乡镇声名鹊起,已成为不少市民观光、度假、休闲、体验的首选。
南川全区幅员面积2602平方公里,而盘踞南部的金佛山占据一半,其森林覆盖率超过90%,是重庆唯一集世界自然遗产、国家5A级景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8项国家级桂冠于一身的旅游景区,适合打造核心景区,发展高山生态旅游。
中部都市旅游经济带,以凤嘴江流域南川区新城区为核心,具备业态都市休闲、特色餐饮等业态,承接大观及及佛山片区的游客集散适合发展全要素旅游产品。
从大环境看,南川发展全域旅游的时机也已成熟。
一方面,顺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趋势,该区透过去除煤炭、氧化铝等能源产业的产能,代之以新兴、绿色的旅游产业产能,用旅游发展推动全区的绿色转型,实现老百姓的增收致富。
另一方面,深化拓展重庆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通过差异化的产业布局,实现错位发展。南川区旅游局局长康平告诉新华网,在城市发展新区里,南川连接着都市功能拓展区与渝东南生态保护区,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自然禀赋条件,决定了南川既可以作为旅游目的地,也可以作为中转站,潜力巨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