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美图库!!
查看: 1777|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重庆影响力] 北碚图书馆的馆藏价值连城

[复制链接]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4-2-6 10: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重庆商务网,重庆电子商务第一网!

登陆享受更多浏览权限哟~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入驻经典 

x
********重庆频道消息 1949年冬,寒风凛冽,一名学者模样的中年人拿着一卷画轴,快步走进北碚图书馆旁的红楼。    “我要北上,画,留给图书馆!”
    这名中年人,是我国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梁漱溟;这幅画,是位居“扬州八怪”之首、清代著名书画家金农所作的《金农硃竹并题立釉》。赠画后,梁漱溟离开重庆,去了新中国的首都——北京。
    日前,在北碚图书馆举行的馆藏精品书画展上,听完工作人员对《金农硃竹并题立釉》来历的解说,73岁的北碚居民陈大爷赞不绝口。“这么珍贵的画,挂在外面安不安全哦?”
    “展出的都是高清复制品,真品保管在图书馆的古籍库中。”北碚图书馆馆长邓玉兰骄傲地说,“我们馆还藏有明朝著名书画家沈周所绘的《水墨山水立轴》等10万余册古籍、字画,古籍馆藏量仅次于重庆图书馆。”
    作为一家区县级图书馆,北碚图书馆怎会有数量如此之多的古籍、字画?1月27日,记者走进北碚图书馆,寻找馆藏背后的故事……
    “藏之私人,何如归之公家”
    据资料记载,北碚图书馆成立于1946年,为峡区图书馆、西部科学院图书馆和民生公司图书馆合并而成。建馆之初即选出晏阳初、卢作孚等15人组成理事会,张从吾为首任馆长,馆址选在红楼。
    这座红墙黛瓦的雅致小楼,1932年由卢作孚出资修建,1946年后成为一座“藏书楼”。
    “卢作孚一直重视古籍保护,曾特批资金用于收集流落民间的古籍和珍贵资料。抗战期间,张从吾就曾受他之托,赶赴成都,用50两黄金购来一大批古籍。”邓玉兰说。
    除了着意收集,北碚图书馆也接受了许多慷慨馈赠。在《金农硃竹并题立釉》的空白处,梁漱溟亲笔写下一段文字,解释自己赠画的缘由:“……(我)素不事收藏,且念藏之私人,何如归之公家,因此移赠北碚图书馆。”寥寥数语,却说出了后来许多无名馈赠者的心声。
    价值连城的馆藏
    “我们的馆藏中不乏价值连城的字画珍品和古籍珍本、善本。”邓玉兰说到馆藏古籍,如数家珍。
    据她介绍,在馆藏古籍、字画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梁漱溟捐献的《金农硃竹并题立釉》。“金农传世的画本来就不多,而这幅留有梁漱溟墨宝的《金农硃竹并题立釉》更是绝无仅有,其收藏价值和市场价值难以估量。”
    而明代中期“吴派”的开创者沈周所绘的《水墨山水立轴》同样价值不菲。“2010年,沈周所绘的《松窗高士》立轴的拍卖价为1.523亿元,而我馆所藏的《水墨山水立轴》的市值应不会低于此价。”邓玉兰说。
    此外,北碚图书馆所藏的清朝道光年间出品、采用六色套印技术的《杜工部集》等21部古籍,近年来也入选了《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一波三折的保存路
    “收集不易,保管也不易。”北碚图书馆的一名退休工作人员感慨道。据他介绍,古籍原存于图书馆旁的红楼之中,但在“wg”期间,一批红卫兵要进驻红楼,工作人员连夜加班,把古籍转移到另一个书库中。红卫兵走进红楼,只见到一地旧报纸。数万册古籍就这样逃过一劫,在上世纪80年代初才迁回红楼。
    随着时代的发展,红楼简陋的条件已无法使这批古籍、字画得到妥善保存,而为更好地保存这批古籍、字画,北碚图书馆在近年也启动了对古籍特藏书库的改造工程。
    2012年12月,随着装有空调、气体灭火等设备的标准化特藏书库的落成,古籍、字画的保存条件也大为改善。
    “古籍是古人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我们不能让它们就这样消逝,而应让它们用另一种方式绽放别样的光彩。”邓玉兰说。
发布商机信息及企业宣传推广--请移步注册重庆商务网!!
快捷入口:给经典重庆客服留言
2
发表于 2014-2-6 11:21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查看全部内容 登录 | 入驻经典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驻经典  

本版积分规则

  • 欢迎关注重庆发展,多发帖多回帖才能持续保持帐号活力哟!请不要发表任何政 治,领 导,官 员,人 事及其它违法违规类言论,以免帐号被封禁。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经典重庆旗下网站 | 24小时客服:13424176859 308675020

爱重庆,爱上经典重庆! 爱重庆,就上经典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