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重庆
标题: 没有剪辑的“直播旅游” 足不出门用手机赏美景 [打印本页]
作者: admin 时间: 2016-7-21 10:53
标题: 没有剪辑的“直播旅游” 足不出门用手机赏美景
有报道称,几乎每时每刻,国内都有数百万名网友通过手机或移动终端直播生活琐事。日前,某直播平台派出10多位当红主播化身导游,前往九寨沟、云南大理等热门景区,与旅游相关的直播方式,无疑是“真实就是力量”“围观改变中国”的升级版。
这一现象也引起外媒关注,有的以“中国人爱‘直播旅游’”为题,认为相比欧美各国网友,中国人似乎更爱直播,“直播经济生态圈俨然成形”。
足不出户就能领略各地风土人情,这类“卧游”已属稀松平常。前些年看的《世界》《新旅行》等旅游杂志,大都实施“明星封面”策略,请来当年热门的影视人物,如霍思燕、陈小春、姚晨等,客串一回“明星旅行家”,带读者到世界各地走一遭。这大概算是“体验生活式报道”吧,只是把“追星”与“旅行”混淆,注定了这只能是一场浮光掠影式行进。
央视在2010年底首播的《远方的家》,先后推出《边疆行》《沿海行》《北纬30° 》《百山百川行》等系列,自称重新界定了电视工作者与被拍摄对象之间平等、平视的关系,与群众分享了媒体话语权,也一度引发媒体人对“行进式报道”的探讨。
当中走进福鼎一集,温州人驱车赶到石湖小区海鲜大排档吃夜宵、在太姥山白云寺和僧人品白茶几个镜头,至今令人印象犹深,可能就出于平民视角所带来的震撼。有专家称,这种没有事先编排的“演”,也没有现场应急的“导”,只有原生态的拍与播,使得《远方的家》的话语立场上升到“和老百姓一起讲述自己的故事”的新高度。
分享话语权,这可能是做旅游的媒体本领极限。这世界变化快,到了自媒体时代,“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这种“无所隐”的功夫算是做到家了。诚如一位“网红”所说:“对比电视介绍的旅游名胜,直播平台的介绍更加真实可靠,不经过剪辑,而且更加接地气。”
“直播旅游”的蹿红自有道理。过去旅游业传统的行销手法就是在媒体上挂风景照、旅游宣传片,现在大家基本都懂些“PS”技术,所以“无图无真相”一说也就不靠谱了。直播让旅游得失无所隐,至少不易让人有什么心理落差,也就少了许多消费纠纷的发生。(记者 谢海潮)
| 欢迎光临 经典重庆 (http://bbs.jdcq.net/) |
Powered by Discuz! X3.1 |