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登陆享受更多浏览权限哟~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入驻经典 
x
重庆113家企业搬出主城区
推进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工艺技术得到提高污染排放大幅削减
日期:2011-07-26 作者:记者聂廷勇 来源:中国环境报第5版
◆中国环境报 记者聂廷勇
重庆****黄奇帆日前主持召开市****第103次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主城区第六批环境污染安全隐患重点企业搬迁方案(送审稿)》,明确将主城区涉及化工、医药、火电、机械、冶金等行业的40余家污染企业纳入第六批环保搬迁范围。
同时,记者了解到重庆主城区第一家完成搬迁的嘉陵化工厂,在搬迁荣昌县后,今年企业年产高锰酸钾的规模从原来的7000吨扩大到两万吨,生产总量超过原来的两倍,单产能耗下降了28%,新厂污染治理技术水平得到提高,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
最近,记者白天能看到湛蓝湛蓝的天空,夜里能看到天空中闪烁的星星。在推进城市飞速发展过程中,重庆大规模的污染企业环保搬迁取得了显著成效。
■企业搬迁势在必行
重庆工业经历了百年发展,形成了涵盖化工、冶金、机械加工、仪器仪表等门类齐全的工业格局。由于地理条件原因,导致主城区风的流动速度较慢,加重了空气污染,重庆主城区曾长期名列全国十大空气污染城市之列,也是全国酸雨污染重点地区。
为改善主城区环境质量,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2002年初,重庆市委、市****决定对主城区重点污染企业实施搬迁。市****印发了《主城区五管齐下净空措施实施方案》,其中主要措施之一就是实施主城区污染企业关迁改调。为鼓励企业搬迁,市****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制定了搬迁鼓励政策,将嘉陵化工厂等企业首先纳入搬迁范围,限期实施搬迁,有计划有组织的环保搬迁工作拉开了帷幕。
■205家企业纳入计划
重庆市随后开始实施主城区“五管齐下”净空工程,启动了主城区污染企业搬迁和关闭工作。市****在财政返还、土地、环保等方面出台了优惠政策。
2004年,重庆市****进一步启动了“蓝天行动”、“碧水行动”、“宁静行动”工程。作为工程的一项重要措施,公布了5批环保搬迁企业,加上2007年确定的重钢集团整体搬迁及今年市****常务会确定的第六批,重庆目前共有205家主城区污染企业纳入了环保搬迁计划。目前,已有113家主城区环境污染安全隐患重点企业完成了搬迁工作,其中2010年完成了25家。
近日,重庆市****第103次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的《主城区第六批环境污染安全隐患重点企业搬迁方案(送审稿)》明确规定,主城区涉及化工、医药、火电、机械、冶金等行业的40余家污染企业纳入第六批环保搬迁范围。此次环保搬迁将减少主城区二氧化硫年排放量7248吨、烟粉尘1500吨,大力推进主城区环境质量改善,为重庆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造了有利条件。
会议决定,搬迁工作从今年启动,至2014年结束。对厂龄10年以下的企业及搬迁投入大于产出的企业实施关闭。
■优惠政策推进搬迁
为加大污染企业搬迁力度,重庆市****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一是加强领导,常务副****任企业搬迁指挥部总指挥,市经委、市环保局、市规划局、市国土房管局、市国资委、市劳动社保局等部门负责人和有关领导为指挥部成员。二是制定落实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市****对关闭或改用清洁能源的燃煤锅炉实施财政补贴;对主城区重点大气污染搬迁企业出台了财政、土地、迁建、环保等6项优惠政策。三是建立完善了工作调度会制度,解决企业搬迁中的困难和问题,促进企业顺利搬离主城区。四是扩大了污染企业搬迁实施范围,将现有污染搬迁企业优惠政策范围扩大到主城区所有有搬迁意愿的污染企业,形成了污染企业搬迁良性机制。五是加大污染搬迁资金筹集和投入力度,市****出台了****为企业土地兜底政策,解决了企业搬迁启动资金困难问题。
为将搬迁工作落到实处,市****每年都将污染企业关闭搬迁工作纳入****工作报告和年度环保工作目标,并分解落实到有关部门和区****。凡纳入搬迁计划的企业必须符合“搬大、搬强、搬活、消除污染”的总原则,要求企业搬迁后的生产工艺技术得到提升,装备水平得到提高,污染物排放得到大幅削减,严格坚持搬迁不是原企业的复制,也不是污染源的异地转移,而是搬迁后污染物产生量和排放量大幅削减,实现清洁生产。
■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重庆环保搬迁取得了较大成效,企业普遍实现搬大搬强的目标。据统计,已搬迁的113家企业平均年销售收入比之前增长83%,平均年万元产值能耗下降64%;污染搬迁企业通过实施清洁生产和应用现代环保科技,污染普遍得到控制。
重庆电池总厂搬迁到渝北区空港工业园区后厂区扩大了40亩,新增生产设备41台(套),采用了国内领先的无汞糊式电池生产工艺,生产效率翻一倍,全部使用清洁能源,黑色粉尘不外排,废水治理后达标排放。
重庆钢铁集团搬迁最受关注。重钢长寿新区目前已基本建成投产。2011年10月重钢将实现大渡口厂区全面关停的目标。重钢钢铁主业环保搬迁后,将消除重庆主城区主要工业污染源,实现核心工艺、核心技术升级换代,促进产业布局与结构调整,销售额将达到400多亿元。
随着污染企业的搬迁、关闭,重庆主城区环境质量显著改善。平均每年减少排放二氧化硫约3.5万吨、烟尘约1.5万吨、化学需氧量约8300吨、重金属约3吨,减少固体废物排放约3万吨。主城区空气质量逐年得到改善和好转,优良天数由2002年的221天增加到2010年的310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同比下降,环境空气二氧化硫浓度连续两年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长江、嘉陵江和乌江重庆段水质保持稳定,均满足Ⅲ类水质标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