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重庆
标题: 南川:共享理念下的全域旅游新实践 [打印本页]
作者: admin 时间: 2016-11-4 12:14
标题: 南川:共享理念下的全域旅游新实践
新华网重庆11月5日电(邵以南 崔剑)在开放背景下,旅游业发展必须打破传统旅游和现代旅游的边界,树立跨界融合灵动的发展理念,优化调整旅游产品的供给,推动旅游组织模式和成长路径加快转变,方能在大众旅游潮流中实现有发展的裂变增长,发挥其对经济拉动的成熟效应。
从“重点突破,全面带动”,推进旅游景区景点、基础设施、服务水准提档升级;到优化空间布局,注重“全景”层次,实现由南向北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差异化发展;再到坚持企业主体、市场导向,促进旅游业与一、二、三产业互动发展,相融相盛,并强化监督保障。“十三五”开局之年,把旅游业作为富民兴区的综合型战略支柱产业的重庆市南川区,发展全域旅游,绝不仅仅靠着自然禀赋这一张“好牌”。
金佛山-神龟探海。新华网发 南川区旅游局供图
优势:“全景”的底气来自“景全”
“2014年以来,南川区主动适应共享经济的要求,锁定大都市区发展方向,推动全要素融合,全产业互动,全社会共享,着力构建全景、全业、全时、全民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
重庆市南川区区长张兴益首次在公开场合将“共享经济”和“全域旅游”这两个火热而时兴的概念,作为该区当前旅游产业发展的注脚,是在今年9月下旬举行的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重庆香山峰会 “共享经济与重庆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分论坛上。
11月5日,重庆市全域旅游调研座谈会在南川召开。
2016年初,南川被列入国家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录,成为全重庆5个入围创建区县之一,标志着该区发展全域旅游得到了国家首肯,步入旅游发展的新阶段。
“全景、全业、全时、全民”,可谓任重道远的系统工程。对此,张兴益特别指出,共享不是共有,全域不是盲目造景,而是旅游贴近生活、融入生活,让传统旅游的边界愈加模糊,“真正共享式的全域旅游才会到来”。
敢言“全景”的底气,首先来自“景全”。
禀赋上佳的南川,可谓满眼绿意、处处风景。新华网注意到,该区的旅游资源分布实际上可区隔为三大片:北部片区距离重庆主城只有40分钟车程,是重庆大都市区天然的“后花园”。近年来随着以生态大观园“十二金钗”为核心的现代农业乡村旅游示范片亮相升级,60%左右的森林覆盖率同田园风光相交融,大观、木凉等大观园核心乡镇声名鹊起,已成为不少市民观光、度假、休闲、体验的首选。
南川全区幅员面积2602平方公里,而盘踞南部的金佛山占据一半,其森林覆盖率超过90%,是重庆唯一集世界自然遗产、国家5A级景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8项国家级桂冠于一身的旅游景区,适合打造核心景区,发展高山生态旅游。
中部都市旅游经济带,以凤嘴江流域南川区新城区为核心,具备业态都市休闲、特色餐饮等业态,承接大观及及佛山片区的游客集散适合发展全要素旅游产品。
从大环境看,南川发展全域旅游的时机也已成熟。
一方面,顺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趋势,该区透过去除煤炭、氧化铝等能源产业的产能,代之以新兴、绿色的旅游产业产能,用旅游发展推动全区的绿色转型,实现老百姓的增收致富。
另一方面,深化拓展重庆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通过差异化的产业布局,实现错位发展。南川区旅游局局长康平告诉新华网,在城市发展新区里,南川连接着都市功能拓展区与渝东南生态保护区,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自然禀赋条件,决定了南川既可以作为旅游目的地,也可以作为中转站,潜力巨大。
作者: admin 时间: 2016-11-4 12:14
山王坪之秋。新华网发 南川区旅游局供图
举措:打造高品质旅游环境 优化空间布局
