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陆享受更多浏览权限哟~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入驻经典 
x
重庆,巴国故里,扬子江上流之锁钥,中国之中也。东连湘楚,西控川黔,南引陕青,北接中原,万里长江为脉络,汇嘉陵江,乌江,出夔门,通江连海,形胜之地,攻守之要也。宋之独钓中原,上帝折鞭;明之最后牺牲,碧血黄花;民国抗战陪都,艰苦卓绝。是谓汉人最后江山,重庆亡,华夏亡;渝州存,中国存。
远古时期
华阳国志·巴志》: 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著乎在《尚书》。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殷人,前徒倒戈,故世称之曰:“武王伐纣,前歌后舞”也。武王既克殷,以其宗姬封于巴,爵之以子……巴国远世,则黄、炎之支;封在周,则宗姬之戚亲。巴都江州。
古代时期
秦惠文王更元九年(前316),秦张仪、司马错灭蜀,仪贪巴、苴之富,因取巴,筑城江州。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巴郡为其一。
汉时巴郡称江州。
蜀汉建兴四年(226),都护李严扩江州城,周十六里。
魏晋南北朝,迭名荆州、益州、巴州、楚州。盖因八王之乱,中原逐鹿,河域世家及民纷南徙,官府皆取旧攘之名治,号侨州郡县,后加方位以示别。虚号相假,空张郡目。
齐建元二年(480年),以荆州之巴东、建平二郡及益州之巴郡(治今垫江)、梁州之涪陵郡(先治今彭水,后治今涪陵枳城区)置巴州;永明元年(483年)省。时3年。
西魏大统十七年(551年),改楚州(治今重庆)为巴州。
周闵帝元年(557年)改巴州复为楚州。时6年。
隋文帝开皇三年(581年),除郡制,以渝水(嘉陵江古称)绕城,改楚州为渝州。唐李白诗: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宋崇宁元年(1102年),探花僚人赵谂或反,帝怒,更名恭州,后二十三年,帝北狩,宋室南渡。
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江津知县冯忠创设五举书院;续增东川书院、字水书院、渝郡书院、璧江书院、巴川书院、聚奎书院
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年),皇子赵淳正月封恭王,二月受内禅即帝位,双重喜庆,因潜藩制升恭州为重庆府。
宋嘉熙(1237 - 1239),蒙古破川北各要隘,长驱入蜀,陷成都。四川制置使彭大雅彭大雅知重庆,大兴城筑,较旧城二倍之,既而城成,僚属乃请立碑以记之,大雅以为不必,乃立四大石于四门之上,书曰:‘某年某月彭大雅筑此城,为西蜀根本。’其后,蜀之流离者多归焉。蜀亡,城犹无恙,真西蜀根本也。并遣将甘闰初修钓鱼城。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六十九,重庆府》云:急城重庆,以御利、阆,蔽夔峡,为蜀之根柢。狡悍如蒙古,旦夕不能以得志也,岂非地有所得必争欤!孙氏曰:‘重庆三面临江,春水泛涨,一望弥漫,不可卒渡,其出入必经之要道,惟佛图关至二郎关一路耳。’
嘉熙三年(1239)、四年,蒙掠侵四川,屠成都,犯重庆、峡口,宋孟珙击退之,复重镇襄阳、归州(今湖北秭归县),朝廷以孟珙为四川宣抚使,镇夔州(今奉节县)。
宋理宗淳祐三年(1243),余玠为四川宣抚使知重庆府,用播州(今遵义)名士冉氏兄弟策,因地设堡构山城防御体系。至1278年沦陷,凡35年间,重庆首为西南军政中心。
1259年,七月,合州钓鱼城王坚炮击元帝蒙哥,元帝移温汤峡(今北温泉),旋薨,上帝折鞭,欧亚复萌生机。
元至正十七年(1355年),明玉珍自沔阳入渝,虏元哈林秃,珍据重庆,称陇蜀王。越二年,称帝,国号“夏”,改元天统,辖巴、蜀、黔。
明洪武四年(1371年),正月,朱元璋遣汤合、周德兴、廖永忠、傅友德、顾时率马步水三军征讨明氏大夏国,破夔门,六月,明升降,洪武五年(1372)正月徙高丽,是为朝鲜明氏之始,江北城今犹存珍之墓,明氏后人时赴渝祭拜之。史称“明夏”。国历九年。明指挥使戴鼎就旧城砌筑石城,建9开8闭17城门。