“南川旅游的最大特点就体现在一个‘全’字上,旅游资源丰富且层次鲜明,立足重庆主城,为千万人口提供绿色和生态的旅游产品,尽量满足旅客多样化需求。”
不过,康平认为,这样的优势亦暗藏危险。若不秉着“重点突破、全面带动”的思路,极易走进盲目造景的怪圈。
全域旅游呼唤顶层设计。
该区《“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把旅游业作为富民兴区的综合型战略支柱产业,依托金佛山世界自然遗产、国家5A景区及量丰质优的旅游资源和生态优势,“造景”与“造势”紧密结合,树立全域旅游化理念,实施全域旅游战略。
从粗放型旅游向高品质旅游转变,南川区希望在2017年成功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突破口就在金佛山。“首先要将金佛山打造成为国家级旅游度假目的地。”康平告诉新华网,南川区以金佛山西坡组团为切入,改造提升天马旅游公路,提档升级两江假日酒店、三线酒店、古韵廊桥、美都驿站、天星小镇等接待设施,将建成投用天星国际温泉城、画家村酒店,加快推进金佛山健康旅游创意文化产业园、金佛山第一农场等旅游综合开发项目,并策划布局一批接待设施和参与性、体验性、互动性较强的旅游项目。
与此同时,加快推进金山湖、神龙峡、山王坪、龙岩湖等旅游度假组团建设,积极培育发展特色度假产品;推进大观园乡村旅游度假区规划建设,探索培育乡村旅游度假新模式。
基础设施的提档升级亦在有序推进,这包括南道高速、万南铁路等外部交通干线,南川城区至各景区景点的旅游公路、金佛山观光小火车、环金佛山轨道交通等毛细血管,逐步形成全域互联互通。另外,从今年开始,规划建设城区、西坡、北坡、南坡、神龙峡、大观园游客集散中心,建设完善环金佛山、环大观园自驾游服务点50余个,布局特色旅游商品购物点20余家,以大幅提升全域接待能力。
在其他配套设施上,该区还将统一设计制作全区旅游标志标牌、景区导览等标识体系,在重要节点实现旅游二维码、无线WIFI全覆盖,主要景区推出仿三维电子地图,加强视频监控、二维码识读、智能移动终端APP自助语音解说等信息化建设,新建或改建旅游厕所54座,结合农村环境资源整治,基本实现污水处理、垃圾收运全域覆盖,配套服务体系逐步完善。
一手突出重点,提升核心景区景点、升级基础设施,一手全区旅游资源优化布局。
南川区提出,以“一山、一湖、一园、一城、多片区”为载体,旨在实现由南向北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差异化发展。
一山:金佛山。围绕金佛山核心景区,重点发展观光游览、科研科普、佛文化体验及滑雪运动等旅游产品。
一湖:金山湖。围绕金山湖建设环湖健康绿道、环湖清水步道、水空观湖索道及画舫游船码头,重点打造亲水休闲项目。
一园:生态大观园。以“十二金钗”为核心载体,重点发展生态农业、观光休闲、乡村体验等旅游产品,打造国家级生态农业示范区、国家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区的核心区域。
一城:中心城区。依托中心城区,提升城市品质,丰富旅游元素,重点发展“吃住行游购娱”全要素旅游产品。
多片区:神龙峡片区重点发展漂流体验、医养一体等旅游产品,山王坪片区重点发展喀斯特观光、汽车运动体验等旅游产品,龙岩城片区重点发展文化体验、极限运动等旅游产品,楠竹山片区重点发展森林休闲旅游产品。
这样一来,南川区就形成了南部以金佛山为核心,中部以南川“名城”为主题,北部以生态大观园“十二金钗”为龙头的全景功能区域划分。
作者: 驿路晨阳 时间: 2016-11-10 18:17
这种眼光还是浅了,金佛山是大娄山主峰,也是重庆的圣山,没有金佛山就没有重庆。当年浩瀚的巴蜀湖水被岷山、大巴山、巫山、大娄山困在四川盆地时,因其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形,青藏高原下来的长江水,在切开巫山的三峡后,再沿大娄山边沿奔流,切开铜锣峡,与三峡合流后冲象大海。正是长江水在铜锣峡汇集形成的滩洲,成为今天重庆主城的土地。没有大娄山就没有重庆一点不假。大娄山的地质以石灰岩为主,深达几十公里,从金佛山下来到重庆造就了十二个高台,而且个个是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着种自然景观以金佛山为最,全国绝无仅有。
| 欢迎光临 经典重庆 (http://bbs.jdcq.net/)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