万历十八年(1590年)播州(今贵州遵义)土司杨应龙反。事起苍猝,贼寇陷重庆。忠州女秦良玉讨灭之。
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永宁(今叙永)土司奢崇明自请援辽,入渝,假求粮饷,杀巡抚徐可求及道府、总兵五十余人,乱巴、蜀、黔,忠州女秦良玉讨灭之,斩叛将张彤,克二郎关、佛图关,复重庆。
明崇祯十七年(1644),张献忠破渝,大炮轰天,杀四川巡抚陈士奇,瑞王常浩。今杨柳街尚存。
清乾隆年间,巴县知县王尔鉴撰《巴县志》。
近代时期
清光绪十六年(1890),开埠,列强纷争。
清光绪十七年(1891),美传教士立"私立求精学堂"。越年,川东道守立"洋务学堂"。光绪三十年(1904)立官立重庆府中学堂。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立川东师范学堂、重庆公立法政专门学校。
光绪二十二年(1896),设同生福钱庄
1891年,卢干臣自日本迁森昌泰自来火厂(即火柴厂),近代工业之肇也。至1933年,近代企业415家,奠定西部工业之基。
1929,建市,左挟右带,控驭便捷。商贾云集,百物萃聚。 或贩自剑南、川西、藏卫之地,或运自滇、黔、秦、楚、吴、越、闽、豫、两粤间,水牵运转,万里贸易迁。为西南翘楚。
抗战风烟
1937年10月30日,国民****正式迁渝,电告前线将士,"****决定迁都重庆,继续抗战,以争取最后胜利。"。
1939年改重庆为直辖市,1940年定为"陪都",并扩市域为164平方公里。
1942年1月21日,同盟国中国战区统帅部于渝成立,指挥中国、越南、缅甸、马来西亚等国同盟军作战。苏、美、英、法等30多个国家在渝设大使馆,4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外事机构,并建立反法西斯战争
各种国际性组织和中外文化协会。沿海及长江中下游有245家工厂及大批商业、金融、文教、科研机构迁渝,加上战时需要新建的大批工商企业及科教文卫单位,重庆遂为中国大后方****、军事、经济、文化、信息中心。经济实力亦成百倍增长,工业企业增至1690家,商业公司、商店27万多家,银行67家,钱庄、银号、信托公司24家,人口增至120万人。
民国28年(1939)5月3、4两日,日本空军突袭轰炸重庆。5月3日,36架日机于中午1时17分侵入重庆,沿长江北岸呼啸俯冲,向市区狂掷燃烧弹和炸弹,市区27条主要街道有19条被炸。5月4日,27架日机再袭重庆,狂轰滥炸都邮街、夫子池、七星岗、小梁子。总计被毁房屋2000余栋,市民死伤2000余人,财产损失无法估算,全市37家私营银行有14家毁于弹火,仅都邮街被毁绸缎布庄达15家。
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蒋中正电台发表《告全体国民书》。全城彻夜狂欢庆祝。
国共两党面临和平组建联合****或进行全面内战的重大抉择。蒋介石3次电请"共商国是",毛泽东和周恩来、王若飞,在张治中的陪同下,由
延安飞重庆与国民党谈判。8月28日到达。凡43天共9次直接谈判。于10月10日签署《****与****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惜全面内战转瞬爆发。
1946年国民****迁返南京。
1947年建抗战胜利纪功碑。
红朝鼎革,1949年11月3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重庆。12月11日,重庆市人民****成立。为西南局治所,****直辖市,辖云南、四川、贵州、西藏及西康省。
1954年,削直辖,降三级,为省辖市。大区机构如铁路局、军区、民航、石油等皆迁离。
1984年,为计划单列城市,初享省级经济权限。
1994年,天子巡渝,赐字“努力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经济中心”
1997年,籍三峡工程、百万移民之机,****李鹏议重庆恢复直辖,同年3月14日,人大投票批准,重庆始恢复直辖。6月18日挂牌成立,时已蹉跎四十三年矣。
[ 本帖最后由 looki 于 2008-11-23 18:15 编辑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